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塘老鎮前身——古村“北塘”

北塘自然村位於斜塘老街北約千米處,東臨梁巷自然村,南靠中塘江,西接旺巷自然村,北望旺墩自然村。北塘原名斜塘、北斜塘。舊時,從婁江水路至吳淞江,通常出婁門,沿婁江東行五六里,朝南折入今斜塘境內的河道萬人塘,沿萬人塘航行至北塘,往東南出姚墓江,再往東到吳淞江主航道。這段從婁江取道北斜塘到吳淞江的航行路線形如“之”字,北塘處於該航線的中點,斜行水道兩岸的地區則統稱為斜塘,這一地區以北塘為集鎮中心,因此在古代北塘集市被稱為“斜塘”。太平天國戰火幾乎毀滅北塘,這一地區集鎮區南移到今斜塘河北岸後,出現了南斜塘、北斜塘之分。

明初,吳中四傑之一的高啟常往返於吳郡與青丘,他的婁江詩詠、詠斜塘詩、隱居甫裡的詩文,都表明他常在婁江—斜塘(北塘)—甫裡之間往返。

斜塘老鎮前身——古村“北塘”

(動遷前村民住宅)

清雍正二年(1724)6月,北塘隸屬蘇州府元和縣陳公鄉(金棲裡)上25都副扇9圖。1912年11月,隸屬吳縣斜塘鄉,並沿用清代都圖制。1929年8月,隸屬吳縣第十三區(車斜區)塘裡鄉。1934 年 6 月,隸屬吳縣第十區(甪直區)斜塘鎮。1947 年 6 月,隸屬吳縣淞北區斜塘鎮。1948年5月,隸屬吳縣吳淞區斜塘鎮。1950年3月,隸屬吳縣唯亭區斜塘鄉。1956年3月,隸屬吳縣車坊區斜塘鄉。1957年3月,隸屬吳縣斜塘鄉。合作化時期隸屬斜塘鄉金星41社。1958年9月,隸屬斜塘人民公社屬4營6連。1959年9月,隸屬吳縣斜塘公社8大隊。1961年10月,隸屬吳縣斜塘公社盛墩大隊,為盛墩大隊第12生產隊。1983年8月,隸屬吳縣斜塘鄉盛墩村。1994年2月,隸屬吳縣斜塘鎮盛墩村,為盛墩村第12、19村民小組。是年4月,隸屬園區斜塘鎮盛墩村。2002年2月,隸屬園區婁葑鎮盛墩村。2004年12月,北塘所屬盛墩村被撤銷。

斜塘老鎮前身——古村“北塘”

(動遷前北塘自然村村民戶位置示意圖)

北塘村北100米處,曾有法華寺 。清初尤侗為其撰寫《重修法華寺募疏》。法華寺原名法華教寺,始建於東晉,由宋僧用宣及其徒行遇重建於南宋嘉泰二年(1202),毀於兵燹。清康熙六年(1667),住持僧剡舟立志重建法華寺,請清初尤侗(斜塘人)代寫募疏,四方化緣募集,終建成。清咸豐十年(1860),法華寺再次毀於兵燹。後原址新建觀音殿,1958年改建為斜塘中學。

村北250米與旺墩村交界處,有佔地約20畝的高墩,為張吳王墓 ,墓西側有張王廟,動遷時被拆除。張吳王墓即張士誠墓,也稱張王墳,1960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墓西側有一廟,稱張王廟,也稱城隍廟,廟宇“文革”時即被拆除,改革開放後,鄉人又自發修建新的張王廟,動遷后土廟被拆除,墓碑留存於南施公園內張王墳衣冠冢。

斜塘老鎮前身——古村“北塘”

(位於北塘的斜塘中學原址為始建於東晉的法華寺-圖為八十年代斜塘中學領導和斜塘基層領導合影)

北塘村民宅沿中塘江北岸建造。村民以錢、陳、何、趙姓居多。截至2002年動遷前,有村民戶50戶,172人。全村耕地面積160畝,主產糧食,主要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村民除務農外,還以經商、種植蔬菜、外出從事建築裝潢增加收入。

斜塘老鎮前身——古村“北塘”

(位於北塘村原址的東湖大郡商住小區)

斜塘老鎮前身——古村“北塘”

(位於北塘村原址的歐洲城商住小區)

2002年,因園區開發建設,北塘開始動遷。是年末,動遷完成,北塘自然村消亡。村民被安置在蓮花新村一區、二區。截至2017年末,中塘河南、南施街兩側附近區域為北塘原址,建有東湖大郡二期、歐洲城商品房住宅小區及南施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