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誰才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五城呢?這一問題困擾了大家幾十年,但第五座一線城市卻始終猶抱琵琶半遮面。如果光看GDP,蘇州、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六大新一線城市均勢均力敵。但加上城市級別和經濟質量,地級市蘇州和人均GDP、人均收入均墊底的重慶毫無疑問率先出局。再看一線城市硬性指標人口凝聚力,人口不及千萬的六朝古都南京均不及同省地級市蘇州,因此也出局。最後便剩下成都、武漢、杭州三城。相比之下,杭州在至關重要的科教上,僅有1所211院校,以及2所雙一流大學,和武漢、成都的至少5所很難相提並論。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因此,無論是根據綜合實力,還是根據地理分佈,象徵內陸地區城市天花板的成都和武漢攜手成為我國大陸第五城的最佳候選。那麼,誰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五城呢?彼此各單項核心指標的相互優劣勢和差距如何呢?相比於象徵一線城市門檻的廣州、深圳,兩大候選城市各單項指標距離一線城市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與此同時,廣州和深圳之間,誰又是綜合實力第三城呢?……接下來,我們便透過20項核心指標來一一揭曉。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一、總人口:

1、成都2119萬,其中人口淨流入563萬

2、廣州1881萬,其中人口淨流入870萬

3、深圳1768萬,其中人口淨流入1212萬

4、武漢1365萬,其中人口淨流入431萬

從四城總人口來看,不僅全國躋身全國八強,成都更是以超2100萬的成績完勝廣深兩大一線城市。其中,成都高出廣州240萬,深圳則比廣州少110萬,武漢則是四城中唯一低於1700萬的,足足比面積不足自己四分之一的深圳少400萬,更是比成都少了750萬。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二、建成區面積:

1、廣州1351萬

2、深圳1217萬

3、武漢1198萬

4、成都1032萬

在建成區規模來看,總面積最大的成都反而建成區最小,相當於面積只有自己一半的廣州76%。無獨有偶,被譽為大武漢的武漢,建成區面積更是不及只有自己四分之一不到的袖珍城市深圳。即便是在建成區百分比上,武漢和成都同樣不及廣深,其中深圳的建成區率更是高達61%,反觀成都,僅有7%,是四城中唯一低於10%的。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三、GDP總量:

1、深圳3。07萬億,全國第3

2、廣州2。82萬億,全國第4

3、成都1。99萬億,全國第7

4、武漢1。77萬億,全國第9

如果光看GDP,成都和武漢似乎距離一線城市均相差甚遠。其中廣州高出成都42%,而武漢則是和深圳相差了1。73倍。相比於以上城市間的大相徑庭,深圳和廣州之間則僅僅相差了8。6%,武漢和成都之間同樣只相差了12。4%。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四、GDP增速:

1、成都10。49%

2、武漢10。11%

3、深圳9。91%

4、廣州8。75%

從過去十年的GDP增速來看,作為最有希望躋身一線城市的成都和武漢,果不其然發展勢頭勢不可擋,雙雙攜手突破10%。即便是透過改革開放用短短40年時間快速成長為一線城市的深圳,雖然增速高出廣州13%,併成功反超廣州,但在成都和武漢面前,依舊是黯然失色。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五、財政收入:

1、深圳4257億

2、廣州1883億

3、成都1698億

4、武漢1578億

財政收入不僅象徵了一城財力富裕程度,更是一城建設經費投入的第一大財政來源。作為唯一計劃單列市的深圳,雖然面積最小,人口也不及成都和廣州,但在財政收入上,卻猶如鶴立雞群般遙遙領先於另外三城,即便是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也僅有其的44%,而財政墊底的武漢更是深圳的37%。不過成都距離一線城市廣州已僅僅相差11%。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六、人均GDP:

1、深圳17。34萬

2、廣州15。01萬

3、武漢12。98萬

4、成都9。40萬

作為一線城市重要硬性指標的人均GDP,不僅象徵了一城經濟發達指數,更是一城強弱的風向標。雖然深圳、廣州、武漢三城全國超過2萬美元的發達標準線。但是武漢依舊落後於深圳34%,廣州則是領先武漢15。6%的同時又巧合地落後於深圳同樣是15。6%。反觀唯一低於發達標準線的成都,不僅和武漢相差了1。4倍,和深圳更是相差了1。85倍。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七、人均收入:

