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也像張良一樣,做出“功成身退”的樣子,還會被殺掉嗎?

張良並沒有像一些人以為那樣的功成身退,而是在劉邦即皇帝位後仍拖著病體盡心盡力地輔佐劉邦、維護漢政權的穩定,封雍齒以定人心、西都關中以安社稷、用商山四皓來保太子、用消耗戰來保劉邦身心安全……都是張良主動提出或給予肯定的,張良對劉邦、對漢政權的忠心,恰是韓信所缺的,這也是韓信最終死於婦人之手的原因。

韓信在北上趙地之後,每每考慮問題,都只從軍事角度和他個人利益出發,考慮的從來都只是他自己能不能贏、能不能立下大功。

為此,他一次次地不顧劉邦在滎陽前線的安危,在趙地、齊地厲兵秣馬、靜待時變,害得劉邦一次次做了喪家之犬,甚至孤身一人跑到韓信軍營中去搶兵,不得不許諾韓信更多的土地和封爵來“求”韓信出兵垓下,為了能成為王,韓信還犧牲了酈食其,酈食其是在劉邦最缺謀臣、兵不夠強馬不夠壯時主動投靠劉邦的大儒,一個非常厲害的謀略家,酈食其還引薦了胞弟酈商率四千兵馬投靠劉邦,說酈食其是劉邦的恩人,也不為過,但韓信為了一己私利,擅自發兵襲齊,致使酈食其被齊國烹殺,若非漢的實力遠遠強過齊國,劉邦的皇帝夢可能就斷送在韓信的自作主張上了。

劉邦稱帝后,將韓信由齊地遷往楚地,雖然楚不如齊富饒,但韓信控制的楚地遠比齊地大,假以時日,隨著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楚地人口一定超越齊地,楚地的稅收也會超越齊地,韓信做楚王,並不比做齊王虧。但在楚王任上,韓信收留了劉邦緝拿的鐘離昩,鍾離昩是項羽的愛將,項羽敗亡後,鍾離昩未向項羽另一被漢緝拿的愛將季布那樣選擇做漢的臣子,而是投奔時為楚王的韓信,明擺著,鍾離昩是做楚臣不做漢臣的,單憑這一點,韓信已經有不臣之心了,更何況韓信多次謀劃過背漢、反漢,“韓信猶豫不忍倍漢”“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欲發以襲呂后、太子”,臣已不臣,君有怎麼能是君呢?韓信不想做漢臣,漢自然不能容下韓信。

因此,韓信的問題從來不在於退不退,而在於忠不忠,反跡已現,再怎麼退,也難逃一死了,英布謀反,兵敗逃往長沙,還是被長沙王給殺了,長沙王還是英布髮妻的親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