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前幾天,我和朋友微信語音聊天時,聽到朋友的語音中有很多雜音。就調侃道:“你是不是一邊跟我聊天,一邊在打遊戲、追劇呀?對我一點都不專注,我傷心了!”

朋友打著哈哈說:“大家不都這樣嗎?下班後時間有限,當然要高效娛樂嘍!”

我提醒她:“這樣可不行,傷了我的心是小事,傷害了你的腦子可是大事啊!”她以為我是危言聳聽,在跟她開玩笑,其實不然,說這話,我可是很認真的。

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我們身處在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每天一睜眼就會有海量的資訊撲面而來。我們既想關注親友們的動態,又想了解國內外發生了哪些大事;既想看電子書,刷短影片,又想追喜歡的電視劇。

然而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其中的大半時間要用於吃飯、睡覺、工作和交際,真正能用來獨處學習與放鬆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

為了高效利用有限的時間,有不少人想透過開啟感官,一腦多用,同時做自己想做的多件事,來節省時間,充分放鬆。

於是,我們在電影院裡看到,有人一邊打手機遊戲,一邊看電影;在肯德基裡看到,有人一邊戴著耳機聽書,一邊在膝上型電腦上寫寫畫畫;在家裡看到,不安分的小朋友一邊看著電視動畫片,一邊在平板上學網課。

這種看似聰明的做法,真的好嗎?聽到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說:不好,腦子肯定不夠用,不專注,啥也做不好。也可能會有人反駁:我在休息時,就想全面徹底地放鬆,不用動腦子,怎麼不行呀?

我想告訴你的可怕真相是:這樣做,很可能會得抑鬱症哦!

這種抑鬱症的病根,叫作“第二屏效應”。同時開著多個電子裝置,容易引發大腦病變,導致人的情緒受到影響,甚至會抑鬱。

可怕不?我得知這事兒時,也嚇了一大跳,趕緊放下手機,關了電視,心想:“怪不得最近情緒差,記憶力衰退,原來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鬧的啊!這樣下去,可別提前得老年痴呆呀!”

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也許有朋友會質疑,這是真的嗎?有依據嗎?你別說,還真有。這個研究結果,來自英國薩克薩斯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的科學實驗。

他們邀請了75位實驗者,充分調查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電子裝置的各種生活習慣,並對其腦部進行了細緻地掃描分析,發現:

經常開著兩個以上(包括兩個)電子裝置的人,大腦前扣帶皮層的體積普遍偏小,而同時使用多媒體裝置時間較長、較頻繁的人,大腦前扣帶皮層的灰色物質密度更低。也就是說,會導致大腦逐漸萎縮。

前扣帶皮層又是個什麼東東?它真的那麼重要嗎?是的,它非常重要。它主要負責處理我們的情緒和一些心理活動,比如邏輯推理、衝動行為,都有賴於它的控制。一旦這部分大腦皮層受到損傷,進而罷工,人的心理就會出現異常,不但可能會得抑鬱症,還可能成為一個邏輯混亂、行為失控的人。

所以,神經系統學家開普克羅非常擔憂:越來越依賴電子裝置的人們,正陷入集體無意識的狂歡,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慢慢“變傻”,越來越不開心。長此以往,將來很可能會出現普遍的社會心理問題和認知障礙。真是細思極恐!

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正如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曾在他的《娛樂至死》一書中尖銳指出的: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更令人憂慮的是,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智慧裝置普及的今天,不僅是成年人,大量未成年人也在看電視、電腦的同時,玩著手機遊戲或刷著抖音。來聽一段你可能熟悉的聲音,它可能是一個充斥著血腥暴力畫面的電影,也可能是一款令人慾罷不能的網路遊戲。

過度依賴電子產品,本身就會傷害大腦神經,而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尚處在發育階段,這種行為只會造成大腦發育進一步受阻,導致惡性迴圈。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曾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電視、電腦時代來臨之前,人們靠閱讀來學習。如今,資訊已經先被別人消化,重新合成,再打包,然後準確無誤地傳送給我們的孩子,他們只需要像牽線木偶一樣坐在那裡,咀嚼著各種加工過的食品和資訊就行了。

