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兩副面孔”

乾隆十二年(1747)清高宗發現一批帝后功臣像存放於“茶庫”,這些影象是歷代累積形成的影象系統。這批帝后像如今90%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於2021年1月1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展的權力的形狀——南薫殿帝后像特展,近距離為我們展現了歷代帝后的威儀。

在本次展覽中,一張臉上佈滿黑痣、顴骨和下顎突出的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像,據說正是反映真命天子的“異相”。也就是五官的形狀特徵,都顯露出此人必為掌握權力的帝王。

朱元璋的“兩副面孔”

明太祖坐像

有好幾部明人筆記涉及到朱元璋畫像,明中後期人張瀚在《松窗夢語》卷之六方術紀中記載,“餘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髯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象大不類。”稍後時人張萱《疑耀》卷一高皇帝像中記載:

“先大夫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模高皇御容,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餘值西省,始得內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鬚髯皆為銀絲,可數,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虯髯、十二黑子也。”

這兩段文獻反映出兩個資訊,一,朱元璋畫像在明代大概能分成兩大類,民間流傳和內府所藏,其中後者應出自宮廷畫師手筆;二,兩類畫像容貌差異極大,民間流傳者容貌怪異,內府所藏者相貌堂堂。明人張萱描述民間畫像為“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應該就是現在所見各類清代民間畫朱元璋像的母本系統。臺北博物院藏有10件這一類“醜像”,其中的冠冕、袍服、座椅各有變化,然質量皆平平。推測朱元璋這種形象曾經風行於民間,因此被大量複製。

明太祖的真實樣貌是什麼?展覽中有一副描繪了明太祖(1328-1398)晚年樣貌。雖然鬚髮盡白,眼周、嘴角肌膚鬆垮,但眉型、頰上留些小髯等特徵,與中壯年《明太祖坐像》相當類似。畫中形象細至鬚髮,均排列整齊、弧度完美,為宮廷畫家恭謹繪製的忠實肖像。

與“醜像”相比,帝后真實的像貌,反而不如奇怪的五官更能滿足民眾對最高統治者相貌的想象。

朱元璋的“兩副面孔”

明太祖高皇帝與孝慈高皇后

這些帝后像中,最早的一批是製作於宋代的帝后畫像。當南宋覆滅後,元朝將這些影象運往元大都收藏,並製作了本朝帝后畫像。朱元璋等人驅逐蒙古統治者後,這些宋、元帝后像又成為明代宮廷藏品,合藏於古今通籍庫。明代宮廷在繪製本朝帝后像的同時,還製作了一大批前朝名臣、聖賢、帝后畫像掛軸與冊頁。入清後,以上影象又都成為清廷的收藏品。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月辛巳,清高宗弘曆注意到內務府庫收藏的這批影象,“未經啟視,塵封蛀蝕,不無侵損”,於是命將影象中“或有損缺,概令補綴完好,應重灌者,即付裝潢”。乾隆十四年(1749年)這些經重新裝裱的畫像被奉藏於整修一新的南燻殿中。弘曆作《南燻殿奉藏影象記》,刊刻於石,立於殿前。其中所記影象有:“帝后畫像為軸者六十有八,為冊者七,為卷者三,先賢名賢圖冊五。”

南燻殿始建於明代,是位於武英殿西南的一所獨立院落。殿內木構及彩繪均為明朝遺物,十分珍貴。殿面闊5間,殿內明、次間各設硃紅漆木閣,分5層,奉歷代帝王像。殿東室奉歷代皇后像;西室貯明代帝后冊寶。

朱元璋的“兩副面孔”

南薰殿藻井

按胡敬《南燻殿影象考》中記:“南燻殿舊藏古帝王聖賢影象,附以內務府廣儲司茶庫收貯歷代功臣各像”。另嘉慶十一年(1806年)修的《國朝宮史續編》中也如此記載:“茶庫,在太和門迤西,隸內務府管理,乾隆十四年,移藏曆代帝后影象於南燻殿,其歷代功臣像仍棄斯庫,為軸二十有一,為冊三。”嘉慶六年(1801年)敕編的《南燻殿尊藏影象目》與《茶庫貯藏影象目》詳細記錄其中所藏圖目。南燻殿中僅藏有帝王、聖賢像兩個型別,功臣像藏於內務府的茶庫中。現存帝后像大部分在乾隆十三年(1748)重新裝裱過。當時清高宗為這批帝后像選定的“裱綾”,是金黃與明黃八瓣纏枝花紋的款式。重新裝裱過後的”題簽”,除了書寫帝后廟號,還特別標註修復時間:”乾隆戊辰年重灌”。此外,每件帝后像軸還量身訂製雲頭紋黃綾”囊”,慎重地貯藏在南燻殿裡,可見清高宗對這次歷代帝后像的整理修復十分重視。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訊息: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