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千年石窟,品朱圉繁華

甘谷縣,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古稱“冀”,既是秦人的重要發祥地,又是中國縣治的肇始之地,於公元前688年置縣,已有2700多年的置縣歷史,具有有“華夏第一縣”之美譽。縣內文物古蹟和重要資源眾多,先後榮獲“全國辣椒之鄉”“中國蘋果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全國武術之鄉”等稱號。史前時期,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曾在這裡留下了肇啟文明的腳印;商周時期,這裡曾是西戎部落重要的聚集區域,盤踞著眾多的西戎部落,在這圉馬、牧牛、放羊、相互攻戰;西周破滅,秦人崛起,秦武公滅掉冀戎,將勢力範圍拓展到甘谷縣以西;秦穆公獨霸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成為了秦國稱霸的重要地區;兩漢時期,這裡是漢武大帝開疆拓土,施展雄才大略的主要陣地;隋唐時期,這裡是商旅貴賈、寺廟僧侶頻繁往來,東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地區。長期以來,甘谷縣居於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之要衝,不僅成為佛法東漸的主道,而且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樞紐。

閱千年石窟,品朱圉繁華

魏晉以來,甘谷境內開窟造像頗為興盛,僅僅在亙古名山朱圉山岩壁上就開鑿出了東至大像山,西至馬務寺,綿延30公里的石窟長廊,共有窟龕200多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7處,造就了一幅“本乎天自然之美”的石窟文化大觀,成為了甘谷縣極為重要的旅遊資源。

閱千年石窟,品朱圉繁華

相傳,朱圉山為秦嶺西延之餘脈,被列為古代名山。雄踞於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境內渭河上游南岸,因其紅色砂岩而得名。《禹貢》將其與鳥鼠山和太華山相併列,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境內現存的文物古蹟和重要資源眾多,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主要史前伏羲文化、先秦秦源文化、漢唐絲路文化、明清書院古堡文化等。

一、史前文化

朱圉山,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相傳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古老的朱圉山境內,現存的伏羲文化遺存比比皆是,比較有影響力的主要有朱圉山古風臺、大像山太昊宮、羲皇故里碑、華蓋寺伏羲塑像等。

⒈ 古風臺伏羲廟

在朱圉山境內,民間至今傳唱著“甘谷的地方雖然碎,伏羲皇帝頭一輩”的民謠,認為伏羲皇帝就出生在朱圉山嶺枝脈的古風臺。至今保留有卦台山、伏羲洞等遺址。原址上,舊時的伏羲大殿毀於清末回民起義,最近這幾年又在原址附近重新新修建了伏羲大殿,並彩繪了廟堂,塑造了伏羲像。廟宇東西兩側分別是石質八卦圖和相傳女媧補天時留下的補天石。據《甘肅古蹟名勝詞典》記載:“古風臺現有傳說中伏羲畫卦的太昊山,山下四面有九個泉水,名叫九龍眼。古風臺附近還有伏羲洞。”

⒉ 大像山太昊宮

太昊宮位於朱圉山嶺枝脈之大像山西麓,由坐南朝北的中國傳統式院落建築群所組成,正殿為伏羲大殿。殿內伏羲塑像,院落東西兩側設有配殿,院中設有八卦池,四周牌樓魏巍聳立,古柏蒼翠欲滴。據記載,太昊宮重修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大像山太昊宮供奉的伏羲像:頭長犄角,身披桑衣,於分心石合抱太極,儀表端莊威嚴;河圖臨空,龍馬在側,以魚躍之勢立於水中,畫面栩栩如生。殿上匾額上書“人文初祖”,殿門外立柱上的對聯“紹皇開泰運,劂後有石子訪道,伯約懷忠,問化育根源,發矇在炎黃顓嚳而上;望古動幽情,其下則煙火成鄰,桑榆布蔭,幸邃初風景,復睹於金戈瓦礫之餘。”寥寥幾句,將甘谷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世事變遷描繪在遊客眼前。太昊宮雖然規模不大,但院落幽靜,幾棵蒼松翠柏靜靜肅立,地面乾淨整潔。即便現在變成了旅遊勝地,但來來往往的遊人也遮掩不住其昔日的幽美。據《甘肅人文地理圖志》記載:“伏羲生長於朱圉山脈之大象山山溝之內,明萬曆年間於大象山麓建廟以祀之。”可見,位於大象山麓的太昊宮也是為紀念伏羲而建。

