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5000?10000?20000?

自從有了微信步數排行榜,大家對於走路的熱情居高不下。

畢竟誰不想霸佔朋友圈封面呢?

而且和什麼游泳啊,舉鐵啊,打羽毛球啊。走路可以算是最簡單,也是成本最低的鍛鍊方式了。

但是問題就來了:每天到底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呢?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嗎?嘟媽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5000?10000?20000?

每天走多少最健康?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此前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結論如下:

1。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

2。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與死亡風險降低50%~70%相關。

3。當每天走路步數超過10000步時,並未對死亡風險產生額外的有益影響;走路的速度與死亡風險之間,也並未有顯著關聯。

也就是說

每天最佳的行走步數是7500步左右。

但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每天走路達到5000-6000步即可。這個數量既能鍛鍊到身體,促進血液迴圈和腸胃消化、舒緩身心、保護骨骼,也沒有過度運動,不容易對關節、骨骼造成損傷。

如果已經患有關節疾病或其他慢性病,運動強度在這個數量的基礎上再酌情降低。切不可追求盲目追求那個數字。

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5000?10000?20000?

走路常見的4個誤區

1、速度求快

很多人以為鍛鍊強度越大效果越好,在走路跑步中,運動強度一般指速度。但是強度過大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2、早起猛走

早起晨練的習慣很好,但如果不吃早餐或不喝水就開始猛走,會導致血糖過低。特別是心腦血管病人可能會疲乏、無力甚至暈倒。

3、寒暑無阻

研究表明,極端溫度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到來。一寒一熱、早晚溫差大是心和腦的敵人。因此要時刻留意天氣變化,天氣不好可以室內運動。

4、盲目減肥

如果想透過走路來減肥,千萬不要超負荷運動,否則不僅會增加器官負擔,還會加快衰老。飲食和運動科學配合,才能健康減肥。

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5000?10000?20000?

錯誤的走路姿勢

走路姿勢不對,效果可能就會大大折扣,甚至對於身體帶來一些不健康的影響。

錯誤一:走路含胸低頭

很多人走路總是低著頭走路,這種方式最容易帶來疲勞感。而且,含胸時肺部的舒展空間被“擠壓”,呼吸也會變得短促,容易影響心肺功能。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抬頭挺胸,下巴與地面平行,背部稍稍向後“收攏”,這樣可以防止肩頸背部出現疼痛。眼睛目視前方3—6米的地方,可以幫你有效避開障礙物。

錯誤二:步子太大

很多人覺得邁著大步走路“雄赳赳、氣昂昂”,是精神好體力好的表現,尤其老人鍛鍊的時候,更容易大步走路。其實,這樣的姿勢也會傷身體。這種姿勢走路,腳掌的緩衝力變差,對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損傷。

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如果是健步走,步幅可稍微大一些,但以不影響腳著地為宜。

錯誤三:腳掌拖地

部分人走路時腳在地上“拖沓”著,落地時也是全腳掌著地。這種走姿緩衝也較差,容易造成關節、肌肉、足弓的勞損。

這種走姿的人可以做踮腳練習:站在臺階邊緣,鞋後跟部懸空,先把腳跟儘量下壓,再儘量上提,做10—20次。

錯誤四:不擺臂或擺臂幅度過大

如果走路時不擺臂,行走的平衡性就會受到影響,容易“順拐”,甚至摔倒;如果擺臂幅度過大,一則會影響速度,二則會導致上臂過於疲勞,甚至拉傷。

正確姿勢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來後,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擺臂幅度在30—45度之間為宜。走得慢時擺臂幅度小;如果是快走,可以像跑步一樣,雙手握拳,手臂彎曲90度,稍微增加擺動幅度。

錯誤五:內外八字

內八字走路容易積聚壓力在腳踝外側,從而造成關節炎,走路內八久而久之就成了O型腿。外八字則會讓膝蓋外移,雙腿變成X型,兩者都容易導致膝關節疼痛以及加速關節退化。

正確方法是行走時找到地上的一條直線(地磚或水泥縫),一腳先對好,腳尖腳跟對齊直線,另一腳與之保持平行,然後照此方向行走,慢慢就可以糾正錯誤的姿勢了。

錯誤六:身體傾斜

不少人走路時身體站不正,會向前後或左右兩側歪斜。這樣的姿勢容易引起背痛,也影響走路的速度。要改變身體傾斜的行走慣性,透過仰臥起坐來加強腹部肌肉,有助你站得更直。

錯誤七:選錯鞋

不適合走路的鞋有以下幾個特點:

鞋底過薄

鞋底過厚過重

鞋幫過高

鞋底過硬

最好的選擇是“慢跑鞋”或者“綜合訓練鞋”。選鞋的時候要留意,鞋子選輕的,“掰”一下鞋底應該較自如的彎曲。後跟的上方有適當突起的襯舌,能起到保護跟腱的作用,最好有一定的防滑性。

錯誤八:鞋子超齡服役

定期檢查一下鞋底“花紋”的磨損情況,如果這些防滑的條紋幾乎磨平,那就證明該換雙新鞋了。否則緩衝和保護作用就會降低。

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5000?10000?20000?

五種科學走路鍛鍊的方式

1、快步走

快步走又稱健步走,運動強度中等,對於體力有一定的要求。

熱身運動:在健步走前5~10分鐘,以每分鐘80~100步的速度步行,做好熱身活動。

走路方法:每分鐘步行100~120步,步幅儘量大,心率達到(170-年齡)的程度。每次大約5~6公里的距離,一週堅持運動5次以上。

整理運動:運動接近尾聲時,可以放慢速度走5~10分鐘,或者做5~10分鐘的拉伸鍛鍊。

快步走的好處: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作用。

2、搖臂大步走

顧名思義,搖臂大步走就是在快走的同時,需要大幅度擺動雙臂,鍛鍊四肢。

在開始運動前,建議先進行一定時間的熱身運動。

走路方法:雙臂前後擺動,一隻手搖臂伸掌儘量高過頭頂,另一隻手擺臂儘量向後伸直,儘量邁大步。每三十分鐘可適當放鬆下手臂。

整理運動:運動接近尾聲時,可以由大幅度擺臂變為前後擺動雙臂,減慢走路的速度。

搖臂大步走的好處:可以提高心臟活力、舒展筋骨、強健肌肉、消脂減重。

3、上下拍手走

上下拍手走,即走路時雙手先在自己頭頂上拍一下掌,然後手放在背後拍一下,上下交替進行。

走路方法:一般按照腳走兩步,手拍一下掌的節奏運動,儘量邁大步前進。

上下拍手走的好處:可緩解頸肩痠痛,非常適合腰、背、肩傷痛者。

4、原地踏步走

原地踏步走適合在戶外以及室內進行,春季多雨,不能外出時,糖尿病患者不妨在家練習原地踏步走。

走路方法:運動時需挺胸、抬頭、收腹,儘量擺動雙臂,大腿儘量抬高,原地踏步走步速越快,單位時間內消耗的熱量越多。

原地踏步走的好處:增進全身血液迴圈,增加腿部力量,原地走也會消耗能量,對控制血糖有好處。

5、倒走

與常規散步往前走的方法不同,倒走是倒退著往後走。

走路方法:用小腿帶動大腿,小步往後退,腰背、脖頸要挺直,倒走時,最好可以足後跟先著地,腳掌再著地。

倒走的好處:倒走能夠鍛鍊小肌肉群,牽拉平時壓緊的或不容易被活動到的關節韌帶,同時,還能鍛鍊人體腰部、頸部和背部的肌肉,特別適合有腰背痛症狀的糖尿病患者。

— End —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