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劉璐

寫在前面的話:

現在,做什麼都追求結果,而且要立刻見到結果,比如說拍鳥觀鳥,早已不是2013年前,現在全國的“鳥點”早已是遍地開花。有人說,鳥種多的地方,只要農民富裕了,不打鳥了,孩子能上學了。這是對的,但那些更偏僻的地方呢,那些每天都在喪失生命的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呢?它們誰來監督和保護?

我們的視野太狹窄,全國960萬平方公里,只看到零星的微不足道的小區域,只看到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能快速產生經濟效益的小區域,那些更大的區域呢?

“沒有一種鳥和人類的關係猶如雞和人一樣深遠。從至今幾千年前人類馴養原雞開始,它們的後代就逐漸被帶往世界各地,深深影響著人類的文化與生活,繼而演繹出多種多樣的人雞關係”。

————-摘編自《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1月刊

第二種鳥:原雞

原雞,大多數人看到它,會認為就是家雞,餐桌上的美味。

原雞,別稱紅原雞,是野鳥,雉科。它的長相與家雞相似,是家雞的祖先。

小時候回鄉下老家,能夠看到雞滿村跑,端著飯碗時,雞會咕咕咕咕的叫著圍著轉。我的母親講起她的小時候,每家每戶都養雞,每年孵化的小雞中,只留一隻長相最好看的:腿粗壯有力、冠子又大又紅、尾部羽毛又長又豔、昂頭走路捨我其誰的大公雞。遇到兩隻顏值相似的大公雞,只能留一隻時,可就麻煩了。我媽抱著不讓殺,又哭又鬧的。老人說,殺了雞,你就可以吃肉了。我媽就是不肯,晚上還抱著大公雞睡覺,生怕一覺醒來雞沒了。

蘆花母雞日子久了,不下蛋了,按照常規,不下蛋的母雞自然要用來改善全家人生活的,那個年月,雞可是不容易吃到的貴重食材。我媽又是緊緊地抱著她心愛的蘆花雞不願放手。在她的鬧騰下,總是外婆最後發話,不殺、留下它了。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一:尋找

在2013和2014年,我一次又一次的前往雲南,結果是一次次的失落,讓我開始懷疑自己“觀鳥”這條路的選擇。

我這才明白,原雞在雉類中是真正的只聞其聲、不見其容的鳥兒。

2014年初,在那邦的昔馬古道和三瘋老師狹路相逢,三瘋老師興致勃勃給我講在農田拍攝原雞。我的熱情瞬間燃爆。我們約好,第二天早上在原雞出現的通道上一起守候拍攝。在一個特別低特別小的帳篷裡,我大氣也不敢出。老師逗我:“沒事,你隨便動,隨便說話,你越是注意力集中,見到的可能性越小”。

但一天下來,不管是一動不動還是敢說敢動,注意力集中還是不集中,雞啊,連叫聲和動靜都沒有,何談看見?

如果在百分之百自然的情況下拍攝,它比三種虹雉難拍多了,三種虹雉都生活在高海拔地帶,氣候惡劣,但你只要到達那裡,哪怕等上十天半個月,再難,也能見到。但原雞不同,兩年三次雲南,盈江、瑞麗、那邦,走遍了這裡所有的原雞生境,連一個影子也不曾撞見。

2018年2月,你若身在海南坡鹿保護區,在黃昏時分,在你的四周都能聽到原雞的叫聲(這裡的原雞是一個亞種,又稱白耳原雞),甚至從你的眼前跳過或飛過,但你卻無法快速按下過一次快門,哪怕是一張模糊的圖片。

二、遇見

野生動物和我們的每一次相遇,都具有戲劇性,它們在廣袤的大自然中,早已學會了如何與人周旋,如何與人保持距離。除了在繁殖季的巢邊,亦或是科研,其它所有的情況下,你見到的野生動物總是和你保持一種讓你感到困惑的關係,甚至你會覺得啼笑皆非,為什麼野生動物這麼怕人呢?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在2015年3月4日下午5點,開車行駛在洪崩河回盈江縣城的山路上,一個拐彎後是上坡處。雞原,出現了!來不及停車,汽車傾斜的很厲害,我伸出相機連按快門。打開回放一看,沒能完全對焦。可還是興奮的不得了,這可是我心心念唸的“原雞”啊,還是隻大公雞。

