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中國朝鮮族

大家好,我是蘭臺。

今天蘭臺要為大家介紹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韓國籍)安志娟博士的名為《政策變化、認知分歧與在韓中國朝鮮族新華僑社會的形成》的博士畢業論文。

為什麼要給大家介紹這篇論文呢?

這是因為在安志娟博士雖然是韓國人,但是她並沒有在研究中偏袒韓國;反而承認韓國人的民族主義是基於“種族”性質的;同時,韓國人的民族主義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韓國人仰視英美國家的白人以及當地的韓裔民眾;另一方面,韓國社會有普遍看不起東南亞、南亞以及中國人,這裡面也包括中國朝鮮族民眾。

更有意思的是正因為韓國社會對中國朝鮮族的普遍歧視,使得越是在韓國生活的中國朝鮮族越是認同“中國人”的身份,哪怕是一些已經加入韓國國籍的朝鮮族,他們因為在生活中普遍遭遇到歧視,所以在內心裡也把中國視作了自己的祖國。

而且安志娟博士也觀察到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中國朝鮮族民眾開始並不把韓國視作是“母國”,而僅僅只是自己打工掙錢的一個地方,甚至是移民海外的跳板;而且從2010年開始,申請韓國國籍的在韓中國朝鮮族民眾人數在持續減少,哪怕是長時間在韓國工作的中國朝鮮族民眾,他們也更加傾向於只申請“永久居留權”而不是入籍。

2010年後,越南人等與韓國毫無瓜葛的東南亞人反而成為入籍韓國的主力。

接下來,蘭臺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安志娟博士博士的這篇論文。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駐韓美軍

01、韓國的民族主義帶有種族性質,且“崇白貶黃”

安志娟博士引用了韓國仁荷大學崔英美教授的一篇研究論文,崔英美教授認為目前世界範圍內的民族主義有種族向以及市民向,而韓國的民族主義則是典型的種族向民族主義。

注意,種族向民族主義不等於種族主義,這裡的種族向更多指的是基於共同的祖先、傳統、文化遺產並共享共同體政治命運的集體經驗。

韓國民族主義的源頭是19世紀末朝鮮半島的學者所構建的。

當時韓國學者根據儒家傳統的“華夷之辯”構建了以“檀君神話”為基礎的韓國民族主義。

簡單來說,19世紀的半島學者把生活在朝鮮半島的民眾稱為“韓人”,認為東亞地區只有朝鮮半島是“文明”的中心,周邊的日本人、女真人、滿人都是野蠻人。

而當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後,半島的有志之士為了保證自己同胞不被日本同化,又在“文化”上加上了“血統”。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近代的朝鮮半島

這種單一的民族主義雖然偏激,但是確實也保證了韓國人在被殖民時期不被日本殖民者同化。而進入20世紀下半葉後,韓國曆代統治者基於現實原因,又開始強化這種偏激的單一民族主義。

最終形成了崔英美教授所說的“種族向民族主義”。

安志娟博士認為,雖然韓國的單一民族國家認同感在政治上起到了促進民族團結和激發愛國主義的正面作用;但是在韓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21世紀,在接納外部人士方面起到了引起種族排斥的反作用。

並且安志娟博士在論文裡毫不留情批判韓國的這種“仇外”、“排外”具有嚴重的兩面性:

韓國人對外國人的排他性態度具有兩面性。韓國人並不對所有外國人都感到威脅或帶有敵對情緒。

對於美國人等白種人,韓國人表現出非常友好的態度。

相反,對東南亞、非洲有色人種及中國人則持有偏見,認為他們貧窮、不衛生、懶惰等。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以日本為首的帝國主義者對韓民族曾持有這種偏見,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時期,韓民族是二等公民,在人種間劃分等級秩序的人種觀仍然殘留在韓國社會。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韓國電影《新世紀》裡對中國朝鮮族的醜化

02、韓國人歧視中國朝鮮族以及前蘇聯地區的朝鮮裔民眾

安志娟在論文裡指出,儘管中國的朝鮮族以及前蘇聯遠東地區的朝鮮裔民眾和韓國人在生物學意義上是同胞,並且有相同的語言和類似的文化,但是韓國人並不認為他們是“同胞”。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2019年對在外同胞的韓國人的認知調查》

安志娟博士引用了

2019年韓國《2019年對在外同胞的韓國人的認知調查》,根據該調查顯示,有44%的韓國人對美國籍、加拿大籍韓國人有好感,有25%的韓國人對歐洲的韓國人有好感,只有10.9%的韓國人對中國朝鮮族有好感。

而且根據同一調查顯示,有31.9%的受調查韓國民眾不認為中國朝鮮族是同胞,這高於肯定中國朝鮮族也是韓國人的26.8%

安志娟博士還樹立了韓國社會對中國朝鮮族民眾的看法變化。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朝鮮族對於韓國來說是“離散同胞”;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朝鮮族民眾進入韓國,韓國社會認為中國朝鮮族是“底層外來務工人員”。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韓國電影裡的中國朝鮮族形象

