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倒地抽搐,為何過往的路人無一人攙扶?這是為何?

2021年的3月3日,也就是今天,四川攀枝花有一位老人倒地樓梯上抽搐著,但是很多路人經過,卻無一人上前攙扶。難道是因為這些人都是漠視生命的嗎?我們並不能作出判斷。這些過往的路人,更多的是不敢扶。

這些路人為什麼不上前攙扶呢?如果選擇上前攙扶,不僅需要付出時間精力,還要面臨巨大的風險,面臨的還不僅損失金錢的風險,還有被人冤枉、被人訛詐的風險,甚至可能禍及家人。既然存在顧及家人的風險,倒地的陌生人與自己家人相比,他們總是更喜歡和自己有更加密切聯絡的人,大多數人更傾向於選擇自己的家人。如果選擇不上前攙扶,雖然也可能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譴責,但比起上前攙扶巨大的風險,兩相權衡,大多數人更有可能選擇的是不上前攙扶。

還有從眾心理的影響,事實上,老人倒地的地方,平日裡經過的人,他被福奇的機率就越低。很多人都習慣於服從大眾,不喜歡做與眾不同的事,潛意識中認為這樣可以規避更多的風險。如果老人倒在人來人往的街上,人們看到其他人都不去扶,更有可能自己也不會去扶,因為他們不想做與眾不同的那一個。而如果大家都不去扶,人們內心上的道德壓力也會減低很多。就會產生類似那麼多人大家都不去扶那我也不敢去扶的心理,或者總有其他人會扶的自己就不用去扶的心理。

道德責任的分攤。老人倒地後已經無法呼救。事實上,如果老人倒地後仍能呼救的話,並且他能夠指定其中一個人進行呼救,那他得到救助的機率是很大的。相反,如果救助老人的道德責任分攤在很多人身上,他得救的機率就小了。

心理上的預設。由於受到彭宇案和一系列因扶起倒地老人案件被訛的影響,人們容易在心裡產生一種自己只要扶起老人就會被訛的預設。當然事實上,並不是扶起的老人就會被訛,還是有很多善良知恩的老人。但由於負面的事實更容易傳播,也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人們會把事情放大化。同時如果遭遇訛詐的話,是需要承受非常沉重的後果,人們又會進一步放大扶起倒地老人的風險。在產生了自己只要扶起倒地老人大機率會遭遇訛詐的的心理預設之後,人們就更不敢扶起倒地的老人了。

共情的轉移,彭宇案發生之前,看到倒地的老人,人們共情的物件往往是倒地的老人。而彭宇案和類似案件發生之後,人們就會更容易代入見義勇為反被訛詐的人或者即將可能因為見義勇為遭遇訛詐的人。人們往往更容易和自己相似的物件產生共情,雖然每個人都有可能老了之後成為倒地的老人,但在那之前,人們更有可能成為遭遇老人訛詐的物件。減少了和老人的共情,那路過倒地老人卻不給予幫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為什麼社會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追根溯源,還是15年前彭於案的惡劣影響。十五年前,彭宇案的宣判結果,帶來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彭宇案的真相,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法官的判決邏輯。不是你撞的人,為什麼要去扶?此後還發生了多起因見義勇為救助倒地老人反被訛的事件。這些事情,一方面讓普通人認識到見義勇為的成本與風險,大多數人都不是壞人,但大多數人也不是聖人,不是願意冒著犧牲自己的風險去救助一個很有可能訛詐自己的老人的人,這些人在認識到攙扶倒地老人的成本之後,往往會傾向於選擇不上前攙扶。而且,有很多人秉持著但求無過、不求有功的人生態度,當然這種態度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選擇救助老人的心理壓力,會比不上前攙扶老人、任由老人躺在地上的心理壓力大的多。一方面,也讓一些道德水平並不那麼高,甚至別有用心的人認識到犯罪成本的下降,既然毫無成本就有可能獲得巨大的利益,這些人為什麼不選擇。去訛詐他人呢?於是就有更多的老人去訛詐他人,甚至出現了專門碰瓷的團伙,隨著人們攙扶倒地老人反被訛詐的事件增多,就會有越多的人選擇不去攙扶老人,由此形成一個惡性迴圈。一方面,又讓真正被撞倒在地的老人維權成本上升,在聽聞多起老人倒地訛人的事件之後,即使老人是真的被撞倒在地,想要他人相信,也很難的。

筆者認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之前的一系列訛人事件,讓見義勇為的人寒了心,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也處在同樣的選擇是否攙扶的境地,我也未必有那個勇氣上前去攙扶,同時也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和防備。我相信人性本善,如果不是因為巨大的風險,大多數人遇到倒地的老人,一定是能幫就幫,哪怕是風險小一些,願意上前攙扶老人的人也會多上很多。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春晚不信任和防備的社會,也沒有人會在沒有接觸過欺騙的情況下對社會有著不信任和戒備,人們不上前扶起倒地的老人,其實並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和對可能也會給自己帶來的傷害的一種防禦。想要保護自己和家人,無可厚非。倒地的老人因為沒有得到救助死亡,實在是讓人痛心,但是這是路人的責任嗎?當然不是!該承擔這些責任的,是那些惡意訛詐他人的老人,是那些本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卻和稀泥亂判決的法官,是這個讓本性善良的人,無法行善的社會。我只希望,見義勇為的人能得到應有的榮譽和尊重,而不是去承受自己不應承受的風險;訛詐他人的老人能得到應有的懲罰,有朝一日,倒地訛人的老人能夠以欺詐罪入刑,天網恢恢,真的能疏而不漏;見義勇為卻反遭訛詐的錯案能夠得到糾正,社會互幫互助、而不是充滿不信任與防備。

如果今後遇到倒地老人,我們未必要上前攙扶,在攙扶與不攙扶之間還有另外一種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幫忙報警,畢竟倒地老人的情況不明,我們可以透過報警或者打急救電話,這樣就可以把救人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打報警電話,也可以幫助我們自證清白,如今為了扭轉倒地老人沒人敢扶的困境,已經出臺了鼓勵見義勇為的政策,天眼系統也正在完善,我們可以選擇不上前攙扶,而報警舉手之勞,很有可能還能挽救一個老人的生命,我們或許可以勇敢一點。

各位朋友,如果你看到有老人倒在路上,你會選擇上前扶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