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辦教師歷史

建國初期我國農村教育師資貧乏,農村教育不能興起,所以,國家教育部門同政府一起從農民中選取文化比較高、素質比較強的農民擔任民辦教師,他她們為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應該說立下了漢馬功勞,這不但是事實,也是70前人人共知的。 後來隨著農村文化的提高,陸續增添了文化更高的年青民辦教師,使農村教育又有新的發展。 2000年前有很多地方執行國家政策透過進修、考試 、推薦、年齡在50歲之內的全部轉為公辦,50歲以上全部辦了退養,這些地區政府及教育部門是執行國家政策的點範,讓黨和國家省心、讓人民放心、讓原民辦教師安心,讓社會穩心。國家應給與表揚。 但是,也有很多地區並未全心全意執行國家政策,而是走後門、刮陰風,雖然透過考試轉了一部,其大多數是透過聽課、評比、推薦等抽象的方式出現了大批後門,從而也使大批優秀教師距止門外。 當然,考試是標準,但也要考慮到早期的年高者多數考不過年小者,也使大批經驗豐富老教師含冤離開。

特別是最後這次清退,有的地區最部轉公,可有的個別縣把它當做最後的一根稻草,把20%政府教育有關係的全部轉正,把80%堅持到最後的民辦教師一次清退,因此稱為一刀切。

(這個縣的民辦教師多次上訪被縣裡控制慰穩,最後,縣政府暗地用高資收買了原民師上訪帶頭組織者,從此一次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