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遐邇聞名的黃圃鎮,山川秀麗,人傑地靈,宛若一顆璀璨的明珠,遺落於中山北部。早在宋代,就陸續有先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耕作生息,聚村成鎮,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也遺留下眾多歷史文化遺存。至今在尖峰山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就完好地保留著一條宋代時期修築的古道。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據黃圃歷史文獻記載,此古道始建於宋代,明代後又幾經修繕,逐漸成為一條交通要道。如今,這條古道有一個正式的稱呼——三十六級古石徑。之所以稱為三十六級古石徑,是因為古道自雁塔山西麓的北約通津牌坊起步,沿著高低起伏的花崗石石階拾級而上(上36級),一路蜿蜒盤旋至雁塔山山頂,再順坡而下途經飯蓋崗,最後通往雁塔山東麓的鰲山村古碼頭遺址(下36級)。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三十六級古石徑全長400餘米,寬1。1米,路面由三列長方形花崗石及少部分紅褐色砂岩石鋪就而成。有些石板上還鑿有菱形狀條紋,可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便於人與馬安全通行。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從黃圃集市出發,沿著觀仙南路往北直走,行至與北約大道交叉路口時,遠遠地就可以看見一座飛簷翹角的仿古牌坊,這便是著名地標建築“北約通津”牌坊。三十六級古石徑正好延伸至該牌坊處,往西可去往黃圃墟場,往東可到達鰲山村。自宋代開始,當地的民眾就是沿著這條蜿蜒綿亙的古石徑,或肩挑,或馬馱,忙碌地往返於黃圃墟市,或採購生活用品,亦或販賣農副產品等。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尋著古人留下的豐富足跡,我們踏上了這條通往密林深處的的古石徑。一路上山風徐徐,鳥語蟬鳴,使人心曠神怡,不禁陶醉其中。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映入眼簾的這棵參天古榕,雖已歷經數百年風雨洗禮,卻依然鬱郁挺拔,盤曲的根系似游龍利爪般牢牢地紮根於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濃密低垂的樹冠,猶如一把撐開的巨型綠傘,為路人開闢了一條綠色陰涼通道。古往今來,歲月悠悠,古榕樹和古石徑就如同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靜守似水流年,默默見證著從這裡走過的人和發生的事。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無論是日曬雨淋,還是酷暑嚴寒,這條悠悠古石徑,依舊靜靜隱匿於此,它就像是位潛心修道的高僧,紅塵世事不為所動。可又有誰能想到,古道上也曾人馬喧囂,繁盛一時,從這裡走過了漁樵耕夫,也走過了販夫走卒,還走過了繁忙的商隊。現如今,那些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情景,已隨著時間的流逝,模糊在歷史的記憶深處,成為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歲月過往。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放眼望去,古石徑猶如一條沉睡中的巨龍,盤踞於群山峻嶺之間,蜿蜒曲折、跌延起伏,景色壯美,令人歎為觀止!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走在幽靜的古石徑上,只見兩旁灌木叢生,野草悽悽,翠色滿目。偶有幾棵老態龍鍾的古樹從古石徑上方橫斜掠過,為這片清幽靜謐的原始山林增添了一絲古老而神秘的氣息。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雁塔山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密林深處,鳥鳴啾啾,蟬兒吱吱,互相交織,宛如彈奏的交響曲,悅耳動聽。行走其中,感覺自己像是步入了“綠野仙蹤”般的叢林世界裡,無比美妙。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如今,這條飽經歲月滄桑的古石徑,似乎已被人們所遺忘,昔日裡的那些繁忙景象和人文故事,已塵封在歷史的記憶深處。平時這裡來往的行人甚少,除了些許鰲山村的村民之外,偶爾還會遇見一些各地的登山愛好者,來此尋幽探古,拍照打卡。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穿過濃蔭密佈的林區,途經一處僻靜山坳,眼前豁然開朗起來,只見四周草木扶疏,清幽古樸,恍如置身於世外桃源般的景色中。坐在亭內小憩片刻,拂面的山風,使人精神抖擻,旅途的疲勞也瞬間消散。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翻越飯蓋崗,沿著山坳一路順坡而下,古石徑的盡頭便是鰲山村宋程式碼頭遺址。古碼頭四周古樹參天,環境優雅,風景宜人。在古碼頭旁邊佇立著一座北極殿,這是一座儲存完好的明代古廟,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0平方米。北極殿坐西北向東南,單間兩進帶左偏房,青磚牆,硬山頂,博古脊,造型古樸典雅,觀賞性較強,具有濃郁的嶺南建築文化特色。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在北極殿廣場上,一幅寬大的宋程式碼頭遺址彩畫正徐徐展現於人們眼前:畫中的黃圃尖峰山東麓一帶曾是一片煙波浩渺的淺海,古代大航時期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就航經此地。那時當地的商埠眾多,客流、貨運繁忙,黃圃與各地的人流往來和物資流通,就是從古碼頭登陸,並沿著三十六級古石徑源源不斷地進出黃圃鎮。該幅彩畫生動而細緻地再現了宋代古碼頭的繁忙景象,同時也讓更多的市民和遊客從中瞭解到古石徑和古碼頭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明代時期,隨著海水的退去,陸地顯露,滄海已變成桑田、魚塘、村落。古碼頭也漸漸失去原有作用,昔日千帆競過,商賈雲集的繁忙景象已成過眼雲煙,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碼頭依舊在,無處話淒涼,如今它就像個孤獨的老人,滿腹的滄桑故事,等待著向人們傾訴。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各位網友!你們有沒有來過中山黃圃鎮三十六級古石徑遊玩呢?歡迎大家一起探討和分享有趣的野外旅行生活。

廣東中山:一條被荒棄在大山裡的古道,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旅遊線路:遊客可從中山黃圃鎮乘坐305公交車到崗東村口站下車,再導航步行300餘米即到。

(關注行筆小生,更多優質旅遊作品將與您一同分享哦!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請勿抄襲或轉載發表,作品已申請維權騎士服務,全網可查,侵權必究,感謝您的支援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