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以補不足也的不足是什麼意思

《老子》曰:“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允協註譯:大自然的道理,那不就像張開的弓箭一樣?高的,就壓抑他;低的,就舉起他;有剩餘的,就減損他;有不足的,就彌補他。大自然的道理,就是減損那些有剩餘的,而彌補那些不足的;可是,人性的道理就不是這樣了,是減損不足的,去奉獻給有剩餘的。

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你要是按照大自然的法則,

事物就是在平衡點來回上下浮動的

,你往上,就會產生向下的向心力,往下也會產生向上的向心力,跟弓箭一樣,往後拉,就向前射出去了。為什麼?

因為世界就是一個利益交叉的關係,每個人都是一個存在,凡存在的就都有需求,有需求,就存在利益的交接,

社會再怎麼的,都需要滿足每個人的生活需求

,所以就是在社會中建立一套利益分配機制。

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那麼,每個人的所得利益,不就有個所有人的平均數,而且對於每個人還有個他(她)個人所付出的應當得到的收穫的一個最合理的數量。

人所得到的不可能無限多,也不可能無限少,於是,在趨近於無限多的時候,就會有個向少的向心力,在趨近於無限少的時候,就會有個向多的向心力

,因為無限多、無限少都是不可以存在的,這就會形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可是人性的道理,豈不是都有想多得的心理需求?你得到得多了,就容易擁有一定的資源,資源就是利益的載體,這是你已經取得的,你可以將其進行分配,你將成為可以利用的,於是想利用你的,就會和你互相交換利益,也會想透過幫助你,獲得你的幫助,於是乎,多得的再多得。而得到少的,他(她)身上無法帶給別人利益,所以沒有人想和他(她)交換利益,他(她)將失去在交換中獲得利益的好處,於是他(她)和多得的人相比,還會進一步再少得。

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這個就是人性的道理,就是你從人的天性出發去做事,就是會造成“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但是人性是可以修為的,《老子》曰:“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自己有剩餘了,卻願意將多餘的奉獻給別人,只有有道的人才如此做的,越過那層生理的物質的肉體的享受與追求,

昇華到了精神層面,才會想到要把自己的財產奉獻給別人的

有精神追求的,才會看淡財利,才會捨得付出,捨得奉獻。

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精神追求,和任何物質的、職位的、名利的,都沒有關聯,有關聯的,仍停留在了物質層面。

因為人除了吃吃喝喝的、衣食住行的需求之外,

人還是一個有理性的、會思考的生命,還是存在愛心、慈心、憐憫心等情感的,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抹去的

所以,怎麼可能所有人都只需要滿足下衣食住行,其餘都不用滿足啦?

理性和思考比較發達的,或者個人情感基因裡的愛心、慈心、憐憫心比較發達的,就會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

人性“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也源自人性

這種需求是人性里美好的那部分,是社會生活不可少的部分。

社會生活能夠很好的運轉,就是靠的人的這種先天的情感、理性的後天發揮。

其實,在人類社會里,

那種大自然的道理”損有餘而補不足“,還不是透過人的行為來促成的?這種促成還不是得益於一部分人的“有道”?

這些“有道”不一定是親力親為,也可以是發表一定的輿論,這些都會在社會中形成風俗習氣,固化一種社會分配機制。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允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