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用布蓋臉的民俗學釋義

棺材上面蓋的布叫什麼

由於工作的關係,趣話君參加過很多次的遺體告別儀式,告別儀式前,逝者多是以布蓋臉,儀式開始時,蓋臉的布已揭去,以便於最後的告別,這是逝者人生的最後一個儀式,既是對逝者的告別,也是參與告別的人感情表達。每參與一次告別,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對人生認識的一次深化。

在農村和城鎮,這種風俗還存在。有時到逝者家中去慰問弔唁,逝者多以布蓋臉。若是非常好的朋友去世,也可以揭開布看看遺容,其家人不會反對。若是親戚去世,最好就不要把布揭開了,這樣會引起家人的誤會,會認為你懷疑死者是非正常死亡,是被害死的。過去農村中也出現過這類的矛盾。

人死後用布蓋臉的民俗學釋義

《金瓶梅》幾處曾寫掩面的內容,在第5回中,潘金蓮毒死武大後,她與王婆將武大挪到樓下,停在一扇門板上,給武大梳了頭,戴上頭巾,穿好衣服鞋襪,用一片白絹蓋臉,用乾淨的被子蓋在屍體上,好像病死一樣。第62回寫了李瓶兒之死。李瓶兒嫁給了西門慶,李瓶兒死後,西門慶非常悲痛,眾妻妾為李瓶兒穿好衣裳,“把李瓶兒用板門抬出,停於正寢。下鋪錦褥,上覆紙被,安放几筵香案……”這兩處都寫了為死者蓋臉的情況。

為何死者要蓋臉?它的起源在哪兒呢?

蓋臉也叫掩面,是用紙、白色、黃色的布或絹蓋在屍體面部或身上。《荀子·禮論》:“設掩面儇(xuān)目,鬠(kuò)而不冠笄矣。”楊倞注:“《士喪禮》,掩用練帛,廣終幅,長五尺。”儇目意為以巾覆蓋死者面目。鬠是束髮的意思。“鬠而不冠笄”,意為束髮而不用固定冠的簪子。楊倞所注是掩臉所用帛的長寬,這個尺寸可以把人整個蓋住了。

掩面習俗起源與伍子胥有關。

人死後用布蓋臉的民俗學釋義

伍子胥本是春秋末期楚國人,後逃到吳國,成為吳國大夫、軍事家,吳國用伍子胥等人的計謀,打敗楚、徐、魯、齊等國,成為諸侯一霸。

吳王夫差執政後,伍子胥多次勸諫夫差殺掉越王勾踐,夫差不聽,後來派人給伍子胥送來寶劍,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放在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

《太平御覽》819卷引《吳越春秋》曰:“吳王將死,曰:‘吾以不用子胥言,以至於此。死者無知則已,死者有知,何面目見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所滅,吳王最終落個以絮覆面自刎的下場。《說苑》卷九《正諫》非常詳細地記載了這件事。從這裡可以看出,人死後用蓋臉的習俗先秦時就有了。蓋臉的原始本意是無顏面與某人地下相見。

《新唐書·禮樂志十》記載的喪葬禮儀中,對死者“衣以明衣裳,以方巾覆面,仍以大斂之衾覆之。內外入就位,哭。”宋代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載:“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這些說明,唐宋時延續為死者蓋臉的習俗。

人死後用布蓋臉的民俗學釋義

《金史·烈女傳》記載,撒合輦的妻子獨吉氏,在元軍城破之前,獨吉氏“戒女使曰:‘我死則扶置榻上,以衾覆面,四圍舉火焚之,無使兵見吾面。’言訖,閉閠自經而死。”家人按照她的告誡,把她的屍體放在榻上,用衾掩面。《女鏡》卷八“撒合輦妻”條也記載了這件事。

對死者掩面最慘烈的記載,是明朝崇禎皇帝臨死前遺詔。《明史·莊烈帝二》載:崇禎在自縊前,“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清代惜華樓主《皇清秘史》第22回:《崇禎帝捐軀殉社稷,多爾袞奉命略中原》、近現代作家許嘯天《明代宮闈史》第110回:《喋血深宮淒涼悲亡國,傷心月殿遺恨感煤山》,對這件事有文學描述。崇禎的蓋臉是無面目與祖宗地下相見。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多人去世,不牽扯無臉與誰見面的問題,但還蓋臉,主要原因一是習俗的延續,再則是檢驗死者是否真正死亡,看紙是否吹動或變溼;更主要的原因是過去死人停放的時間長,三五天甚至更長,蓋臉既是對死者臉部的保護,也是一種遮掩,避免引起吊唁人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