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最近,老家一個剛高考完的小堂妹來到了上海,想找份兼職鍛鍊下自己。

週末帶她去商場,問了問奶茶店、服裝店的小時工,平均時薪大都是18-22元/小時。

中午帶她去吃了一碗23塊的蘭州拉麵,她看著這碗麵,說了一句:

「姐,我一個小時的工資,還不夠吃碗麵的呢。」

雖然是句玩笑話,這也讓我想了一下,身為正式打工族的我,一個小時能吃得起幾碗面呢?

根據我國社會保障部公佈的計算小時工資的公式,大概估算一下: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假設一個月收入8000元,上班20天,那時薪就是50元——

正好夠吃兩碗蘭州拉麵。

這樣一算,好像還挺扎心的。

我們也經常收到小夥伴提問,

普通人到底應該如何增加收入呢?

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件事。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01

你的「時間單價」是多少?

如果我們把社會保障部計算時薪的公式稍微變一變,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等式:

總收入=時間單價×工作時長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總收入增加,方法有兩個——

一是,提高你的時間單價。

也就是你工作的一個小時能值多少錢。這和你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社會資源,甚至市場整體環境都有關係。

理論上來說,提升時間單價是沒有上限的。

比如流量明星、NBA球星,粉絲越多、演技、球技越好,每小時的出場費也就更高,這類人每小時的時間單價甚至能以百萬、千萬計算。

這也對我們有個啟發: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重複著低水平的創造,那麼他的時間單價就很難得到提升。

二是,延長你的工作時長。

比如有的人正常工作8小時後,還有自己的副業兼職要做;還有的人會把創造出的勞動成果同時在多個平臺上出售。

這樣的話,他的工作時長、工作數量就多了,能產生的總收入也就更多。

這個公式看著簡單,但對應到不同人身上,產生的總收入差別,可能會出乎你意料。

舉個例子——

打工族中,月薪5萬的工程師,看上去是十分高薪的職位了。

仔細算一算他1小時創造出的總收入,大概是312。5元。那他時間單價,就是

312.5元/小時。

但網紅直播帶貨1小時能創造出的總收入有多少呢?

我們不妨從常見的「禮物打賞」來粗略估算——

如果平均看一小時網紅直播,一個人可能打賞0。1元給網紅,她的時間單價只有

0.1元/小時。

但同時有2萬人來看她的直播呢?

那她這1小時的總收入,就超過了

2千元。

所以,即使月薪5萬的工程師創造出的時間單價遠遠超過網紅,

但由於擴大總收入方式的不同,前者最終創造出的財富值反而要低一些。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02

像商人一樣「售賣時間」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2003年,學者斯蒂文·赫爾提出過一個「時間商」的概念,和情商、智商類似,代表著「你對待時間的態度,以及運用時間創造價值的能力」。

最近看了本書,《認知紅利》,裡面的一個觀點也有相似之處,正好可以用來解釋上述現象: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只會交易一種商品,那就是時間,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時間商人」。

那麼你對待「時間」,也可以像對待商品一樣,可以選擇把它

零售、批發、買賣

,甚至收

中介費

——

1)零售時間

這也是我們大部分打工人的現狀,我們去公司上班,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時間出售給公司;

即使下了班做些副業私活,也是在零售你自己的剩餘時間。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但這種售賣時間的方式有兩個弊端:

一是用來創造價值的時間有限,畢竟一天只有24小時。

二是會佔用你用來提升自己的時間,這樣你時間單價提升空間就會很有限。

長期算下來,

如果時間單價一直得不到提升,那你透過零售時間創造出的總收入就會受限。

比如一直吐槽自己是「深陷中年危機」的程式設計師們,在行業競爭激烈下,如果依然不去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還是很容易被踢出快節奏的時代列車。

2)批發時間

這其實就是我們第一部分講到的,網紅售賣時間的模式。

把你創造出的價值同時出售給很多人,這就相當於你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售」了。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透過批發時間,你「能產生價值的時間」就可以橫向擴充套件,不再受個人每天24小時的限制,理論上可以變得無限多。

比如,現在短影片平臺上,有很多提供影片、音訊類課程的知識付費講師、網紅主播等等,背後的原因正是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幫助他們將自己的時間更高效地「批發」出去。

3)買賣時間

比如你有一個好想法, 想把它分享出去並獲得收入,那你就可以通招聘一些有才華有能力的人——

透過買別人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效率、提高時間單價、擴大總收入。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這時,公司中有兩種人非常重要:

一是創造價值的員工。

比如有職業專長的工程師、有創造力的設計師、有領導力的領導者,這類員工可以用來提升團隊的時間單價;

二是提升效率的員工。

比如能正確並高效的完成基礎工作的操作員、助理等等,他們能複製或擴大產生收入的時間。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個團隊中,你既不能提供他們缺少的價值,又不能幫助團隊提高效率,那麼你的前途就比較堪憂了。

看到這,我們也不妨想下自己現在在公司中,是屬於哪類員工呢?

4)收中介費的時間

也就是創造出一個類似於淘寶、微信、抖音等這樣的「平臺」。

它們並不直接向用戶出售商品,而是提供一個「讓儘可能多的人在上面進行交易」的平臺,而你只需要按時按量抽取中間費用即可。

以上就是作為「時間商人」,我們可以售賣時間的主要四種模式。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

03

1個萬能公式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幾種模式,都還需要一定的積累才能做到,有的還需要開公司、做平臺。

那普通人作為零售、批發的時間商人,有沒有一個萬能辦法,讓自己的個人總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呢?

還真有,那就是

「複利效應」。

假設你的初始本金是1000元,利率5%,那麼50年後——

單利計算:

1000+1000×5%×50=3500元

複利計算:

1000×(1+5%)^50≈11467元

同樣的時間跨度,但是後者是前者的3倍。如果時間跨度更長,那麼差距會更驚人。

那把「複利效應」應用到生活中,其實就是:

「當你做了事情A,就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如此不斷迴圈,迴圈次數越多,A就越強大。」

作者在書中,還給出了利用複利效應的具體步驟,這裡也為你提煉出來——

第一步:找到「支點」

也就是找到一個有因果關係的「支點」,就是我做了A,能否得到結果B。

比如我要開一個飯店,至少我要知道店鋪選址、當地口味等這些因素,都是決定飯店能否盈利的關鍵。

第二步:找到屬於你的正迴圈

也就是B如何反過來增強A。

還是那個飯店,我要思考,比如找到我的菜品特色,會不會有人為了這道特色菜專門來我的店裡消費呢。

第三步:就是重複與耐心

複利效應的曲線給我們一個啟發:

在初期很漫長的一個時間段裡,給你帶來的收益都非常低,低到你幾乎感覺不到它在增長,如果是理財還會有面臨虧損的壓力;

但當你堅持走到某一個位置時,這個曲線才會急速上揚。

好了,關於時間商人這個概念,先和你分享到這裡。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想一想,

你是哪種時間商人呢?有沒有想到利用複利效應來實現自我增值呢?

歡迎在評論區聊一聊。

最後為你做了個總結圖,歡迎轉發、收藏——

別低估了你的收入,3個方法賺更多|時間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