⒊ 雙明洞羲皇故里碑

羲皇故里碑,位於朱圉山嶺枝脈之大像山巔雙明洞(藥王洞)下,為民國戊辰年四月(1928年)伏羌縣民重樹。步入大像山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尊“羲皇故里碑”,只見一隻碩大的贔屓馱著一塊石碑,碑上刻著“羲皇故里”四個大字。

⒋ 華蓋寺石窟伏羲塑像

華蓋寺石窟位於朱圉山嶺枝脈的砂岩上,因山體受流水侵蝕而恰似一頂華蓋而得名,最早興建於元代。崖壁上現存可編號的洞窟18個,伏羲洞就是其中現存的古老洞窟之一,洞內所塑伏羲造像,通體藍色,頭頂有白色犄角,肩部有桑葉披肩,坦露胸部,雙手合抱太極於胸前,腰部著桑葉下裳,雙腳分開踩地,端坐於洞中,形象古樸傳神。

二、先秦文化

據考證,發祥於甘肅天水朱圉山一代的秦人,始終離不開畜牧業。從非子受秦所封,到其曾孫秦仲被周宣王封為大夫,再到秦仲的孫子秦襄公“攻戎救周”而為諸侯,以至秦嬴政統一六國,建立起君主專制的中央政權,無一不得力於“頒馬授圉”以來發達的畜牧業。

1。 朱圉山遺址

相傳,在周武王滅商的過程中,秦嬴的先祖惡來被周人所殺後,其子孫數代聲名不彰,沉淪於世,倒是蜚廉(惡來父)的另一子季勝之子孟增,卻得幸於周成王,其孫造父更以協助周穆王平定叛亂之功,而被封於趙城(在今山西洪洞縣北),為趙氏。所以,惡來的子孫、從女防到非子五代人均藉助造父的政治光環,自稱為趙氏,來炫耀門庭。但事實上,他們雖然自託於趙氏,五世人卻都並沒有離開隴右而搬到趙城去居住,依舊居住在西垂犬丘,即今甘肅禮縣東北,直到非子時期其家族的政治地位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據記載,周孝王時期(前897年-前886年),居住在犬丘(今甘肅省天水朱圉山一帶)的秦非子,尤善於馴養牲畜。周孝王為了振興王室,抵禦北方戎狄的侵擾,選擇在汧渭之間這塊肥沃的天然牧場上大肆繁殖馬匹,組建屬於自己的騎兵部隊。並且,周孝王對這件富國強兵的大事十分重視,每年都要去牧場檢閱一番。據說有一年,周孝王前往巡視馬匹的飼養情況時,無意之中從牧場中一位犬丘人嘴裡得知,居住在犬丘的非子,極其善於養馬,馬匹只要一經他手,就會變得膘肥體健。周孝王聽後,立即命養馬的小臣帶非子來見,進帳之後,周孝王問到養馬之道,非子對答如流,並對於馬匹的調養、訓練、繁殖和疾病防治等,都有一套過人的見解。周孝王聽後十分高興,於是便讓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間為國家馴養馬匹。非子受命之後,盡職盡責,沒過幾年時間,不僅馬匹數目大幅度增加,而且所養馬匹均膘肥體健,雄峻無比。周孝王得知後高興地說:“非子的先人伯翳曾為虞舜馴養牲畜,牲畜繁殖得很快,因而得到過封地,並賜姓為嬴。現在他的後人又為我馴養馬匹,馬匹又繁殖的如此之快,所以我也要給他封一塊封地。”於是,將渭河上游一處巖壁硃紅的山嶺賜予非子作為封邑,專為朝廷圉馬,故名為“朱圉”。雖然在當時“封邑”指封地不足五十里的等級單位,但它卻使非子改變了自身門庭,從此躋身到了統治階層,為其後人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受封以來,非子在順應國家頒馬授圉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寓馬於民”的養馬模式,積極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大規模地繁殖馬匹,從而開創了官私養馬不限數量的先河,極大地提高了國家的邊防軍事實力。從此以後,“官私並舉”的養馬模式,便被後世各王朝歷代沿襲。

