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什麼叫是非之心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如果發現孩子不講道理、對錯不分,

家長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有問題。

鄰居家有個叫軒軒的男孩,雖然名字聽起來很文雅,實際上卻是遠近聞名的“小魔頭”,在小區裡沒有孩子願意跟他一起玩。

在樓下的公園裡,只要他想玩的運動器械,別人必須要讓給他,稍有不順心,就對別的小朋友拳打腳踢,並且毫無悔意。

他的父母也總是把這歸究於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絲毫不想著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別提賠禮道歉了。

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軒軒更喜歡翻箱倒櫃,有時和小夥伴在一起玩,把玩具弄壞了,看到物主孩子哇哇大哭的時候,他竟然扭頭回家,從來不覺得自己做得不對。

就算對方父母找上門,他父母也總是認為,對方的大人太大驚小怪,根本不值得這樣爭論

時間長了,小區裡的鄰居都看不慣這一家子,

慢慢的,軒軒也就成了孤單一人。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剛出生的時候,並不知道什麼行為才是正確的,經過後天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他們才慢慢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當然,大多數父母都會給予孩子最正面的教育,也不乏一些父母,會帶領孩子走上歪門邪道。其實,

讓孩子明辨是非,知曉對錯,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01娃缺乏“是非觀”的原因

一.心理發育尚未達到成熟水平

當然,

這一點主要針對的是三歲內的孩子

,畢竟他們所處的時期比較稚嫩,成熟的是非觀尚未形成,很難自己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

這時父母要適當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形成正面的是非觀,這樣才會為日後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父母的是非觀也引人詬病

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物件,

如果孩子行為出格粗魯,那麼他的家庭氛圍也不會好到哪去,

同樣的,父母很可能也惹人討厭。

往往那些人緣好、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著非常嚴格的家庭教育,父母睿智,在教育上有著合適的技巧,他們深知人緣好的孩子,會活得更加輕鬆。

父母如果天天在家裡罵粗話,行為不檢點,那麼孩子也存在啷鐺入獄的可能性。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雖然話糙但理不糙,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三.教育方式不合理

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溺愛和保護,在孩子犯錯後,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如何教育,而是為孩子開脫,

最終在讓孩子在庇護中失去了改正的機會。

比如自家孩子和別的小夥伴發生衝突,父母不想著開導孩子和謙讓,而是想著該如何多揍別的孩子一拳,那麼孩子也會變得很糟糕,蠻橫不講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當然,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另一種極端,比如對於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甚至有點兒缺乏人情味。

讓孩子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中,精神壓力很大,最後很可能會崩潰。這也不利於良好是非觀的形成,

孩子會養成崇尚強權和暴力的人生價值觀。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02“不講道理、對錯不分”,會對孩子造成何種影響?

一.結交一些“壞朋友”

不會明辨是非,

換句話說就是孩子三觀不正。

這樣的孩子,在交友上常常缺乏洞察力,經常會將一些“狐朋狗友”當成自己的鐵桿朋友,對其掏心掏肺。

這樣的心態,經常會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輕微的可能只是受點欺負,嚴重者可能會被帶偏,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孩子身邊的朋友都是這種不良分子,那麼變壞只是時間問題。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在擇友方面有正確的準則,不要因為交友不慎而毀了前途。

古人常說“寧教諍友,不交損友”,這樣的道理,現在的年輕人也應該銘記。

二.是非觀念不正確

如果從小沒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長大後會變得非常偏激和任性。有很多孩子認為電影中,打打殺殺稱兄道弟的場面非常酷炫,都勵志要做一個“古惑仔”。

於是學著電影中勒索打架無惡不作,對所謂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

久而久之會越來越離經叛道,這時他們還以為自己混得風生水起,根本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有這樣畸形的是非觀,可能會坑害了孩子,甚至斷送一生。

三.形成“自私型人格”

如果對基本的是非都缺乏判斷能力,孩子會覺得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一切都應該圍著自己轉,

進而形成“自私型人格”。

一切事情都以自己的喜好來判斷,很多孩子長大後不贍養父母,這和他們的性格,以及父母早年間的教育,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03家長如何引導很關鍵

一.讓孩子知道是非不分的後果

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譁,

地鐵公交上不能抽菸,隨地吐痰,

能夠讓婦女老人兒童優先的,要儘量謙讓

……

這些再明顯不過的社會守則,儘管聽起來都覺得非常簡單,但想要真正做到,恐怕還需要足夠自覺和自律性。

教育孩子做這些事情時,也要讓他明白不遵守社會守則的後果,

首先受到別人的唾棄這是肯定的。

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若今天不遵守這些守則,明天就會有破壞這些規則的人,來打擾他自己的生活。

一旦把嚴重性告訴孩子,想必他會從一開始就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會輕易逾矩。

二.對人不對事,父母要往正確方向引導

在孩子犯錯後,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無休止地責罵,而是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這麼做。比如孩子隨意打罵別人,就要告訴他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如果有一天遇到比自己更強壯的人,豈不是要遭殃?

把事情的利害關係分析給孩子聽,讓他明白做錯事情的嚴重後果,這樣才會留下深刻印象,

減少犯此類錯誤的可能。

三.父母要教孩子永懷良善之心

在生活當中善待和寬容他人,是種非常優秀的美德,比如在公交車上為別人讓座,送體弱多病的老奶奶回家,這些看似細小的事情,都包含著人類的善良之心。

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孩子自己也能收穫到快樂,

這才是善良最美好的地方。如果孩子能夠從這些小事中,獲得自我滿足,這就實現了教育最根本的意義。

孩子“不辨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家長應當如何做

四. 父母要言行合一,成為孩子的榜樣

如果今天父母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守公德,明天自己就隨地扔垃圾,那麼孩子只會覺得你是個表裡不一的人,也會在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然後行為上跟著你學習。

這樣根本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也不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細節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如果孩子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呢?

天天告訴孩子要學會排隊,結果下一秒就帶著孩子插隊,還覺得自己有小聰明,絲毫不為這樣的行為感到羞愧,這樣的行為豈不是分分鐘“打臉”?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要言行合一,才能真正成為榜樣。

孩子的成長時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漫長,可能只是彈指一揮間的功夫,孩子就已經和大人一樣高了,很多事情如果從小沒有養成習慣,最後坑害的,也只會是整個家庭。

與其在孩子犯了錯誤,反過頭來怨恨自己,不如

從小就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

讓他知道何為對、何為錯、何為善、何為惡、何為好、何為壞,這樣才會在他心裡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變成一個三觀正確的人。

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糾正的過程,在孩子的身上父母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想要達到理想的教育狀態,父母也要端正自己的行為。

關鍵詞:是非觀、價值觀、對錯不分、引導、父母課堂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次青雲計劃獲獎者,在懷孕或是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問題和疑惑,都可以透過私信諮詢,在這裡得到滿意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