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投訴爆棚,新成立平安消金能“從良”嗎?

平安普惠投訴爆棚,新成立平安消金能“從良”嗎?

中國平安入局消費金融,會在普惠金融市場上掀起怎樣的漣漪?

01-巨頭入局

4月9日,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平安消金”)開張,中國平安將再得一張消費金融牌照。

事實上,平安集團早就開始了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業務佈局。 去年7月,平安銀行設立的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獲深圳銀保監局批覆開業,平安銀行拿到了首張汽車金融牌照; 此次消金牌照的收入囊中,顯然會讓平安的消費金融業務開展更加合規且邊界愈加明晰。對整個消費金融市場來說,又一巨頭的強勢入局,則意味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秩序的重新確立。

“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貸款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消費貸款規模超過13萬億元,新消費主義崛起,金融科技成為消費金融核心驅動力,頭部企業技術優勢明顯,行業分化進一步加速,‘頭部效應’凸顯。”北大光華―度小滿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在《2019年中國消費金融年度報告》中指出。

顯然中國平安不會錯過這巨大的市場,並表現出其野心。

據瞭解,相比於小貸牌照2-3倍的放貸槓桿率,消費金融公司的放貸槓桿率更高,可以達到註冊資本的10倍,而平安消金一出手就是註冊資本50億元,市場上排第二,僅次於捷信消費金融(70億元)。按10倍槓桿來算,平安消費金融未來業務規模可達近500億元。相較其他消費金融機構,可以說在業務起跑線上領先一步。

02-“翻版”平安普惠?

在股東結構以及管理層的人事安排上,陸金所、平安普惠、平安消金緊密相連。

在股東結構上,據天眼查資料顯示:

融熠有限公司出資14億元,佔股28%;

未鯤(上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出資13。5億元,佔股27%;

錦炯(深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出資7。5億元,佔股15%。

同時,未鯤科技由陸金所(上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其同時是錦炯科技的唯一股東。可以說陸金所擁有平安消金42%股權。

平安普惠投訴爆棚,新成立平安消金能“從良”嗎?

在管理層結構上,平安消金的核心成員帶有明顯的平安普惠基因。核心的管理人員有陳東起、倪榮慶、陳立潔、李雲初等

陳東起是平安普惠常務副總經理、首席銷售官,此前主要負責管理平安普惠各事業部銷售、新渠道拓展。

倪榮慶則是平安普惠總經理助理、首席產品官。

陳立潔曾任平安普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李雲初曾任平安普惠投資諮詢有限公司電銷模組總監。

據《財經》報道,對於平安來說,成立平安消金的最大意義在於獲得牌照,未來可能以此作為陸金所轉型的一個重要載體。平安集團未來可能會將普惠相關的業務進行整合,比如平安消金、平安普惠、陸金所相關業務等歸屬於普惠事業群。平安消金的重要作用之一,可以為平安系其他子公司撮合和推介使用者。

03-合規放貸,利率幾何?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物件。

可以說消費金融具有普惠金融的特性,小額、分散、無抵押,並具有消費場景的方式貸款方式,可以普及更多的人群。

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或許是到底貸款利率會是多少。

在文中,我們也提到,平安消金與平安普惠、陸金所緊密相連,從平安普惠可見一斑。

而實際上,此前平安普惠的名聲並不太好,在聚投訴,截止至發稿,平安普惠的投訴量超過2萬條。

平安普惠投訴爆棚,新成立平安消金能“從良”嗎?

而投訴內容大都與捆綁和收取保險費用相關,以致於收取高額的利息。嗨牛君從平安普惠的貸款客戶老劉瞭解到平安普惠業務員放貸時只告訴客戶,貸款月利率只有1個點多,但最重要的是他不不告訴你還有服務費以及保險費,這樣算起來利息就很高。類似的問題在聚投訴上比比皆是

平安普惠投訴爆棚,新成立平安消金能“從良”嗎?

而在去年11月,平安普惠透過關聯公司放貸的方式直接被法院判定為“涉嫌經濟犯罪”。

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後,嗨牛君透過天眼查關注到其許可範圍包括“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的相關保險”,在前邊我們也說到聚投訴上投訴人投訴的普遍問題便是平安鋪戶搭售相關保險,對於借款人來說,名義上是保險,實則提高借款利率。

平安普惠投訴爆棚,新成立平安消金能“從良”嗎?

此次平安獲取了新的消費金融牌照,其中有兩條許可專案值得注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及“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的相關保險”,第一條很好理解,便是擁有合法合規放貸的護身符。前邊說到平安普惠被投訴更多的便是搭售保險的問題,而第二條關於“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的相關保險”的許可,是否為可“光明正大”在放貸中附加相關保險?

目前平安消金尚未有產品推出,是否搭售保險、利率會是多少?我們尚未清楚,只能等待平安消金給我們答案。

但嗨牛君認為,既然是普惠金融,便是讓金融服務普及大眾、惠及大眾,而不是在各大公益投訴平臺上,再充斥著“捆綁銷售”、“高利貸”、“暴力催收”等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