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秦始皇本紀》(八)

盧生說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藥仙者常弗遇,類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時為微行以辟惡鬼,惡鬼闢,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雲氣,與天地久長。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願上所居宮毋令人知,然後不死之藥殆可得也。”

譯文:

方士盧生騙始皇說:“我們尋找靈藥和仙人總是找不到,可能有什麼東西妨礙了這件事。仙方上說,人主經常微服出巡可以躲避惡鬼,惡鬼避開了,神仙就會出現了。人主所居住的地方被人臣知道了,就會妨礙神仙到來。神仙,進入水中不會沾溼衣服,進入火中不會燒傷身體,能夠騰雲駕霧,壽命與天地一樣長久。現在皇帝治理天下,還不能做到清靜無為。希望皇帝所居住的宮室不要隨意讓其他人知道,然後長生不死的靈藥大概就能夠得到了。”

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

譯文:

聽完後始皇說:“我很羨慕那些稱為真人的神仙,以後我就自稱‘真人’,不再自稱‘朕’了。”於是他下令將咸陽附近二百里以內的二百七十座宮殿都用複道和甬道連線起來,用帷帳、鐘鼓、美人充實其中,各自按照登記的位置居處,不得擅自移動。始皇所到之處,如果有人敢向外透露始皇的行蹤,就論罪處死。

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洩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聽事,群臣受決事,悉於咸陽宮。

譯文:

一次始皇來到梁山宮,從山上看見丞相李斯的隨行車馬眾多,看著很不舒服。始皇身邊的一個宦官將這件事告知了丞相李斯,從此以後丞相李斯出門就減少了車馬的數量。始皇知道後非常生氣地說:“一定是我身邊的宦官透露了我的言行。”始皇下令追查,卻沒有人認罪。在這個時候,始皇下詔將當時在他身旁的人拘捕起來,全都處死。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人知道始皇的行蹤了。始皇處理事務,群臣領受命令,都在咸陽宮中進行。

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倖。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通“辦”)於上。

譯文:

侯生、盧生兩個方士可能認為再這樣騙始皇可能要露餡了,就商量說:“始皇這個人,生性殘暴,剛愎自用,以諸侯王的身份兼併天下,做什麼事都得順著他的心意來,認為從古至今就沒人比得上他。他只重用精通法令的官吏,只要是法家學派的官吏都受到寵幸。雖然博士有七十人,卻只是充充數,根本不會受重用。丞相和眾大臣都是接受始皇制定好的命令,按照他的意志做事情。

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於是乃亡去。

譯文:

始皇還喜歡用刑罰殺戮來樹立威嚴,天下的官員都害怕觸犯法令被處罰而想要保住俸祿,導致沒有人不敢不竭盡忠誠。始皇聽不到關於自己的勸諫,從而日益驕橫,群臣害怕威刑而欺騙皇帝來求得安身。秦朝的法律規定,不準兼用兩種方術,方術不能應驗就處以死刑。然而占卜星象雲氣的官員有三百多人,都是好人,他們害怕禁忌而委婉地奉承始皇,不敢直言他的過錯。天下的事情無論大小都由始皇決斷,始皇甚至用稱量奏書的重量來衡量自己一天的工作量,從早到晚都有奏書呈上,不批閱完畢就不休息。他貪戀權力到了這種地步,我們不能為他尋找仙藥(實際上是這哥兩騙不下去了,怕被殺。)。”於是兩人離開咸陽逃亡,不知所蹤。

始皇聞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同“煉”)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

譯文:

始皇聽說這兩人欺騙自己後逃亡,大怒對百官說:“我從前收集天下所有書籍,將沒有用處的都銷燬了。我又招攬了眾多懂方術的術士,想要實現天下太平的局面,想要方士煉製成靈丹妙藥。現在聽說韓眾等人逃亡不來複命,徐巿等人耗費巨資,最後也沒能找到仙藥,每天只有一些阿諛奉承的人為謀取私利來欺騙朕。我給盧生等人待遇優厚,現在他們卻來誹謗朕,陷我於不仁不義之中。那些在咸陽的儒生們,朕即刻下令御史前去審問調查,這些人中一定有人會用妖言惑語迷惑平民百姓。”

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譯文:

始皇派御史審問在咸陽的儒生們,這些儒生都相互檢舉揭發,始皇就親自挑選出觸犯禁令最嚴重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將他們全部在咸陽坑殺,並將此事昭告天下,以此懲戒後人。始皇又徵發更多犯人前去戍守邊境。始皇的長子扶蘇勸諫說:“天下剛剛平定,各地的平民還沒有安定,儒生們都是歌頌和效法孔子的人,當今聖上卻用嚴酷的刑罰來懲治他們,我擔心天下人心中不安。希望皇帝明察。”始皇聽後很生氣(始皇肯定在想:要不是自己生的,我活剮了你),將扶蘇送到北方的上郡去做蒙恬的監軍。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始皇不樂,使博士為《仙真人詩》,及行所遊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

譯文: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熒惑星(即火星)接近心宿(古人的認知是隻要肉眼能看到火星,可能就會有災難降臨)。同年有一顆流星在東郡隕落,到地面上變成一塊石頭,當地百姓中有膽子比較大的幾個在石頭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文字。始皇聽說後,派御史前去審問,沒有人認罪,就把居住在隕石附近的居民都抓起來處死,用火銷熔這塊石頭。經歷此事後始皇非常不高興,讓博士創作《仙真人詩》,記述他出行巡遊天下的事蹟,傳令樂工譜曲演唱。

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hào)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

譯文:

秋季,一位使者從關東回咸陽,在夜晚經過華陰平舒時,有人拿著玉璧攔住使者說:“替我把它送給滈池君。”這人接著說:“今年祖龍(即秦始皇)死。”使者問他其中的緣故,這個人卻忽然消失不見了,只留下他的玉璧。使者捧著玉璧上奏朝廷。

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遊徙吉。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拜爵一級。

譯文:

聽完奏報後始皇沉默了很長時間,說:“山神鬼怪的認知不會超過一年。”始皇退朝後對身邊人說:“祖龍,應該是人王的意思吧。”始皇派御府來檢視那塊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時,始皇巡遊時渡江意外落入河中的那一塊。於是始皇命人占卜,卦象顯示,組織外出巡遊和遷徙民眾,大吉。於是始皇下命令遷徙北河、榆中三萬戶百姓,並賜爵位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