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槽點的哈雷摩托,是如何做到“老而彌堅”的?

每個男人都有一個騎士夢,而擁有百年曆史的哈雷摩托,無疑是這個夢想強有力的代言。

即便你不是摩托車發燒友,哈雷戴維森這個名字也一定有所耳聞,在電影中,它常常和長髮飄飄,塗滿紋身的朋克聯絡在一起。偶爾你在國內的馬路上還能見到一兩臺,上面坐著的不管是不是正經人,但肯定錢多的沒地方花。

和其他高階汽車品牌不同的是,作為摩托車的哈雷不僅有價格上的門檻,而且自帶獨特的圈層屬性。光有錢還玩不起哈雷,你得有能力駕馭這臺機器,這種能力可不是普通人都具備的。

在位於美國密爾沃基市的哈雷總部,有一塊佈告牌,上面赫然寫著:“非籠子車車位,只有摩托車可以停靠。”這裡的“籠子車”,指的是汽車,也表明了哈雷對以汽車為代表的主流交通工具的藐視。

沒有人否認哈雷是一款有個性的品牌,它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昂貴、笨重、噪音、耗油。而另一方面,喜歡它的人愛不釋手,幾乎迷戀它的一切,連同它的造型、動力和聲浪,成為一代人永恆的記憶。

當特斯拉、比亞迪們橫空出世,年輕人紛紛向新能源車繳械投降之時,哈雷摩托更像是一個前朝遺老,拒絕被同化,頑固地守護著屬於自己的那一隅天地。

也正是哈雷的頑固,成就了它獨特的吸引力,有多少人討厭它,就有多少人愛上它。這個誕生了近120年的品牌,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渾身槽點的哈雷摩托,是如何做到“老而彌堅”的?

1

美國精神的傳承

1903年,23歲的威廉·哈雷和22歲的阿瑟·戴維森在美國密爾沃基建立了哈雷摩托車廠。只用幾年時間,哈雷工廠就經歷了幾輪擴建,從當初一間不起眼的小木屋,變成了兩座頗具規模的大型廠房。產量也從1907年的150輛,猛增至1913年的13000輛。

1920年,哈雷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其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包括荷蘭、日本、澳大利亞、南非等國,積累了一大批忠實使用者。

如果按這個節奏發展,哈雷公司無疑將成為摩托界的福特,和哈雷一樣,由亨利·福特創立的福特公司當年在全球市場也同樣大殺四方。福特汽車以極致的價效比贏得了無數顧客,也讓福特成為了20世紀初最偉大的公司。

而哈雷距離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還差一場戰爭。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軍方對摩托車的訂單量激增,搭上了軍工業的快車,哈雷再次獲得了迅猛發展。到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哈雷總共向美軍和盟軍提供了9萬輛軍用摩托車。

戰爭對於哈雷的意義,不止於龐大的訂單量,隨著戰爭的結束,哈雷獲得了一批全新的忠實使用者,那就是退伍士兵。

在此之前,哈雷摩托雖然廣受歡迎,可對於顧客而言,它只是一款質量不錯,效能出眾的摩托車,沒有自己的個性與調性。

戰爭期間,哈雷摩托陪伴了無數美軍士兵,它出眾的效能也是美軍戰勝對手的法寶之一。回到家鄉之後,摩托車便成為了一種情結,讓戰時的崢嶸歲月曆歷在目。

當情懷轉化成激情。脫下軍裝的男人們,很快將摩托車變成了一項運動,而哈雷特有的陽剛魅力,也讓大家對這款產品情有獨鍾。趁熱打鐵,哈雷於1952年推出了一款

側置氣閥、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一體化的K型摩托車,這款車後來發展為著名的運動者系列,也是那個時代哈雷的代表車型。

在那個年代裡,哈雷是美國摩托車市場的領跑者,它也定義了美國人對摩托車的評判標準:大型號、大排量、大馬力。除了哈雷,美國人還認得其他摩托嗎?

