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近日,生鮮電商行業的一員大將——每日優鮮,砍了旗下“極速達”業務,隨即,約700位員工被通知結束工作,公司原地解散。

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其實在今年三月,每日優鮮就已經開始大面積裁員,原本2000多人,剩下不足900人,供應商也經常登門討債。

曾經的每日優鮮,半小時就能把生鮮送到家門口,受到很多一線城市白領的喜愛,使用者數超3000萬,8年裡拿到了超110億的融資。

可現在,一家年收入超70億的上市公司,說沒就沒了。

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01

回想多年前的每日優鮮,那時候它初出茅廬,

有的是錢和能力。

但它有個最大的死穴:

就是搞不定使用者。

創始人徐正是數學天才,智商過人;賣貨有營銷大神徐曉輝,曾任凡客誠品、獵豹移動的副總裁;公司高管有過生鮮、農業的資深從業經驗,每項大事都有專業牛人操盤。

為了達到“用最短的時間,將生鮮送到使用者手裡”,徐正決定建立配貨的前置倉,每日優鮮也做到了“在使用者看一集電視劇的功夫就能拿到貨”。

但前置倉需要配置冷櫃,空調24小時,每個站點,一年電費要花20多萬,2019年,每日優鮮在全國就有1500家前置倉。

如此高成本之下,再來一輪百億融資也不夠他燒。

02

最要命的是,在盲目盈利和深耕使用者之間,每日優鮮選擇了前者。

它開始砸錢營銷,最多時一年怒砸8億,不顧一切地增加使用者數量,為的就是促成交,完成盈利。

但事實證明,花錢補貼是最不討好的盈利方式,不僅投入高,粉絲粘性還極低,運營成本往往超出預期,口碑很難維持。

開源不行那就節流,每日優鮮開始收縮戰線。

為降低虧損和經營難度,每日優鮮迅速關掉了一部分前置倉,到2021年自有前置倉只剩631個。

並且,每日優鮮還想出了轉移虧損的新方法:加盟。

2019年下半年開始,每日優鮮推出“微倉”玩法,打出“0元當老闆”的口號,將一些閒置的前置倉承包給個人,只要交5-10萬元的保障金,就能當店長。

但這種把虧損轉嫁給加盟商家的方式,不僅沒有止損,還更加敗壞了每日優鮮自己的品牌名聲。

因為很多微倉,為了控制成本,開始囤貨、壓貨;還有人把空調關了,給冷櫃斷電,導致食品加快腐敗。

有顧客收到了變味的隔夜肉、爛心的蘋果,長毛的葡萄,嚴重時,一整包蔬菜有一小半是爛的。

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由此,使用者體驗急速下滑,很多原本的老使用者都脫粉了。

而反觀真正活下來的國內大廠,又是怎麼做的?

當華為還只是個小公司,技術、管理、質量等企業競爭的要素都不行的時候,

華為只在誠信和服務上下功夫,一旦給客戶承諾的,無論如何都要實現。

所以幾年前,當國內有一群中小企業家來華為訪問時,問任正非是否能夠指點一下商業模式,讓他們做大。

任正非的回答是:這是一個看起來比較直白,卻又實實在在的秘訣,因為華為當年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03

不光得罪使用者,每日優鮮把優質供應商也得罪了個遍。

前期為了補貼使用者,每日優鮮瘋狂壓低供應商的售價,還長期拖欠貨款。

一位被欠了100多萬的水產供應商透露,面對欠款維權,每日優鮮經常踢皮球:“我找了採購,採購讓我找北京總部,北京總部理也不理,說不行你就起訴去吧。”

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圖源:黑貓投訴

有人找來了每日優鮮上市前的招股書,發現自2018年起,每日優鮮在連續3年拖欠供應商貨款高達24億元。

甚至為了維護平臺的聲譽,每日優鮮經常會要求供應商撤訴,簽署保密協議,約定時間分期兌付,以求訊息封鎖。

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供應商維權現場,圖源:新消費日報

但紙包不住火,在前幾日每日優鮮“原地解散”之前,能跑的供應商早就跑完了。

每日優鮮早已陷入了嚴重的惡性迴圈,直到崩盤的到來。

對於廣大生鮮供應商而言,每日優鮮顯然算不上是好的合作伙伴,然而它還是在作死的路上,欠款耍賴,敗光了自己的最後一點“人緣”。

就連馬化騰,掌控著大如騰訊的體量,也深知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2015年,馬化騰就說過,騰訊未來的發展,是和所有合作伙伴共贏的一個新生態。

“過去確實很多不放心、不信任,出於本能很多事情百分之自己做,包括搜尋、電商等等。但現在我們真是半條命,

我們把另外半條命給合作伙伴了,這樣才會形成一種生態。

04

每日優鮮開創了一個模式,但是它沒有建立較深的護城河,強敵環伺,四面圍剿之下,先驅很容易成為先烈。

同行盒馬創始人侯毅早就公開“勸過”,

每日優鮮就是做給投資人看的:“如果不燒錢、不補貼,無法獲得足夠的流量與使用者黏性,這更多是一種‘to VC’的模式。”

這種聲音早已有之,但每日優鮮在瘋狂融資的早期,逆耳忠言,它哪能聽得進去。

主營業務不賺錢,落地就死,上百億融資就像進了無底洞,每日優鮮對金主們越來越難以交代。

2018到至2020的三年間,每日優鮮累計虧損107。87億元。

3年鉅虧100億,700員工原地解散,每日優鮮是怎麼敗光所有資本的

在如今人去樓空的情況下,創始人徐正只能用“我沒跑路”來穩住追債的供應商,但這卻遭到網友無情吐槽:都到這一步了還在騙人。

05

每日優鮮的教訓,無疑是慘痛的。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它的戰略規劃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1、領導者的短視:賬上有錢時、燒錢補貼做市場;錢燒光了就欠供應商的錢、出現裁員問題。

2、融資手段浮於表面:創始人徐正的故事講的好,能拉融資,但最根本的商品、服務卻脫離了消費者。

3、好想法放錯了實施環境:每日優鮮推出的前置倉走不通,是因為徐正自己都沒有捋清這個成本。

如將前置倉作為一個獨立模式去創業,難度確實很大,但如果嵌入一套成熟的商業體系中,把前置倉放到更大的生態裡可以幫助平臺節約成本,將到店零售、到家零售加社群零售三種模式融合去做,就會有希望。

以美團買菜為例,單獨的業務在美團中可能很難賺錢,但能幫美團省錢,可以擴充類目、推高流水,保證配送體系的效率,提高對供應商的議價權,甚至是推高股價。

如果將其比作健身,美團買菜有自己的房子,在自己家裡買個跑步機健身,很輕鬆;但每日優鮮得花錢蓋房子健身,然後還得給跑步機預留資金和麵積,既浪費錢還佔地方。

無論是商業維度、行業維度,還是社會維度,每日優鮮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永存敬畏。生鮮是中國最古老也是最傳統的行業,提升中國農業上游設施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任重道遠,中國生鮮行業最重要的是別打架了,壯大品類,少做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