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山上的蘑菇

想吃山上的蘑菇

作者:一山晚啼XCS 字數: 1076

想吃青頭菌,想吃蘑菇,想吃山上現採的蘑菇。少兒時在山上採蘑菇的場景跟著浮現出來。最容易採到的蘑菇首推綠豆菇,綠豆菇就是青頭菌。傘蓋上有綠點、綠塊,猶如綠豆。其次是喇叭菇,形如喇叭,線條俊美,絳紅顏色。滿瓜花菇傘面四周微起,中心低凹,形如滿瓜花,加上顏色是幾近相同的鮮黃。還有雞蛋白、雞蛋黃,剛從土中冒出半個形如雞蛋的菌體,外表白色是雞蛋白,黃的就是雞蛋黃。還有老鼠腳,形如多隻老鼠的小腳簇附在一起,整個狀似珊瑚。老鼠腳極嫩,易碎,採摘須輕。還有茅草菇,顧名思義,喜歡生長在茅草間,顏色褐紅。這些蘑菇的土名字都十分形象,也很貼切。它們喜歡生長在背陰潮溼的山坡,或藏在灌木叢中,或長在青苔之上。主要是好吃。想起來,十分饞,使人涎口水。汪曾祺在西南聯大時,就常採蘑菇。學生易餓,囊中羞澀,天然的蘑菇,正好改善伙食。他形容牛肝菌、青頭菌,實乃人間至味。我覺得一點也不誇張。山珍如是,名副其實。

想吃山上的蘑菇

(綠豆菇)青頭菌

此刻想吃山上的蘑菇,並不是因為肚子餓。老是感到沒味,想吃點什麼。因為平時吃得並不咋樣,由此產生精神上的飢餓。這種餓,應該就是空虛,是自我生活狀態不滿足的一種直觀反應。

昨晚半夜有朋友在朋友圈中說餓,並說餓會引起心情不好。對此,我深有同感。

例如,上班時到了飯點,左等右等,不見飯送來。肚子咕嚕嚕地叫著表示不滿。有時真的要失去耐心。可氣的是,等送來了,不用開啟聞著那味,胃口就失了一半。無奈上班,勉強填肚子。吃這種菜飯,有時感到如吃垃圾,心裡委屈。真叫食之無味,難以下嚥。

想吃山上的蘑菇

喇叭菇

想起小時候,長身體階段特別容易餓。好像總處在沒吃飽的狀態。尤其是晚飯。媽媽總是摸摸索索,慢慢騰騰,炒菜也慢。餓了等不及的會埋怨,怎麼飯還沒有好?有時沒有好吃的菜,也老大不高興,把鍋蓋摔得呼呼響。

餓,得不到滿足,確實會讓人心煩浮躁,容易發脾氣。變得不理智。

我出生的年代,所在的家庭,實話說,並沒有受到怎樣的飢餓威脅。雖然也出現過七八月青黃不接,吃玉米糊、吃菜粥的情況,但總不致於沒東西吃。更沒有像莫言因為飢餓叫人學狗叫的慘痛經歷。畢竟不是一個年代。郁達夫在自傳體散文《悲劇的出生》中,也提到小時候受飢餓。至於影視作品中說到的吃糠樹皮,更是超出想象。我是沒有受過真正的飢餓,真正的飢餓是生命受到威脅,難以存活的地步。我沒有這樣的經歷。

想吃山上的蘑菇

老鼠腳菇

如今,物質極大豐富。本是農民出身,不務農事也不愁沒口飯吃。只要你口袋有錢,想吃什麼都買得到。

因此來說,如果感到餓,根本上是來自精神空虛,深層則是來自慾望沒有得到滿足。

想吃蘑菇是真,因為蘑菇是真的好吃,味道鮮美。想吃蘑菇,表面上是現狀生活的間接反應,內裡是對某種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