但哈雷萬萬沒想到的是,背後正有一群強大的競爭者對其虎視眈眈。

1959年,本田正式登陸美國,這家日本企業名不見經傳,連經銷商都不願意與之合作,沒人認為它有能力擊敗哈雷。

哈雷根本不把本田當回事,作為一個稱霸半個世紀的領先品牌,本田算老幾?何況日本人的車據說又輕又便宜,這哪裡是摩托車?騎上去該不會散架吧!

但日本人賊得很,他們和之後的中國人都是山寨高手,本田造出來的車型都和哈雷很像,最關鍵是價格還比你低很多。

哈雷仍舊不當回事,模仿不會有出路,大家走著瞧!

於是,日本人不聲不響地推出了一款名為“超級幼獸”的越野摩托車,不光效能出眾,價格還很低。最重要的是,“超級幼獸”小巧靈活,是個人都能騎,而且油耗非常低!

繼本田之後,雅馬哈、川崎、鈴木這些日本品牌也相繼向哈雷發動進攻,它們的打法都差不多,都是從低端市場切入,以價效比極高的小排量摩托車吸引美國人。

哈雷對此毫無還手之力,1964年,本田在美國摩托車市佔率已高達80%,而哈雷的銷量則遭遇斷崖式下跌。此時距離本田進入美國市場,僅僅過了五年時間。

在日本產品的優勢面前,哈雷所有的缺點都被放大了,它成了老舊過時的代名詞,年輕人不再以騎哈雷摩托為驕傲。

1969年,本田推出了一款王炸產品,即很多摩托車迷熟悉的CB750,它也是全世界第一款採用四缸引擎與盤式剎車的車型,而且在那個年代就達到了200公里/小時的車速,產品一上市即橫掃全球市場,徹底讓歐美廠商目瞪口呆。

屬於哈雷的時代似乎已經落下了帷幕。在本田等日系摩托進入美國的二十年間,大量歐美摩托車廠倒閉破產。進入80年代初,哈雷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2

哈雷的起死回生

1983年對哈雷是個轉折年。這一年,國際貿易委員會同意了哈雷的關稅保護要求,在保護期內,哈雷摩托可獲得五年的出口減稅許可,而日本進口的大排量摩托車則需繳納高額的關稅。

為了獲得這一“特權”,哈雷不惜向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呼籲,最終得到了里根的支援。正是這短短五年,給了哈雷起死回生的機會。

除了成功求得政策保護,1983年的哈雷還做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建立自己的品牌社群。

品牌社群在今天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不過在80年代,很多美國人還不知道一個摩托車社群會是怎樣。哈雷組建社群,最初是為了拉新,順便為自己節省一筆廣告費。

剛開始的效果並不理想,真正發展哈雷的社群價值並將其發揚光大的,是哈雷的經銷商們。

我們都知道,經銷商賣貨非常依賴熟人推薦,你和某位顧客關係好,對方也會幫你介紹其他顧客。社群有助於維繫這種熟人關係,這也正是經銷商們樂意且擅長的。

就這樣,哈雷依託其在各地的經銷商,建立了當地的社群,並向廣大哈雷使用者傳播品牌的價值觀。漸漸地,哈雷社群的規模越來越龐大。

那麼,哈雷具體是如何打造社群的呢?

首先是舉辦大量會員活動,比如飆車與各種長途騎行,活動的頻次非常高,少則幾個月辦一次,多則幾星期辦一次。

除此之外,哈雷還會定期舉辦一些全球性的大活動,比如在南達科他州舉辦的斯特吉斯摩托車集會,這場集會堪稱哈雷車迷的狂歡,你可以在此試駕新車,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結識志同道合的好友。

除了這些活動,哈雷每年都會出一本雜誌,雜誌不僅記錄了哈雷車主們的日常生活,還會分享各種關於機車與維修的乾貨。這些雜誌設計精美,美容質量極高,已經成為哈雷粉絲之間的收藏品。

渾身槽點的哈雷摩托,是如何做到“老而彌堅”的?

聽完這些你可能會不以為然,擁有全球百萬會員的哈雷品牌社群,難道就做這些?今天但凡有點名氣的車企,哪個不會搞車友活動?把乾貨和故事向粉絲分享,不就是許多品牌公眾號都在乾的事兒嗎?這有啥值得炫耀的?!