2015年3月6日下午快6點時,我在洪崩河山路邊的一顆結滿果實的大樹下觀鳥,這顆樹你知道有多神奇嗎?樹上同時出現:花冠犀鳥、鷯哥、楔尾綠鳩、厚嘴綠鳩、針尾綠鳩等等,我想全中國也只有盈江有這樣的景象吧。

換個角度想,假如我手裡拿著火槍,那麼這隻大公雞能否和早已進入左手邊灌叢裡的親人團聚嗎?別說是野生動物,就連我們自己也認不清誰是好人或壞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一半靠的是運氣;一半靠的是生存能力。大家別不信,有多少野生動物遭到了滅頂之災。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上面這隻大公雞走在馬路中央的圖片,看起來是那麼普通,你知道圖片背後的故事嗎?

拐彎處,前方60米有兩隻原雞(雌鳥)過馬路,速度很快就進入左邊的灌叢中。大概就在同一時間,一隻大公雞在右邊的灌叢中伸出頭來左顧右盼,發現無敵情,大搖大擺、雄赳赳、氣昂昂地快步走在公路上,剛走到公路中央線時,大公雞發現了我,楞了一下,邁著穩健的步伐繼續前行。

大公雞為什麼這時才發現我呢?我看到兩隻母雞,當時距離遠,我想一般情況後面會有大公雞跟著,我立即躲在右邊的灌叢裡,等到大公雞走出來,也就是它走到一個進退兩難的區域時,我才出來,輕輕地跟著它。這隻大公雞的氣質真是不可思議,我原以為它看到我後,也有倉皇逃跑的可能,但它沒有,仍然氣定神閒地闊步走向左邊的灌木深處。

2017年是雞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要做原雞的主題,向我徵集在野外拍攝的圖片,我把這張發過去,編輯一看,這怎麼能行,原雞走在公路上,太難看了,離我們要找的相差太遠了。經過長時間的徵集,最後我這張看似最不起眼的圖片,竟然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1月刊“雞不可失”的第55頁。

據說,迄今為止,在全國範圍內,在完全自然狀態下原雞野外的圖片仍然很少,很欠缺,更沒有一張理想的原雞圖片。

三:執行拍攝原雞任務

應中國國家地理邀請,我和中國國家地理一位資深攝影師老師一起,專程來到雲南西部的一個小村寨來拍攝原雞,特別期待能拍出一張理想的原雞大跨頁,為這期主題增光增色。

中國是雉類的大國,63種雉類中,論顏值,分佈,原雞都不是最漂亮,最受鳥人追尋的鳥兒,那為什麼,中國國家地理選中了原雞呢?

原雞的前世今生

比起其它雉類,原雞既合群又好鬥。它,不僅勇猛,且多才多藝。在每天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大地前鳴叫,預示著未來,是時間的巨象;也會在大型食肉動物靠近前鳴叫,提示危險,給人安全感。正是這些特點首先吸引了人類。於是開始訓化原雞,選出最勇猛的雞,讓它們打鬥,並以此作為向主宰未來的神袛獻祭儀式上一項重要內容。據說最古老的鬥雞由此而來。

在數千年中,對人類而言,雞大多數時候不是用來做食物,主要作為食物是後來的事了,在早期漫長的歲月中,雞主要用來祭祀,占卜,報時等,還有的用來觀賞和打鬥用。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這是雲南西部一個偏僻小山村邊的“怒江大峽谷”的一段,這裡是原雞在雲南境內典型的生境之一,有著接近乾熱河谷的生境。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我和老師來到一戶村民家,這裡的人基本是“傣族”,他們非常好客,院子裡跑的到處都是雞,左手這只是“一代”,主人養了好多年了,形影不離。

我們說明來意後,憨厚的老大哥立刻答應,帶著我和老師,用這隻一代的原雞作誘餌,來拍攝野外的原雞。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他們靠這樣的方式捕獲到公原雞後開始馴養,也用原雞與家雞雜交,再選出他們認為最理想的後代。幾千年來,人類或許也是以類似的方式開啟了與雞日漸深遠的關係。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清晨,怒江河谷雲海翻滾,第一縷陽光灑在雲海上方,這隻大公雞興奮極了,引亢高歌,也許它很久沒有看到這麼美的清晨了。

