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34歲兒子脫單, 媽媽高興地坦言: 身高127都能接受

近日,河北秦皇島一34歲男子,告訴媽媽談了女朋友,媽媽的反應亮了。

影片中,媽媽高興地走來走去,嘴裡直唸叨:你都6年沒談戀愛了,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我現在看開了——只要你喜歡,即使身高127,帶家裡來,我也不干涉了。

從她跟兒子的對話推測,六年前兒子跟前女友分手,導致媽媽老後悔了,不然現在大孫子都能滿地跑了。兒子多年單身,媽媽已經由焦慮變得佛繫了,不想給兒子施加壓力,但內心還是希望兒子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與相愛之人,攜手為伴兒,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得知34歲兒子脫單, 媽媽高興地坦言: 身高127都能接受

得知34歲兒子脫單, 媽媽高興地坦言: 身高127都能接受

得知34歲兒子脫單, 媽媽高興地坦言: 身高127都能接受

得知34歲兒子脫單, 媽媽高興地坦言: 身高127都能接受

現實生活中,確實不乏戀愛時,因種種原因,被父母拆散,沒能走到婚姻殿堂的情侶們。也有很多人經受過這樣的挫折後,拒絕戀愛,與父母間生出間隙。

可是,作為父母,大多數,只是在為子女感情失敗背鍋而已,就因為當初不顧一切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中國的父母,一生都在操心孩子的事,不忍心讓孩子試錯、擔心孩子走彎路。但越是這樣、越是叫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孩子反而會犯更多的錯,甚至養成了推卸責任的習慣。

不讓孩子走彎路,那父母就必須永遠正確、永遠掌控孩子,但很顯然,這不太可能,孩子早晚要脫離父母、父母也未必一直都是對的。而且這種掌控,要麼養出一個沒有主見的孩子;要麼造成兩代人之間的對抗——父母怨孩子倔強、不聽話,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太寬、不理解自己,最終兩敗俱傷。

就拿子女的婚姻來說,沒有主見的子女,面對感情時,媽寶的結果就是:

聽爸媽的,他們認為我倆不合適,那就分開吧。可是分開後,往往再難找到心動的人了,於是一晃經年,空窗幾年後,發現一個人也不錯:不用操心另一半的情緒和生活問題,也不用面對父母的嘮叨,於是就這麼被剩下了。

就像文章開頭那對母子,兒子的上一段感情,因為母親的反對而分手。一晃到34歲,才再次談起戀愛,硬是逼得媽媽激動地趕緊表明態度:只要你喜歡,身高127cm都能接受。

這個兒子是幸運的,在34歲再次找到了真愛,生活中,又有多少大齡男女,再也沒有遇見心動的人呢?

對抗的結果往往是:你不讓我結,我非要結。最後的結局無非兩種:

1、婚姻幸福

子女就會用行動和語言表達:你看,當初你的反對,是愚蠢的、短視的吧?事實證明,你是錯的,我才是最有眼光的。內心的潛臺詞卻是:以後,我的事,你少管,我長大了,有自己的判斷力。

於是父母微笑著祝福:我也是為你好嘛,擔心你走彎路。

2、婚姻不幸

父母當初的反對,就會成為一種支撐:看來,我媽說得沒錯,你果真不是過日子的人,離婚吧。一些生活中本來可以磨合的小矛盾,被放大,最終不可收拾,讓兩人的婚姻走向終點。

這種時候,父母當初的態度,就成了加劇子女婚姻失敗的催化劑,到頭來,也很可能成為被怨忿的理由:如果不是你一直反對、不接納他(她),我們也不會走到現在這種地步的。

你看,無論哪種結局,背鍋的,都是父母,只因為當初,父母干涉了子女的感情問題,發表了他們“過來人”的意見。

所以,聰明的父母,懂得得體地退出孩子的生活,學業、工作、感情,都靠子女自己去闖蕩。畢竟,子女的眼界和學識,往往高於父母,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才是明智的選擇。

干涉子女感情的父母,是自私、愚蠢的,這種行為百害而無一利:

你反對成功,他(她)放棄了感情,將來很有可能拒絕戀愛;或者另找她(他)人了,幸福也罷,就怕不幸福的時候,懷念起那個因你反對而放棄的人,對現有婚姻造成不好的影響;

你反對不成功,親子關係受損,而且以後婚姻中的任何小矛盾,都可能因你當初的反對,變成婚姻失敗的催化劑。

最後,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相信他們的眼界、學識、判斷力是遠超自己的,是有判斷力和選擇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