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作品來源:環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國資入主4年之後,三聚環保終於改名了。

7月20日,三聚環保對外發布訊息,公司已正式完成名稱的工商變更事宜,公司名稱由“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也由“三聚環保”變更為“海新能科”。

證券程式碼保持不變,仍為“300072”。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名稱變更的原因,是因為公司近兩年來大力推動轉型,已逐步發展成為以生物柴油、催化淨化、新型煤化工等為主營業務的能源科技企業。

新的名稱,更加貼近企業的經營實際,也更能充分體現海新能科“中國能源低碳科技領軍企業”的新願景。

從此以後,江湖上少了一家環保企業,多了一家能源企業。而三聚環保曾經賴以成名的“墊資模式”,也隨著新股東的介入、公司的轉型,逐漸煙消雲散。

至少從目前的成果看,這一轉型是成功的。剛剛過去的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5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291。17萬元,扭轉了上一年同期虧損13。80億元的勢頭,終於實現了“扭虧為盈”。

1

“三人相聚,共創輝煌”

公開資料顯示,三聚環保成立於1997年6月3日,最早是由林科、張傑和劉正義三人共同發起的。

之所以起名叫“三聚環保”,就是寓意著三人相聚,共創輝煌

當時,三聚環保的主營業務是為能源與石油化工、煤化工行業提供淨化劑和催化劑

。早在2003年,公司就收購了原國有瀋陽催化劑廠,設立瀋陽凱特催化劑有限公司。

2010年4月27日,三聚環保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盤上市。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三聚環保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但是,由於迫切地想要做大做強,三聚環保採取了較為激進的擴張模式——“為下游公司和其他合作方墊資搞建設,墊資及預期收益計入應收賬款”。

也就是說,三聚環保墊資給客戶投產,幫客戶採購銷售,客戶的產供銷經營活動全部由三聚環保代勞,客戶取得收益後再按照特定賬期還款。

這一模式,雖然帶動了公司營收的增長,但賺的錢都是賬面利潤,數字很漂亮,現金流卻很差。

這使得三聚環保的應收賬款規模不斷增加,為公司後來的危機埋下了隱患。

2017年,三聚環保的股價衝至64。88元,較上市之初翻了一番,成為環保界的“明星股”,甚至當時的“公募一哥”王亞偉也曾經重倉三聚環保。

不過,與此同時,

三聚環保的應收賬款也越滾越大,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117.68億元的最高值

2017年末2018年初,隨著“PPP新政”和資管新規的出臺,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驟然收緊,“東方園林發債事件”更是使得環保民企的融資形勢進一步惡化。三聚環保的資金鍊也變得岌岌可危,一直懸在頭上的應收賬款問題終於爆發。

那一輪危機中,大多數環保企業都是依靠混改走出泥潭,三聚環保也不例外。

2018年6月,北京海淀區國資委入主三聚環保,海淀國資委下屬的北京海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三聚環保的實際控制人。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混改之後,海淀國資拿出真金白銀,透過受讓應收賬款、認購非公開發行股份等方式,努力化解三聚環保的現金流危機。

同時,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在最佳化。

此前都是由一把手來判斷某個專案的可行性,國資入主後則要由技術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甚至區國資委層層審查,需要有嚴格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才能進入下一步實操階段。

與此同時,轉型的要求也被提出。專案不再是“什麼賺錢做什麼”,而是必須要符合整體的戰略要求,甚至會與國家層面的需求相結合。

而轉型的最主要方向,就是

“生物質能源”

2

“成為中國綠色能源的領跑者”

2019年7月,三聚環保鶴壁懸浮床加氫工業裝置利用生物原料油,成功產出符合歐盟標準的第二代生物柴油產品

,標誌著公司先進的生物燃料生產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具備了工業化應用的條件。

該技術的主要特點,就是透過懸浮床反應器將廢棄生物質低成本、高效環保的轉化成綠色生物汽柴油、航煤等清潔油品和化學品,具備良好的經濟性,以及較高的技術壁壘。

通俗地講,這項技術就是可以把“地溝油”等廢棄油脂變廢為寶,轉化成清潔、低碳環保的二代生物柴油。

而二代生物柴油具備無毒、低硫、燃燒效能好等優勢,還能與石化柴油按任意比例調和使用,有效改善低硫柴油的潤滑性。

最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幫助柴油發動機降低尾氣顆粒物、一氧化碳、硫化物等汙染排放,最高甚至可以降低高達8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MCT懸浮床加氫裝置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眾所周知,2020年末,中國提出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三聚環保的這項技術無疑非常符合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取向。