頓時,茂密植被裡的原雞開始騷動起來,草叢在動,我一直努力在看,但什麼也看不見。這位老大哥頓時一臉茫然,他尷尬了,他始終認為引誘原雞是他們祖祖輩輩祖傳下來的訣竅,是最懂原雞的,也是最有辦法把原雞引出來的,不可能失誤的。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第二天、第三天,繼續,天未亮,我潛伏在老大哥給我選好的原雞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蹲守,奇蹟就在這時出現了,一隻母雞從植被中間穿過去了,速度太快沒有拍到,過了一夥,二隻(亞成)公雞從茂密的灌叢中出現,因遮擋嚴重,但快門按下了,這就是成功的開始,耐心等吧。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灌叢深處,一陣響動,原雞又來了,而且是三隻(都是亞成雄鳥),我快速地尋找對焦的口子,終因遮擋的太嚴重,光線又暗,無法拍出一張清晰的圖片,帶有環境大跨頁的想法落空了。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這是兩隻成年原雞,公雞一般靠互相打鬥來爭奪配偶和維護領地,這兩隻一見面便開始掐架,左邊的是那隻一代“原雞”是主人養了好多年的,右邊是較年輕身材較小的二代,由於身材懸殊大,右邊的小公雞沒過一夥就敗下陣來。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雲南傣族的鬥雞場景。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每家每戶都和原雞世代相處相伴,他們早已和原雞不分彼此,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守候,最終也沒有見到原雞成鳥(雄鳥)。在失望中我們戀戀不捨離開了這裡,離開了這裡淳樸的老百姓。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元江干熱河谷是雲南最古老的河谷,它至今依然是原雞在雲南境內最典型的棲息地。

處於北迴歸線兩側的元江河谷谷底及其炎熱,旱季最高溫可超過45度,冬季晴天中午氣溫也可達30度。

元江中游谷地亞熱帶乾熱河谷形成了一類獨特的植被型別。在開闊的高坡上,每天早晚有乾熱的焚風如海洋潮汐般吹過,能在這樣的坡面上生長的樹木十分稀少,多為仙人掌類,呈現出近於東非稀樹草原的景觀。而在溝谷中,則有茂密的季雨林生長,多榕樹植物。

———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1月刊。

過了橋,來到生態站住下,一大早在原雞的鳴叫聲中醒來,充滿活力的一天開始了。推開房門,院子的牆上到處是原雞,而且還是大公雞。我立即返回取上相機,就在我舉相機的瞬間,它們消失了,無影無蹤,無聲無息。

原想,亞熱帶茂密的植被不好拍攝,沒想到這樣的稀樹草原地帶仍然沒有機會。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這一回,一定拍一張原雞走在這樣環境下的大跨頁圖片,為了這次任務,為了保護原雞專門來到雲南,最後還是為了原雞,我拼了,一定要拍出這樣一張有生境的大圖。黃昏時分,四面八方,都是原雞的叫聲和動靜,就是這樣的生境你連看見雞的機會都沒有,何談按下快門。只能望景生嘆。

回到家中,細想此次行程的得失,我突然明白了,這才是自然中的原雞,它是真正的生存大師,如果你能輕易拍出你滿意的圖片,我想,那就不叫原雞了,也配不上家雞祖先這頂“貴冠”。如果原雞沒有超強的野外生存能力,沒有超人的智慧,我想,原雞早已走上滅絕的邊緣,它無論怎樣聰明,也鬥不過人類,但在漫長的歲月中,它還是用它的智慧與人周旋獲得了一絲存在下來的機會,它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在一些區域,它仍然存在,但數量已很少很少。

中國國家地理一篇小小的文章,知道對雲南原雞的生存問題影響有多大嗎?一些原來以打原雞為食的小村子,現在都有了一絲收斂。

雖然至今沒有能夠拍到滿意的原雞圖片,但是讓我高興的是,在找原雞找到崩潰的過程中,我微小的力量也加入了保護原雞的隊伍中,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還能見到真正的野生“原雞”。

關於作者:

劉璐,80後,熱愛在純自然狀態拍鳥,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中國野生鳥類920種,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