1、深圳7。08萬

2、廣州6。88萬

3、武漢5。09萬

4、成都4。57萬

雖然在象徵居民收入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四城之間的位次和人均GDP如出一轍。但是彼此之間的差距卻是天翻地覆。其中,深圳僅僅高出廣州2。9%,遠低於人均GDP的15。6%。反觀武漢和廣州的差距則是達到了35。2%,遠高於人均GDP的15。6%,即便是成都和武漢之間,差距也從人均GDP的38%銳減到11。4%。這也再次佐證了人均收入比人均GDP更能真實反應出經濟實力。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八、人均收入可購房面積:

1、成都2。61㎡/年

2、武漢2。36㎡/年

3、廣州1。42㎡/年

4、深圳1。02㎡/年

說到城市居民幸福指數重要影響因素,相信絕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收入房價比。四城在年收入可購房面積上,可謂是大相徑庭,不過即便是價效比最高的成都,也不足3㎡,而且和武漢幾乎是旗鼓相當。反觀兩大一線城市,則全部低於1。5㎡,尤其是彈丸之地深圳,更是僅有1²,和成都足足相差了2。6倍。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九、人均社消:

1、廣州5。38萬

2、深圳5。37萬

3、武漢4。98萬

4、成都4。37萬

在象徵一座城市全社會整體消費力的人均社消指標上,作為省會城市的廣州罕見地力壓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更勝一籌的同省計劃單列市深圳,不過領先優勢卻僅有毫釐之間。反觀深圳不僅被廣州反超,而且對武漢的領先優勢也僅有7。9%,成都雖然再次墊底,但是距離榜首的廣州僅有23%的差距。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人均住戶存款:

1、廣州12。31萬

2、深圳11。78萬

3、成都8。98萬

4、武漢8。52萬

繼人均社消惜敗於廣州之後,深圳在象徵居民財富值得存款指標上,再次以4%的微弱差距不及廣州,這對於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更勝一籌的深圳而言,著實有點大意失荊州。無獨有偶,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乃至人均社消均更勝一籌的武漢,同樣是在象徵居民財富值的人均存款上以5%的微小差距惜敗於成都。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一、規工總利潤:

1、深圳3403億

2、廣州1477億

3、成都1050億

4、武漢979億

從四城營商環境來看,面積最小的深圳反而力挽狂瀾,成功實現一個抵三。以至於即便是廣州,也僅有深圳的43%,人口比深圳多出350萬的成都則只有深圳的31%,至於人口最少的武漢則以7%的懸殊不敵成都再次墊底,僅有深圳的29%。看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更深刻理解為何面積不足2000km²的深圳,反而人口淨流入率高達218%,遠高於另外三城。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二、進出口總額:

1、深圳35436億

2、廣州10825億

3、成都8222億

4、武漢3359億

外貿作為一座城市經濟核心競爭力的第一大指標,不僅象徵了一座城市國際經濟地位,還是一座城市“國貨”製造業強弱的最直觀體現。而從四城外貿資料來看,袖珍城市深圳不僅再次以一敵三,而且優勢比規工總利潤更明顯。其中,廣州僅有深圳的30%,成都則為23%,武漢更是隻有深圳的9。5%。超10倍的懸殊更是重新整理了深圳和成都在面積上創造的7。2倍最大懸殊。而武漢不僅不足深圳的十分之一,即便是和成都相比,也相差了2。45倍,名副其實的相形見絀。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三、地鐵運營里程:

1、廣州621km

2、成都518km

3、武漢435km

4、深圳419km

地鐵被譽為一座城市城建靚麗名片,不僅是一座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的象徵,還是一座城市區域中心作用的完美詮釋。因此,廣州和深圳雖然同屬一線城市,即便是深圳在經濟上更勝一籌,核心省會依舊是廣州,因此兩城在地鐵建設上出現兩種極端,一個雄踞榜首,一個則是直接墊底,其中深圳比廣州足足少了三分之一。成都和武漢雖然均高於深圳,但是距離廣州依舊是望塵莫及。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四、建築業總產值:

1、武漢12292億

2、廣州7060億

3、成都6500億

4、深圳5420億

被譽為我國橋樑之都的武漢,憑藉中鐵大橋局、中建三局、中鐵十一局、葛洲壩集團、三峽集團等基建“五虎上將”,一舉成為全國僅次於北京之後的基建第二城,更是承辦了全國超60%的大型橋樑建設。以至於即便是廣州兩大一線城市加起來,也在剛好和武漢平分秋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成都同樣是僅有武漢的一半左右。這也是為何全國僅有大江大湖大武漢能和大上海齊名。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五、旅遊總收入:

