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9月4日,電視劇《天龍八部》的大結區域性分,在正版影片平臺方面,已經可以會員觀看大結局,不必付費點播了。而央視電視劇頻道的播放方面,5日晚間,也會迎來最後的大結區域性分。我在日前的劇評文章當中說,於榮光導演、袁子彈編劇深諳金庸武俠的哲學精髓。有朋友同意,也有朋友遲疑。其實,這一版當中,文詠珊和王語嫣的很多內容,便有著非常充沛的“哲學味道”。

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在最早的《天龍八部》版本當中,金庸老先生筆下,段譽和王語嫣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在金庸老先生最終的修訂版本當中,王語嫣回到了已經落魄的慕容復身邊,段譽也最終放下心魔,不再執念於王姑娘。

金庸老先生最終的這個修訂版,被很多讀者大呼精彩,這才是《天龍八部》應該有的結局。放下心魔,放下執念,段譽不再糾結於王語嫣,未嘗不是人生的一次解脫。而在袁子彈和於榮光版本的《天龍八部》大結區域性分,又有了新的結局內容。

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在這個版本當中,以段譽之口,道出了蕭峰、虛竹和自己的“求之不得”和不求反得,這些都是中國哲學當中儒釋道的典型內容。於榮光導演的這個版本當中,以段譽之口,道出這些內容,實際上已經是段譽的灑脫與放下。

稍後,便是王語嫣想要在尼姑庵當中出家、削髮為尼。老尼問王語嫣關於放下的人和事。王語嫣答,自己已經放下。老尼答,那你就是還沒有放下。這是有趣的哲學問題。放下和放不下,本身就是相對存在的。換言之,放下,就是放不下,放不下,也是一種放下。中國哲學的味道,正在此處。

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最後,則是段譽騎馬而來,帶走了王語嫣。顯然,兩個已經放下的人,終成眷侶。這樣的結局,實際上是對金庸老先生原著小說最好的一次影視化改編。金庸老先生最後的修訂版當中,段譽放下了王語嫣,而王語嫣回到了慕容復身邊。看似是放下,實則是更大的放不下了。不僅僅是段譽放不下,王語嫣放不下,更是讀者們也放不下了。

因為有情人沒有終成眷屬,所以王語嫣是段譽和所有讀者心目當中的明月光和硃砂痣了。在於榮光和袁子彈的《天龍八部》當中,有情人終成眷屬,我相信,王語嫣終將成為“蚊子血”和“飯黏子”。千萬不要小瞧“蚊子血”和“飯黏子”,這才是生活的最大真相。也千萬不要覺得“蚊子血”和“飯黏子”就不是真愛的,夫妻之間,什麼時候過成了“蚊子血”和“飯黏子”,什麼時候,就過通透了。

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所以,在金庸老先生前最後的修訂版當中,有一種返老還童感,更重愛情的明月光和硃砂痣了。而在袁子彈和於榮光的版本當中,則是典型的中年人的生活感,就是要讓有情人最終把日子過成“蚊子血”和“飯黏子”。這種生活感,對於當下的青年們而言,反倒是更重要的。

看明白這些,再回過頭來看,文詠珊飾演的王語嫣為什麼不那麼漂亮了呢?可能會有朋友說,就是演員文詠珊長得不漂亮嘛。還真不是。影視劇是講故事的一種藝術形式。但同時,影視劇也是可以撒謊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撒謊,不僅僅是故事性上的撒謊,也是鏡頭語言上的撒謊。要想把文詠珊拍攝仙氣十足,編劇、導演能夠有上百種辦法(真不是胡說的數字)。但是,他們沒有選擇這些仙氣十足的辦法,而是把王語嫣往平實當中拍。

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甚至於在文詠珊的妝容方面,也沒有選擇仙氣十足的打扮方式。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編劇導演要透過文詠珊的平實的妝容,直接破除金庸老先生的武俠迷們自己的心魔。這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嘗試,但也可能遭遇大家的誤解。破武俠迷們的心魔,是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年少的時候讀武俠小說,總是對裡邊的女主角產生一種女神式的崇拜。這種女生感,甚至於可以陪伴很多男性讀者幾年、十幾年,甚至於幾十年——總是覺得某些女神式的女性,是高高在上的,是閉月羞花的。而這種女神感的最直接緣由,便是外貌,是仙氣十足的外貌。大量的玄幻劇、武俠劇都把女主角打扮得仙氣十足、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就是滿足這批男性觀眾的女神膜拜心理。

文詠珊的王語嫣為何不漂亮,《天龍八部》大結局,終於找到了原因

這便是讀者和觀眾自己的心魔。拿這種心魔做文章,出影視劇作品,就好比是毛驢車前邊吊著胡蘿蔔,把觀眾們當毛驢一樣糊弄一下罷了。最近十年來,我讀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和很多成熟作家的小說,已經不塑造這種心魔式的女神人物了。這是一種創作上的平和。去讀者和觀眾的心魔,和去段譽、王語嫣的心魔,一樣重要。

這部《天龍八部》當中,王語嫣出場便沒有仙氣十足。反倒是這樣,觀眾對這個角色沒有心魔,不必移情相戀,反倒是能夠看清更多的生活真相。我想,該劇當中,段譽和王語嫣互相當作平常人看待,誰也不是誰的男神女神,反倒是可以更好地過日子,反倒是這樣,才是過日子。(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