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喬託的壁畫《哀悼基督》,開創用人文精神表達對人性的尊重

哀悼耶穌講的是什麼

很多人看到宗教繪畫時都不感興趣,因為宗教是唯心主義,會束縛人的思想,認為自己不是教徒,所以不想去了解這種繪畫。其實,在文藝復興時期大部分的宗教畫,都是為了打破宗教在精神上對民眾的壓迫而創作的。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運用自己的方式,來傳達對宗教統治人民思想的不滿,而使用人文主義精神表達對人性的尊重,喚起民眾迴歸人類嚮往世俗生活的願望,人類從此逐漸開始迴歸本性,追求美好。

瞭解品鑑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可以更深入理解人文主義精神,才能體會何為獨立自主的思想,才能衝破思維的束縛,追求真正的真善美。

名畫|喬託的壁畫《哀悼基督》,開創用人文精神表達對人性的尊重

《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是喬託於1306年為義大利帕多瓦斯克洛尼禮拜堂所作的裝飾壁畫之一。

這幅作品表現了基督遺體即將下葬的情景,在構圖上,畫家突破了中世紀的傳統樣式,尤其是在巨大的畫面上,每一個人表現出心中的痛苦,所有的人都在為基督的下葬悲痛不已。另外,拜占庭繪畫帶給人的那種平面而抽象畫的感覺消失了。畫面上左下角的基督與聖母形成了畫面的焦點核心,由此而展開了一個表現心靈與情感的動人場景。

名畫|喬託的壁畫《哀悼基督》,開創用人文精神表達對人性的尊重

《哀悼基督》區域性

畫面的左下角構成了作品的焦點核心,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剛從十字架上解下來的基督遺體,痛苦不已,悲痛讓每一個在場的人為之動容,掩面而泣。而基督的遺體則僵硬無力,以及雙手都被人托起,聖母滿懷哀憐地將他抱在懷裡,母親悲哀的神情同冰冷的遺體形成鮮明的對比。

畫面右上角處有一棵早已經枯萎的樹,加重了畫面上死亡的悲痛氣氛,畫面上方的天使們在空中盤旋,他們前來參加哀悼,他們的表情讓人覺得撕心裂肺。在這些天使中,有的以衣擦淚,有的放聲大哭,有的握緊拳頭,有的卻是為基督祈禱——不同的肢體語言表達了一樣的情感。

據說,沒有人不被這悲壯的畫面打動,畫家不僅讓我們知道了一個悲痛的故事,重要的是,我們彷彿親身經歷了整個基督受難的場面。喬託筆下的人物開始具有濃厚的世俗人情味,也開始懂得如何去表現人物的情感,由此也打動了無數的觀眾,觀眾也同樣感受到畫面上悲痛的心情。

這是西方繪畫史上最早表現悲哀的作品,也是最為傑出的作品之一。正是喬託這位天才的畫家,將人類的悲傷與《聖經》中的悲傷融合在一起,使人文主義精神最先在繪畫中大放異彩,1334年,喬託被指定為義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審查官和佛羅倫薩市的建築師,表達了這座城市的人們對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崇高敬意和愛戴。

名畫|喬託的壁畫《哀悼基督》,開創用人文精神表達對人性的尊重

喬託的作品賞析

《哀悼基督》是喬託進行新藝術嘗試和探索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畫面採用平視角度來表現,畫家已經開始在繪畫的平面空間中去探索雕塑的表現形式和空間關係。構圖上錯落有致。另外喬託注重人物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的刻畫,戲劇性的表現手法已經融入他的畫面中。展示了藝術家開始用人文主義的理解方式去傳達尊重人性和人的精神價值。因此,在他的繪畫中,蘊藏著一種難以超越的氣勢,這就是他的新藝術的經典所在。

喬託是一位極其富有思想且又非常聰慧的藝術家,他與但丁相契,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非常博學的人。他所有的美術作品都具有單純而嚴肅的美,這種美與其他的美不一樣,是一種高度的和諧;是藝術內部與外部的一種高度和諧;美好的傳說與畫家樸素的描繪得高度和諧;是作品與真理的和諧,正如西方美術史家貝侖森所說的那樣:“繪畫之有熱情的流露,生命的自白,與精神之皈依者,自喬託始。”其實,貝侖森所說的這些話,就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所共有的精神。

名畫|喬託的壁畫《哀悼基督》,開創用人文精神表達對人性的尊重

喬託作品賞析

喬託一生繪製許多宗教題材的壁畫,這位西方繪畫之父,在與中世紀美術傳統徹底決裂並首開義大利文藝復興先河的第一位畫家,當屬佛羅倫薩畫派的奠基人。

他所創立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對14世紀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追求創新的美術風格產生巨大的影響,為文藝復興作出巨大貢獻,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師馬薩喬、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人,都在不同程度受到喬託的影響。

畫家簡介(來自西方美術史):喬託(1267年——1337年),出生在義大利維斯比格諾,出身於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中,童年時代以放羊為生。13歲時被送到大畫家契馬布埃畫室當學徒,同時為畫家清理畫室研磨顏料,從此走上繪畫之路。他被後人認定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西方繪畫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