正是依託於這項技術,三聚環保開始堅定地向生物質能源方向轉型。

2019年,三聚環保收購集新能源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四川鑫達,並表示,這將“開啟三聚環保在新型環保、清潔能源方面資產運營的步伐”,“快速實現公司向新型清潔能源服務商的戰略轉型”。

2020年,三聚環保繼續堅定推進業務轉型,僅10月一個月就進行了兩次戰略剝離。10月16日,對北京三聚能源有限公司進行“非核心業務資產戰略剝離”。10月30日,又透過掛牌方式轉讓全資子公司北京寶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2020年10月,三聚環保又透過設立全資子公司三聚環保(馬來西亞)有限公司,負責在馬來西亞的生物原料的採購、收集、處理、倉儲、貿易,為公司生物能源專案的原料供應提供保障。

2021年11月,三聚環保還透過收購北京億澤陽光實業有限公司所持內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70%股權,形成能源行業核心運營資產,做大做強生物能源和清潔煤化工及化工產品等核心業務,加快戰略轉型步伐。

2020年8月,三聚環保在召開上半年經營總結會時強調:

“要加快生物燃料的產能建設,成為中國綠色能源的領跑者,這是重中之重,戰略中的核心。”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2020年7月,三聚環保設立山東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專案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海右經濟開發區,總投資14。33億元,主要包含40萬噸/年生物燃料加氫裝置、配套制氫裝置等。

2021年3月,該專案一次開車成功,專案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生物能源生產基地。

3

“三聚環保”更名“海新能科”

藉助生物質能源技術的成功,三聚環保也實現了華麗轉身。

不過,隨著公司戰略定位與業務發展方向變遷,“三聚環保”這一名稱也越來越與公司的主業相背離,

無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還是多數投資者,都多次對公司名稱更改提出過意見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今年7月15日,三聚環保正式更名為“海新能科”。

公司表示,

新名稱將更加貼近企業經營實際,充分體現海新能科將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以生物質為特色、以綠色為核心,向著“中國能源低碳科技領軍企業”這一定位願景邁進

隨著公司名稱的變更,三聚環保最初的寓意“三人相聚,共創輝煌”也宣告結束。

事實上,早在2019年11月,三聚環保的創始人之一林科就提出書面辭職報告,辭去了總經理的職務。

名稱的改變,也意味著三聚環保正式告別了過去環保企業的身份,迎來了能源企業的新身份。

在轉型完成的同時,過去環保企業時代“墊資模式”帶來的應收賬款問題,也逐漸得到了化解。

三聚環保表示,隨著公司戰略轉型的深入,公司對外墊資建設專案規模已經顯著下降,應收賬款餘額較峰值也已顯著下降,但仍有部分專案的應收賬款尚未完全回收,存在資產減值的風險。

截至2021年9月末,三聚環保的應收賬款餘額已從最高峰時的117.68億元,下降至49.48億元。

▼圖片來源:Wind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與此同時,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也在逐漸回暖。2021年年報顯示,三聚環保2021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57。51億元,同比下降19。3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291.17萬元,同比實現了扭虧為盈。

而在上一年同期,三聚環保的淨利潤還是“虧損13。80億元”。

公司方面表示,更名後的海新能科將繼續以生物能源產業作為主營發展方向,爭做碳達峰碳中和大考中的排頭兵與踐行者,推進持續迭代的技術創新,聚焦主業,做大做強核心運營資產。

參考文獻:

1、今日要聞|公司正式更名海新能科,開啟能源科技新篇章,海新能科,2022-07-20

2、三聚環保更名|革故鼎新 在服務大局中走好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海新能科,2022-06-28

3、首批接受國資紓困兩年後,三聚環保為何仍淨虧損15億?環保圈,2021-03-02

4、將地溝油等廢棄油脂變廢為寶,這項技術立功了,海新能科,2020-06-30

5、財報速遞:三聚環保全年淨利8291。17萬元 同比扭虧為盈,同花順iNews,2022-04-22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

從三聚環保到海新能科,“墊資模式”退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