2600多年來,朱圉山作為歷代重要的國家圉馬監的所在地,不僅一直推行著這一養馬模式,而且通過幾十代人的不斷努力,一方面繼承了中原內地的養馬經驗,另一方面又向西戎學習,不斷提高養馬技術,進一步形成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畜牧文化。至今,遺留在甘肅天水朱圉山境內的“古坡草原”、“張口石遺址”和“禹奠朱圉”等正是當時國家“頒馬授圉”養馬模式的有力見證。

2。 毛家坪遺址

非子居秦地後,號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被周宣王分為“大夫”,後來在攻伐西戎部落的戰鬥中被殺。秦仲死後,長子莊公繼立。他率領兄弟四人繼續討伐西戎,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勝利,被周宣王封為“西垂大夫”,極大提高了秦人的社會地位。

秦穆公繼位之後,非常重視人才,獲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不但擊敗了強大的晉國,俘虜了晉惠公姬夷吾,而且協助公子重耳回到晉國取得了王位,成就了一代春秋霸主晉文公。但是,秦穆公後來因未聽從百里奚和蹇叔的勸阻,以至秦軍在周襄王二十五年(秦穆公三十三年,晉襄公姬歡元年,公元前627年)的“崤山之戰”(今河南陝縣、洛寧西北部)中慘敗於晉軍,從而被迫轉而向西發展。在“三良”的建議下,秦穆公改變策略,暫時取消掉了逐鹿中原的念頭,集中國力攻打位於函谷關以西的蜀國和其他諸侯國、以及少數民族部落,成功地“益國十二,開地千里”,使秦國一度成為了秦川以西的泱泱大國。周襄王因此賜封其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而位於朱圉山境內梧中聚和洛門聚之間渭河南岸二級臺地上的毛家坪遺址,就是秦人圖霸西戎的有力象徵。

2012年,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在發掘位於朱圉山境內梧中聚和洛門聚之間渭河南岸二級臺地上的毛家坪遺址時,出土於中等級最高墓葬的陪葬品“子車戈”,不僅點名了墓主身份,而且反映出了“獨霸西戎”的重要歷史。所謂“子車戈”是指該戈胡部刻有銘文,為兩排14字,經專家解讀為“秦公作,子車用,敢美武靈,戮畏不廷”。我將其譯為:“秦公制作,子車使用。勇善騎射,操練兵馬。聽令穆公,獨霸西戎。殺戮屠戮,不奏朝廷”。寥寥數字,點明瞭墓主為子車氏家族成員,該戈為秦公專門為其製作,用於獨霸西戎、殺戮屠戮那些不願臣服於秦公的人。

三、漢唐文化

1。 甘谷漢簡

據史料記載,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開國元勳周公姬旦攝政。歷時七年,平定了管蔡之亂,分封諸侯,穩定了周初政局。同時,周公依據周人原有的制度,參酌殷禮,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即被後世儒家極力稱頌和推崇的“周公之禮”。考古發現,兩千七百多年前秦武公便在朱圉山麓設縣,邁開了探索郡縣制的第一步;出土於朱圉山嶺一帶的“甘谷漢簡”,利用簡捷的文字、講述著大漢帝國從迅速崛起到土崩瓦解的一幕幕歷史傳奇。

⒉ 甘谷大佛

朱圉山,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矗立在渭河上游,既是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又是佛法東傳的必經之地。兩千多年前,朱圉山嶺借用自身彌散的歷史光芒、映照著大漢帝國開疆拓土時的一幕幕傳奇,其後的朝代更替、商貿往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都在朱圉山一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置身於朱圉山腳下東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絲綢之路上,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大漢帝國以及大唐帝國的烙印。至今,坐落於朱圉山嶺餘脈之大象山上的唐代大佛,以其高大偉岸的身軀和驚世駭俗的塑造技藝,彰顯著大唐帝國“強大”“開放”“包容”的盛世氣象。

