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脈要以胃氣為根本?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一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黃帝內經·五藏別論篇》

(接前文)

我們再看一些重點段落、重點語句古代的醫家是怎麼認知的。《太素》對於“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現於氣口”這段話是怎麼理解的呢?《太素•卷十四人迎脈口診》裡邊註解:“胃為水穀之海,六腑之長,出五味以養五臟,血氣胃氣行手太陰脈至於氣口,五臟六腑善惡皆是胃氣所將而來,會與手太陰,見於氣口,故曰變見也“。《太素》是楊上善整理的,還做了註解,這一點很重要。

為什麼在氣口這個地方變見呢?因為“胃是水穀之海,六腑之長,出五味以養五臟”,這就是很重要的一句話,

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我們吃的所有東西都得透過胃來儲藏,脾得經過運化變現成氣以養五臟。無論是血氣還是胃氣,這兩樣都是透過手太陰脈,也就是手太陰肺經而到氣口,也就到太淵穴這個位置,所以五臟六腑的好或者不好,就是所謂的善或者惡,或者是虛或者實,這些東西“皆是胃氣所將而來”,

這些全是透過胃氣把它帶過來的,

“將”就是運轉過來,把它帶過來的意思。是胃氣把它帶過來之後會於手太陰,變見於氣口。把這些資訊都帶到手太陰肺經這個位置,也就從太淵穴這個地方表現出來,因此叫做變見,這段話就整體是這麼理解。

我們都知道把脈首先得看脈象有沒有胃神根。

第一個就是胃氣,

透過把脈發現脈象特別柔和,非常流利,而且有力量,這就是有胃氣,古人所說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古代沒有現在的靜脈通路的,胃氣一絕營養就進不了,水米不進,人就危險了。只要脾胃之氣強健,脈象有胃氣。胃氣其實就是一種感覺,摸上去非常柔和,非常流利,而且有力,這就是有胃氣的表現,這就是《太素》裡邊的講法。

薛雪註解:“氣口屬手太陰也,布行胃氣則在於脾,足太陰也。胃氣必歸於脾,脾氣又必歸於肺,而後行於臟腑營衛,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太陰之所歸,故曰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故胃為臟腑之大源,無不由脾而達肺也”。這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但是同樣一個意思透過另外的方法表達出來。

薛雪怎麼看的呢?他說手太陰行布胃氣,表現在手太陰太淵穴這個位置,我們吃的飲食物誰來消化呢?

(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

是脾來消化,脾主運化,所謂的胃氣必歸於脾,脾氣必歸於肺。脾氣把它都運化好了之後歸於肺氣,胃氣又行於臟腑營衛。所以脾氣又行於臟腑營衛之後,透過手太陰,因為脾氣必歸於肺,

脾是足太陰,肺是手太陰,它倆都是太陰,所以它倆是貫通的。

脾氣把胃所容納的水谷化成精微,化成氣血輸佈於全身之後,脾氣的變化必然在肺氣的太淵穴上表現出來。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太陰之所歸”,氣口雖然屬太陰肺經的一個外在表現的地方,但是實際上是足太陰所歸的位置,所以“氣口亦太陰也”,就是《黃帝內經》原文還得解釋這句話。

所以五臟六腑的氣和味皆出於胃,

從我們吃的食物儲存於胃,從胃裡邊往外變現出它的氣血,最後終達於這個脈,就是手太陰肺經這個地方的太淵穴,也就氣口這個位置。所以這個講的是“胃為臟腑之大源”,就是講為什麼《黃帝內經》說“胃為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又講了胃達到肺是透過脾作為橋樑,把胃所吃食物變現成氣血輸布到全身。同時把這種氣達於肺,也就手太陰,手太陰又透過脈象表現到太淵穴上來。

所以中醫把脈的時候,只把一個部位就知道全身的陰陽氣血、臟腑虛實的變化,為什麼這樣呢?就是因為這個原理。

不要小看這一個部位,這一個部位就能看全身的情況。

我們之前也學過中醫學最古老的診脈還要診趺陽脈,還要診人迎脈,但是現在幾乎在門診上臨床醫生診這兩個脈的就不多了,幾乎都是遵從於《黃帝內經•五臟別論》這篇文章的表達,遵從於他的這樣一個診病的方針,就是隻透過手腕氣口這個位置就能檢查全身的情況。

(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一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宣告: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宣告:本文作者

彭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