英國曾有專家向國會遞交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於3歲的兒童看電視。

孩子需要在真實的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把孩子交給螢幕上的虛擬世界,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而我國教育部辦公廳,也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

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校要加強課堂教學和作業管理,不得用手機佈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一百多年前,粱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振臂吶喊:“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大聲疾呼:“救救孩子!”而如今的我們,除了要用科學知識、健康理念武裝我們的頭腦,還應以成年人的專注自律,去為孩子們做出榜樣,帶給他們正面積極的影響,讓他們儘量遠離電子裝置。

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拯救已經深陷其中的自己和孩子呢?有兩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能堅持踐行,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種方式,每天拿出一小時或每週拿出一天的時間,和家人一起,去嘗試體驗“不插電生活”吧。

所謂“不插電生活”,也叫“離網生活”,就是斷絕網路通訊,不使用電子裝置,迴歸簡單質樸、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組織“不插電生活”運動,幫助人們暫時逃離網路的密集入侵,學會真正地去“生活”。

《斷“電”冬天》一書的作者蘇珊·馬烏沙特,為了不讓孩子變成電子產品的附屬品,帶領她的三個孩子,一起度過了半年斷“電”生活:不上網、不看電視、不用手機、不玩遊戲機、不用音樂播放器……

在斷“電”的日子裡,一家人找回了那些曾經忘卻的生活樂趣,比如下棋、讀書、看老照片、與家人一起彈琴唱歌等等,增進了感情,也變得更加幸福。

她15歲的兒子,原本酷愛玩電子遊戲和看電視,不碰這兩樣東西,使他多出不少空閒時間,於是開始學習吹薩克斯。半年過後,他賣掉了遊戲機,更加認真地練習薩克斯,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與理想。

她18歲的大女兒,在做作業需要用電腦時,會去圖書館。半年後,她不再像先前那樣整天掛在網上,更加活潑開朗了。

半年斷電實驗結束後,她14歲的小女兒的學習成績也比過去提高了不少。

你看,遠離電子裝置的生活有多少好處呀。也許你剛開始嘗試時,會覺得不方便、不習慣。沒關係,慢慢來,從一小時,到一天,再到一個周、一個月,你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與方法。

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第二種方式,收攝身心,專注當下,每次只做一件事。我們的傳統文化裡說得“心手相應,知行合一,內外一致”,就是讓我們把身與心都放進自己正在做的一件事中去。不貪多,一件事就夠了。

在專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將精氣神內收,沉入生活,活在當下,從而令大腦和心靈都得到更好的滋養。比如,把手機關機,認真地讀完一本書,或專注地畫完一幅小畫,感受在這個過程中靜靜流淌的時光,用心聆聽大腦思考和內心花開的聲音。

這樣就有可能進入到“心流”的狀態,也就是當人們沉浸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或某個目標中時,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享受其中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

積極心理學家米哈伊是這樣描述心流狀態的:“你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在為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連自身也都因此顯得很遙遠。時光飛逝,你覺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想法都如行雲流水一般發生、發展。你覺得自己全神貫注,所有的能力都被髮揮到極致。

而令大腦思維更活躍、身心更愉悅的神奇改變,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當我們不但自己這樣去做,也帶動孩子一起關閉電子裝置,每次專注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時,你一定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曾經體驗過和孩子一起沉浸式讀書、下棋、畫畫,每次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去,既讓自己獲得了很好的放鬆,也讓孩子得到了高質量的陪伴,養成了專心做事的習慣,從而獲得巨大的心理滿足與成就感,更加幸福快樂成長。

假如你知道“第二屏效應”,還敢一邊看電腦一邊玩手機嗎?

綜上所述,我們瞭解了什麼是“第二屏效應”,認識到

同時使用多個電子裝置的巨大危害,它會導致大腦萎縮與精神抑鬱。過度使用、依賴電子裝置,不僅對成年人,更會對未成年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而且,我們分享了兩種健康生活方式:“不插電生活”和每次專注幹一件事。

生命很短,人生很長,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以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度過一生,體驗到更豐富精彩的生活樂趣,擁有更充實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