大佛,沙胎泥塑貼金,高23。3米,寬10。2米,右手作拔濟眾生印,左手平方於膝。頸較粗,鼻寬短,眉梢低垂。肌肉豐滿,唇潤頤豐。肉髻高聳,臉部圓渾。眼睛明澈而髙凸,神情溫和而俊秀。頭大面寬,身體厚重。善跏趺坐,身著雙領下垂袈裟。袒胸赤足,腳踩八功七寶蓮花。據記載,隋文帝楊堅在位二十多年,在全國興建寺廟,開鑿石窟,塑佛像十萬餘尊,妝修前代佛像一百五十餘萬尊。盛唐時期,佛教寺廟大興,朝廷諭令“釋教宜在道法之上,緇服處黃冠之上”。武則天登基後,為報答佛教對其稱帝的支援,捐出脂粉錢,以洛陽為中心,塑造和妝修了十九尊20米以上的大佛,朱圉山嶺文旗山之大象山大佛、不僅是這十九尊大佛中的其中一尊,而且是渭河流域唯一的一尊唐代大佛,其上嘴唇兩撇藍色蝌蚪狀短鬍鬚,至今訴說著唐蕃古道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雜糅與並存。

⒊ 永寧古鎮

位於朱圉山嶺餘脈之瑞龍山東麓的永寧古鎮,作為古代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商貿重鎮,自漢代起就已經是隴右重鎮。早在東漢時期,曾一度淪為隗囂割據政權的戰略屏障,直到建武九年(公元33年),東漢大將來歙率軍攻克永寧、落門一帶,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隗囂政權餘黨及天水屬縣全部投降,隴右地區方得以安定。到了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在伏羌及渭州之隴西置伏州,治永寧縣。在這一時期,永寧城不僅是伏羌縣縣治的所在地,而且是伏州州治的所在地。但到了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因“安史之亂” 爆發,無奈之際,大唐王朝抽調大量用於對付吐蕃的軍隊去平熄內亂,使得西部防務極度空虛,向來虎視眈眈的吐蕃政權趁機佔領了隴右大地、以及河西地區的大片土地。直到後周世宗柴榮時,大將王景攻陷秦、階、成、鳳四州,永寧古鎮再次迴歸了中原王朝。北宋初期,由於西人善馬,至邊所,唯嗜茶,藉此北宋政府在永寧古鎮設立茶馬交易市場,一度,“麝香、水銀、牛黃、珍珠自西而來,絲綢、茶葉、金器、銀器、漆器流西”。永寧古鎮借其身處古代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地理優勢,依託天然牧場,供馬邦歇腳,借茶商互市,一躍成為了河湟吐蕃與北宋茶馬交易的重要樞紐,一時賣茶買馬,進行茶馬交易,解決了北宋政府因與遼、西夏關係緊張而出現的馬匹緊張問題。至宋哲宗紹聖三年(1097年),知縣汪順築永寧城,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置永寧縣,屬於鞏州,1128年金兵佔據秦州,永寧鎮廢為永寧寨。明代洪武年間,永寧設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5月21日,發生7。5級大地震,“北山南移(滑坡),覆壓永寧全鎮”。土自北山飛來,相據二十餘里,奔騰衝湧,越渭河直達南山下,其時目不及瞬,而永寧全鎮,四野沃壤,數萬生靈具消,昔日繁華,皆歸無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互通往來,協和萬邦。”的茶馬交易與兩千多年的永寧古城一併消失在了歷史的煙雲之中。

四、明清文化

⒈ 朱圉書院

朱圉書院,是甘谷在中國科舉時代的第二所官立學校。大清政權剛剛建立之際,統治者害怕漢人透過興學宣傳排滿復明的思想,命令嚴禁別立書院,但隨著滿清政權的鞏固,統治階級出於政治、經濟、文化的需要,自雍正十一年(1733年)開始,才提倡在地方創辦書院。據記載:“位於朱圉山的朱圉書院,始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8年),由知縣徐浩捐銀購邑人劉琪園圃地11畝作為書院宅基,但因是歲離任未果。次年由知縣高華捐銀購邑人張懋元學門前房舍1所,拆去樓房,另砌照壁,以其材於園圃地內建講堂5間,兩旁號舍5間,廚房4間,堂後魁樓1座,前有大門、二門、牌坊各1座,題額“書院”。面天門,背渭水,規模初具。二十八年知縣鄧必安購地50畝。三十二年知縣殷兆燕捐銀合原有銀租發商生息,始正式延師課訓,來學者逾百人。每朔望後一日,生童雲集,命題校試”。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嘉慶五年(1800年)朱圉書院先後兩次遭遇兵火,部分房舍被壞。嘉慶九年(1804年)得以補修,同治二年(1863年)毀於兵火。同治十年(1871年),縣城東街回民禮拜寺被改建為朱圉書院,同治十二年(1873年)完工。