而進入21世紀,在韓國媒體的影響下,朝鮮族在韓國形成了刺激性形象。朝鮮族在韓國電影中經 常以殺人犯、詐騙犯、偷渡者等角色出現,在以他們為素材虛構的電影和小說中,吉林省的延吉和韓國的朝鮮族聚居地往往被描述為殘酷和冷漠的犯罪多發地區。

韓國社會普遍把來自比韓國更富裕的歐美日本等國的韓國人稱呼為“在美僑胞”、“日本僑胞”、“海外韓國人”、“同胞”;而中國的朝鮮族與前蘇聯地區的朝鮮裔民眾正越來越少的被稱呼為“在外同胞”,韓國媒體普遍稱呼中國的朝鮮族為“朝鮮族”、前蘇聯地區的朝鮮裔民眾為“高麗人”。

安志娟博士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距離感的表現,反映了韓國人想要與中國朝鮮族從民族上分離的心理現象。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中國朝鮮族

03、韓國社會的普遍歧視,反而加強了中國朝鮮族的“中國認同”

根據安志娟博士在韓國首爾地區的實地走訪以及查閱韓國學者的相關調查,安志娟博士得出一個結論:正是因為韓國社會對中國朝鮮族的普遍歧視和“他者化”,反而強化了中國朝鮮族民眾的“中國認同”。

在韓的中國朝鮮族的“韓國人”認同正在變得越來越淡漠,而作為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受到尊重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則變得越來越強。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國力的不斷增強,韓國方面也在不斷放鬆對中國朝鮮族進入韓國的限制,2010年之後,中國朝鮮族可以更方便的在韓國工作和學習,甚至連入籍和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手續都簡化了。

雖然隨著手續的簡化,確實有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中國朝鮮族民眾開始在韓國定居,但是他們並沒有強烈地想要獲得韓國國籍;越來越多的中國朝鮮族在韓國更傾向於獲得永久居留權而不是入籍。

而且安志娟博士認為這些2010年之後移居韓國的中國朝鮮族,他們之所以移居韓國,並不是因為韓國是他們的“文化母國”,而只是把韓國當做和日本一樣的淘金之地或者是移民中轉站,如果他們覺得在韓國生活已經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可以馬上離開。

這和之前在韓中國朝鮮族寧願打黑工也要滯留韓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著大批高素質中國朝鮮族湧入韓國,尤其是這些受過高等教育(有些乾脆就是在韓國接受的高等教育)的新一代中國朝鮮族不再漠視韓國社會對自己的“妖魔化”。

新一代中國朝鮮族對於韓國媒體對在韓中國朝鮮族歪曲報道都會提出法律訴訟以及示威抗議。

而這一批新一代中國朝鮮族在經濟實力上遠遠超過在韓的其他外國人,有不少人在韓國置業、辦公司。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首爾的唐人街

目前首爾絕大多數低端底層工作已經不再是中國朝鮮族為主力,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勞工取代了中國朝鮮族地位。

然而令安志娟博士沒有想到的是素質提高、不再沉默、經濟上更具有實力的中國朝鮮族不但沒有讓韓國社會對中國朝鮮族的偏見消失,認可他們是“同胞”,反而因為新一代中國朝鮮族的“戰鬥力”和“經濟實力”引發了韓國社會新一輪的歧視。

韓國媒體甚至認為,在韓中國朝鮮族聚居地隨著高素質中國朝鮮族的湧入而變得越來越好,這是中國資本對韓國本土的“襲擊”。

韓國學者:韓國社會長期歧視中國朝鮮族,他們也越來越討厭韓國

中國朝鮮族抗議韓國電影醜化

04、結論

最後,安志娟博士認為,雖然韓國人與中國朝鮮族擁有共同的傳統文化,雖然在生物學上是同一民族,但是兩者的身份認同感卻不同,甚至在傳統文化方面開始出現分歧。

韓國社會在民族層面上越是無法包容中國朝鮮族,那麼就不要期待中國朝鮮族會對“韓民族”有民族上的認同。

也正是因為韓國社會對中國朝鮮族的普遍歧視和偏見,使得中國朝鮮族越來越傾向於“中國認同”,在韓中國朝鮮族越來越認同自己“中國”的身份。

安志娟博士作為韓國學者,最後比較遺憾地認為中國朝鮮族正在越來越脫離“韓民族”,認同“中華民族”。

不知道看完全文的你,是否和安志娟博士的看法一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ND

參考資料:

《政策變化、認知分歧與在韓中國朝鮮族新華僑社會的形成》,[韓]安志娟,北京大學博士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