既然很多車企都在抄哈雷的作業,而且這份作業看起來也不難抄,為什麼大家都抄不到哈雷的水平呢?

首先和時間有關,80年代初,多數汽車品牌對客戶服務的理解,僅限於提供良好的售後保養維修,並沒有意識到背後所蘊含的情緒價值,更沒有想過要建一個社群。而哈雷則依託龐大的經銷商體系,已經讓社群遍地開花,今天看來是極富先見之明的。正因為起步早,做得又好,日積月累,讓哈雷社群的口碑得到了積累。

所以很多時候你沒做好一件事,並不是因為你不擅長,而是你重複的次數不夠,做的也沒你的對手深。看起來很好抄的作業,到了你手上就是抄不好,因為深度還不夠嘛。

其次,哈雷摩托擁有極為鮮明的產品個性,某種程度上這也得拜對手所賜。日本摩托車的便捷、靈敏與高性價比,讓哈雷重新認識了自己,笨重和昂貴未必是缺點,關鍵在於對誰而言。

所以哈雷最終放棄了低端小排量市場,把原有的風格發揚光大,讓自己成為美國精神的代言人。哈雷不再把自己當成美國人的日常坐騎,而是一件純粹的奢侈品,體型龐大,低吼的馬達,富有懷舊氣息的金屬感質地,給人以浪蕩不羈,兇猛頑固的“壞男人”印象。

正是與對手反其道而行之的定位,讓哈雷渾身上下煥發出叛逆的氣息,這是他得以涅槃重生的關鍵。當你不再迎合市場的時候,市場就會來迎合你。喜歡它的人願意為之豪擲千金,再加以花哨的改裝,打造成為自己量身定製的專屬坐騎。顧客一旦喜歡上哈雷,就難以放手,除非他捨棄自己的個性,否則不可能捨棄哈雷。

最後一個原因,與哈雷對社群的投入有關。很少有企業能像哈雷那樣,把社群建設提升至戰略高度,得到高層的支援並全員參與。許多車企僅僅把社群建設當營銷活動來抓,不會投入戰略級的資源,所以大多數社群不溫不火,即便有些活動搞得轟轟烈烈,也很難成氣候。

所以,哈雷品牌社群的成功,從根本上得益於產品鮮明的特點。再加上執行到位,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果,每年為企業節省了100萬美元的廣告費,成為品牌最寬廣的護城河。

3

摩托之外的時尚風暴

除了品牌社群,哈雷起死回生的另一個秘密,還在於摩托車之外,它找到了一個奇妙的衍生物——時裝。

今天許多人提到哈雷,一般都認為這是家摩托車廠商,其實哈雷除了賣車,還賣衣服,包括摩托車有關的緊身皮褲、皮靴、皮帶、頭巾和帽子。

哈雷就是要向用戶表明,只要騎我的車,你渾身上下都得換一身行頭,騎哈雷,必須有配得上哈雷的衣服。

這是一個將產品與衍生品匹配起來的極佳例子,哈雷用實際行動,向用戶證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改頭換面”。

其實,哈雷早在1914年起就開始生產並銷售服裝,只不過那時候的服裝主要是用於擋風和禦寒,畢竟騎摩托車是需要直面日曬雨淋的。

早期的哈雷服裝沿襲了西裝的樣式,由此可見,那時候的哈雷還不打算將自己打造成一款“叛逆”的品牌,哈雷摩托的理想使用者應該是翩翩紳士。

渾身槽點的哈雷摩托,是如何做到“老而彌堅”的?

直到二戰結束後,我們熟悉的皮夾克才成為摩托服飾的主流,皮夾克的流行,主要還是和戰爭有關,看過二戰電影的朋友都知道,皮夾克最早是美軍飛行員的裝備。

尤其是1947年推出的一款黑夾克,更是被貓王看上,登上了雜誌封面,從此之後,哈雷的夾克成了搖滾樂手與飛車黨的標配。

60年代,哈雷推出了首款女士夾克衫——Cycle Queen(機車女皇),據說是60年代最受歡迎的款式。

如今的哈雷服飾已經更加多樣化,除了夾克,還有T恤,風衣、衛衣,襯衣,也不再侷限於固定的人群,基本上男女老少通吃,也不再是哈雷車迷的專屬,它屬於哈雷這個亞文化的一部分。