重建後的朱圉書院,佔地約10餘畝,有講堂5間,堂前有繕寫室、閱卷室、自習室、山長室等,儀門有知縣侯新嚴題寫的“樂育英才”匾額,講堂後建有聖庭,內有孔子塑像,東龕供奉乾隆年間興學有功的知縣牌位,西龕供奉本縣捐資助學有功者牌位。

⒉ 清末古堡

朱圉山嶺不算大,八百古堡能擱下。至今,在古老的朱圉山嶺境內,只要是擁有天人屏障的地方都會聳立著一座座神秘而威嚴的古堡。這種威嚴而神秘的古堡只有在大西北可以見到,尤其是在陝甘地區。其中,位於朱圉山嶺境內的古堡儲存的最為完整。這些古堡發展至今之所以能夠完整儲存,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經歷了“防禦古堡的興起”和“古堡寺廟的興起”兩個重要的階段。

⑴ 防禦古堡的興起階段

明朝時期,其勢力範圍佔據中原後擴大到渭河流域時,元朝的殘餘勢力雖然已經退居塞外,但經常會騷擾邊境,隴右大地再次成為元朝殘餘勢力與大明王朝拉鋸戰的主戰場之一,為了有效抵禦元朝殘餘勢力的外侵和騷擾,明朝守軍模仿兩漢時期的屯兵之法,因地制宜,借有利地形而興建官堡。同時,老百姓為了保全生命和財產,在鄉紳的帶領下也紛紛修建民堡。

⑵ 古堡寺廟的興起階段

清軍入關建立滿清王朝後,隨著社會的穩定,邊塞問題逐漸消失,古堡的防禦功能也就隨之削弱,再加上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逐漸安定,古堡的防禦功能甚至一度被忽視,開始借古堡修建廟宇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但至清末回民起義,在陝甘地區肆意屠殺漢民,所過之處,燒殺搶掠,一度失去防禦功能的古堡再次發揮防禦功能。但因其防禦功能的強弱不一,一時出現了“南山堡子紫禁城,永寧堡子盛血盆。汪家堡子一盞燈,石家堡子雞眼睛”的說法。

“南山堡子紫禁城”說的是磐安鎮南山寺的古堡,據說回民起義軍攻打該堡門,因堅固無法開啟時,棄堡而走,故而當地百姓認為該堡固若金湯,堅固的像紫金城;“永寧堡子盛血盆”說的是該堡因地勢較低,易攻易破,被回民起義軍攻破後,堡內大小民眾全部遇難,血流成河,所以人稱盛血盆;“汪家堡子一盞燈”是指朱圉山堡,因其地勢險要,遇兵變點火於堡內,則渭河川道區及南北兩山群眾皆知,猶如一盞訊號明燈,故而人稱一盞燈。“石家堡子雞眼睛”是指石家窯堡因地勢所限,順坡而建,地勢前低後高,一遇兵變,及其容易被發現,因毫無防禦功能而被稱之為“五眼的雞”,又因其小而圓被比喻為雞眼睛。

閱千年石窟,品朱圉繁華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意思是說,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關鍵要看有沒有核心要素,沒有核心要素就沒有靈魂。同理,一個人有沒有靈魂,關鍵要看他有沒有構成完美人格的核心要素;一個地域有沒有靈魂,關鍵要看它有沒有構成地方精神的核心要素。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飛將軍李廣,“功彪史冊,帶兵神勇”的漢室名將衛青,“匈奴不滅,無以為家”的驃騎大將軍霍去病,“應募出使,共擊匈奴”的張騫,“北海牧羊苦,持節十九年”的蘇武,“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姜維……胯下騎著朱圉山嶺所馴養出的馬匹,在朱圉山嶺及河西走廊一帶書寫下了無數的軍旅傳奇,為生活在這裡的人民樹立起了一座座精神的豐碑,造就了朱圉山人“窮且益堅,子承父志。崇文尚武,守正出奇。一言九鼎,赤膽忠誠。勤勞樸實,自強不息。”的人文精神。至今駐立於這座古與太華、鳥鼠並列的亙古名山,其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所演繹的千年繁華,均會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