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一提到黑奴兩個字便會心生憐憫,便會感覺生不如死,因為他們的命運實在太卑微了。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可是,

16-18世紀的俄國,白人奴隸也是同樣的命運。他們甚至還不如黑人奴隸,命運輕賤到不如主人的一條獵狗。

16世紀初期,俄國農奴尚有一絲生存空間。但隨著伊凡雷帝的上位,農民越來越壓抑,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後來,俄國進入饑荒時代,3年饑荒讓農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命運,去城裡尋找生機。這樣一來,農村沒有人,而城裡人滿為患。

伊凡雷帝下令:所有農民是與土地捆綁在一起的,而且永久有效。這樣一來,土地擁有者便成了超級大奴隸主,他們只要擁有家民,便可以同時獲得土地。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這種買一贈一的方式讓奴隸主的權力越來越大,而

農民則慢慢變成了只有呼吸空氣才是免費的人生。

農奴的權力受到壓制,奴隸者的頤指氣使就越來越不可一世。至18世紀,農奴已經成為了奴隸主的私人財產,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將一個奴隸賣出去。

這樣做的悲劇就是:假如被賣的奴隸有家有室,那單獨被賣出後,他的原有家庭便被迫拆散。然後,這家人可能就會一個又一個地被賣掉,從此成為各不相聯絡的陌生人。

最可悲的是,這些農奴被販賣的價格簡直令人髮指:

很多時候,奴隸主根本不需要支付現金,他們只要拿出一匹馬,甚至是一條狗,就可以換一個農奴。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從資料來看,當

時的農奴價格被標為200-250盧布不等,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技能、年齡、性別,甚至是相貌,會被定出不同的價格。

在奴隸主眼中,有些農奴遠不如自己飼養的一隻獵狗,買賣他們連看都不需要看,只是隨性而起。

有時,一個奴隸主在牌局上都不用掏現金,他們往往是在輸錢時,隨手一指,便將一個奴隸變成了自己的“籌碼”。

而這些奴隸並不是最悲慘的,倒是那些女奴更加可憐。她們往往因為自己的容貌而成為奴隸主加以“重用”的條件。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當時的奴隸主身份越高,享受的條件就越極致。家裡擁有劇院、樂隊都是平常的事情,有的奴隸主家裡的樂隊可多達百人。

而這些成員便都來自農奴,

她們被培養成指揮、作曲、演員、歌手等不同身份,然後組成一個壯大的團隊,專門為主人演出。

不要以為這樣很開心,沒有工資不說,動輒打罵也是常事,更甚至,當著客人的面就會被懲罰,讓你生不如死。

比如,在演出過程中,女奴僅僅是因為扮演角色不夠投入,就有可能當場遭到主人的耳光。而且,主人還會威脅:

演出結束就拉去馬廄好好打鞭子。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在這樣的情況下,女奴還要繼續演出,那得有多大的心理承受力?可這卻只是她們命運的冰山一角。

據說,在當時一位親王家的劇場,人們就可以看到有的奴隸一邊戴著金屬項圈一邊為客人服務。那個項圈非常沉重,而裡面則帶有尖刺,他只要輕輕動一下脖子,就會被刺傷或者劃破。

為什麼要給奴隸戴這種東西,不過是因為他在演出失誤了,或者是跑調了。為此,他必須要付出代價。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而年輕漂亮的女奴們,在為客人演奏完畢之後,就要化身侍者,端盤子、上菜,各司其職。一餐飯罷,她們還可能成為被送進客人臥室的人。

有資料記載,俄羅尼古拉·尤蘇波夫親王在這方面極為放縱,他家裡的女奴數以百計,只要他拍拍手,或者是敲一下手中的手杖,那些女奴就必須脫掉衣服圍著他翩翩起舞。

當然,在女奴可憐的現實中,也偶有幸運者。

比如女奴普拉斯科維婭,她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舍列梅捷夫家族的家生奴隸,

從8歲開始就跟在家族繼承人尼古拉·舍列梅捷夫身邊,她比主人小了19歲。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尼古拉舍列梅捷夫是個非常文藝的青年,繪畫、小提琴、古鋼琴樣樣精通。在他的教授下,普拉斯科維婭成為了當地最出名的歌手。

“絢爛美麗的奇蹟,音域驚人地寬廣,感情飽滿,打動人心,音準精確,聲音清澈。”

尼古拉·舍列梅捷夫為她打造了多場演出,連當時的女王葉卡捷琳娜都點名聽她的歌劇,並在聽完之後贊其為

“最傑出的表演”。

為此,普拉斯科維婭得到了女王親自召見,並得到了價值350盧布的鑽石價值。這對於奴隸來說是不敢想象的,因為她自身的價格也不會超過這枚價值。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後來,尼古拉·舍列梅捷夫愛上了這個女奴出身的姑娘,他廢除了普拉斯維科婭的奴隸身份,準備娶她過門。

可是這種行為受到當時貴族奴隸主們的一致反對,畢竟,尼古拉·舍列梅捷夫太富有了,

他家的農奴總計21萬名,這比當時聖彼得堡的總人數還要多。

如果他娶了一個奴隸為妻,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奴隸從此翻身的現實呢?所以,所有的奴隸主都站出來反對。

但尼古拉·舍列梅捷夫還是在1801年與普拉斯科維婭結婚了,為此,他們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可惜,普拉斯科維婭在結婚兩年後就離世了:

生下兒子迪米特,3周後病逝。可就算這樣,那些奴隸主也沒準備接受她,連她的葬禮都不肯參加。

這就是奴隸的命運,出生於奴隸,一生都會是奴隸,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不管你用什麼樣的辦法,最終依舊只能是奴隸。

不得不說,當時的奴隸主是非常貪婪且無情的,他們牢牢控制著奴隸的人生,將他們當成機器,培養他們各種技能,但又不給他們自由。

哪怕是結婚這樣的事情,奴隸也沒有權力自己做主。假如誰敢未經主人的同意而談情說愛,後果可能就是持續一生的羞辱與虐待。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就這樣講吧,作為奴隸,他們是沒有自己的,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切行為按標準。主人的話才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

這樣的人生與那些被販賣到異國他鄉的黑奴又有什麼不同?又或者說,膚色與命運有什麼關係呢?該受苦的依舊受苦,該被奴役的依舊被奴役,只因為他們是社會的底層生存者。

而這樣的現狀一直到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發表《獨立宣言》依舊沒有改善,他嘴裡講著

“人人生而平等”

,實際卻擁有大量的奴隸與莊園。

白人奴隸:連主人的一條獵狗都不如,卻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了命運

這種被奴役,被壓迫的生活一直到1855年,才在亞歷山大二世的統治中被廢除。只是,想要真正廢除這一被人奴役的現實,依舊要付出若干的時間。

昔日將人當作私有產物的貴族們不會那樣輕易放棄,而被奴役的人生也不會馬上翻身成為主人,這種種的習慣與思維,註定要譜寫一首催人淚下的歌劇。

不過,

俄國的奴隸們還要感謝普拉斯科維婭,因為她與主人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亞歷山大二世,他才產生了“愛情面前人人平等”的想法,從而廢除了奴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