1、成都3085億

2、武漢2921億

3、廣州2886億

4、深圳1600億

在歷史文化底蘊方面,雖然四座城市全部無緣我國八大古都,但成都、武漢、廣州的城市歷史卻絲毫不遜色於眾多古都。成都有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文旅收入更是位居四城之首。武漢則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以及國內第一大城中湖和第二大城中湖,因此在文旅收入上和成都僅僅相差6%,並以1%的毫釐之差力壓一線城市廣州。反觀最年輕的超級城市深圳,則是毫無懸念地墊底,而且和另外三城至少相差了1。8倍。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六、百強醫院:

1、廣州9個

2、武漢5個

3、成都4個

4、深圳1個

百強醫院作為我國質量最高的醫療機構,象徵了一座城市整體醫療實力。從四城百強醫院數量來看,武漢雖然擁有武漢協和、同濟兩大十強醫院,卻依舊在數量上完敗於擁有9個百強醫院的廣州,而擁有華西醫院的成都則是以一個之差惜敗於武漢,導致廣州的百強醫院數量剛好是武漢和成都兩城的總和。和廣州的一騎絕塵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同為一線城市的深圳,則是僅有第三人民醫院唯一一個百強醫院,略顯囊中羞澀。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七、人均醫療床位:

1、武漢81張/萬人

2、成都76張/萬人

3、廣州57張/萬人

4、深圳36張/萬人

廣州雖然在醫療硬實力上鶴立雞群。但在象徵醫療軟實力的人均醫療床位上,僅有成都的75%,以及武漢的70%,僅僅位列倒數第二。反觀擁有兩大十強醫院的武漢,則是再次力壓成都,併成功問鼎四城。唯獨深圳,依舊是毫無懸念地墊底,僅有武漢的44%,以及廣州的63%,可謂是差距明顯。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八、大學數量:

1、武漢84所,其中雙一流院校7所

2、廣州83所,其中雙一流院校7所

3、成都65所,其中雙一流院校7所

4、深圳14所,其中雙一流院校1所

正所謂科教興國、人才興城。科教不僅象徵一座城市發展引擎,更是直接左右一座城市興衰。從四城科教資源來看,武漢不僅贏得數量優勢,即便是在象徵頂尖科技資源的雙一流、211、985院校上,均憑藉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兩所十強院校,力壓同為科教城的廣州和成都。相比於武漢廣州成都的三足鼎立,深圳則是再次淪為陪襯。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十九、在校研究生:

1、武漢18。3萬

2、廣州15。57萬

3、成都10。2萬

4、深圳2。87萬

即便是在“人才決定未來”的優質人才儲備指標上,四城的位次依舊是和科教資源如出一轍。其中,廣州在落後於武漢25。6%的同時,又以42。8%的絕對優勢完勝成都,更是同為一線城市深圳的5。1倍。至於墊底的深圳,則是和另外三城相差了3。55-6。38倍。如果光看科教和人才儲備,深圳絕對是最不像一線城市的一線城市。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二十、新增發明專利:

1、深圳4。52萬件

2、廣州2。4萬件

3、武漢1。86萬件

4、成都1。5萬件

深圳雖然在科教資源和人才培養上難以和另外三城相提並論,但在實際的科技科研成果來看,反而是一枝獨秀,即便是廣州,也才剛剛超過深圳的一半,成都更是隻有深圳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營商環境鶴立雞群的深圳,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人才吸引力,將“因人成事”發揮到淋漓盡致。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

在經過以上20項核心指標科學系統地全方位呈現後,相信大家對這四座城市有了更清晰的瞭解和認知。最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四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對比結果彙總:

1、廣州綜合得分538,共計5項第一,11項第二,3項第三,1項墊底;

2、深圳綜合得分523,共計7項第一,3項第二,2項第三,8項墊底;

3、武漢綜合得分485,共計4項第一,4項第二,6項第三,6項墊底;

4、成都綜合得分452,共計4項第一,2項第二,9項第三,5項墊底;

20項指標對標廣深,武漢力壓成都緊追深圳,第五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