非遺廣東|“麟吐玉書”——麒麟白馬舞

“麒麟白馬舞”是廣東封開縣獨具特色的優秀民間舞蹈,源自唐代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的故事,其起源可追溯到唐宋時期,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非遺廣東|“麟吐玉書”——麒麟白馬舞

“麒麟白馬舞”多集中在節日特別是春節期間表演。表演人員約20人。其中一男一女分別扮演狀元和狀元夫人,前方各設一位童子引路,兩人提花燈,還有兩個撐橫額、橫額上寫有“麟吐玉書”四字,配以四名鑼鼓手,道具有白馬、麒麟各一隻。

非遺廣東|“麟吐玉書”——麒麟白馬舞

表演時,狀元騎白馬,狀元夫人騎麒麟,按固定隊形和表演程式進行表演。通常是由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輪番表演,每表演一方就要穿一次“彩門”, 麒麟白馬不斷穿梭表演,互相來回穿插,如此反覆直到結束。在舞蹈變化的間隙,演員們在樂器伴奏下用封開山歌的腔調來演繹唱出《麒麟曲》。《麒麟曲》是在跳“麒麟白馬舞”時的專門歌曲,要分不同的角色來演唱,而且不同的角色所唱的內容也不相同。

非遺廣東|“麟吐玉書”——麒麟白馬舞

“麒麟白馬舞”富有封開地方特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表達了封開人民對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的無比愛戴和讚美,還深刻反映了封開人民對忠貞愛情和美好前途的追求和熱愛。“麒麟白馬舞”是當地人民傳播各種地理、歷史、生產知識,進行藝術陶治和道德教育良好載體,在當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和意義。

非遺廣東|“麟吐玉書”——麒麟白馬舞

目前麒麟白馬舞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