事實上,今天的哈雷能夠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高階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時裝領域的成功。

如果光靠賣車,那麼哈雷充其量只是個時髦的摩托車品牌,就和如今的賓士或寶馬一樣,無法在深度和廣度上拓展使用者。

一款車無論多麼時尚,對於使用者而言,它的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使用產品的時候,也就是說,傳統汽車的品牌營銷,其應用場景是比較單一的,使用者只有在駕車或坐車的時候,才能體驗產品帶來的快感與自豪感。無論賓士還是寶馬的車主,他們只有在坐進車廂的那一刻,才是產品精神的代言人。

但哈雷把自己的影響延伸到了產品以外,服裝是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段穿的,其應用場景比摩托車更加多元,這也就意味著,即便使用者不騎哈雷摩托,照樣能彰顯哈雷的個性,透過服裝這個載體,哈雷讓更多人認識了自己,走到了一起。

如果我們將哈雷品牌視為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產品無疑是它的核心,圍繞這一核心,哈雷打造了自己的媒體、社群和衍生物,它們共同詮釋了哈雷的叛逆精神,重新定義了使用者的身份。

4

重生之後的哈雷

沒有對手曾經的圍堵,就沒有哈雷今天的重生。幸運的是,在生存危機面前,哈雷沒有妥協與屈服,它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它延續了二戰以來的傳統,並將這一特色發揮到極致。

很多人覺得哈雷是一款只適合中老年男性的品牌,我覺得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影視劇的影響。的確,黑幫與公路電影的主角都是一幫大老爺們,而他們騎哈雷的目的,似乎僅僅是為了顯擺。

另一方面,哈雷特有的笨重車型,以及不太強的操控,也更容易和中年人沉穩的形象聯絡起來。事實也的確如此,在美國,哈雷很長一段時間都屬於四五十歲的糙漢。

但在中國國內,人們已經打破了對哈雷的這種古板印象,只要你開啟抖音不難發現,不少吹捧哈雷的博主都是80後、90後,其中也不乏女生。而且哈雷的車主已經不再侷限於四五十歲的老男人,年輕人,特別是女性,也成為了哈雷的使用者。

今天很多人覺得,女生騎哈雷也很酷,它彰顯了女人的自信,也是對叛逆精神的另類詮釋。當然,哈雷之所以受到年輕人的歡迎,還與其不斷推出新技術,新款式有關,但總體而言,哈雷仍舊延續了一貫的風格,笨重裡透露著霸氣,讓人忍不住想上去體驗它的震動與怒吼。

渾身槽點的哈雷摩托,是如何做到“老而彌堅”的?

今天一輛哈雷在中國的最低售價,也就10萬元出頭,對一款高階品牌而言,這已經算親民價了。但和美國不同,哈雷在中國面臨的挑戰是,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摩托車文化,如果說哈雷在美國是奢侈品,在中國則更像是裝飾品,況且其高排量對環境並不友好,不得不面臨高額的稅費。

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市場,哈雷並非穩坐釣魚臺,它也並未徹底放棄對小排量車型,但這次它選擇了與本土企業合作,共同推出哈雷的中國款,其排量

僅有338cc。據說還準備上市最新的電動摩托車。

哈雷迷願意為這樣的哈雷車買單嗎?答案恐怕不太樂觀。今天的哈雷雖然暫時沒有當年面臨日本車衝擊時的窘迫,但在中國市場,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焦慮。

因為中國有更廣闊的市場,更復雜的競爭環境,更多元的消費者,加上本土對手們躍躍欲試,尤其是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更對哈雷這樣的油老虎構成了致命威脅。

當今時代崇尚的是年輕、自然與簡約,看看蘋果手機和特斯拉,它們代表了產品的未來。與之相比,哈雷摩托更像是工業時代的巴洛克,繁瑣、張揚、世故,它的懷舊與堅持,本身就是貴族精神的寫照。

在時代大潮的衝擊下,哈雷的堅守是否還有價值?我們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新能源車真的取代了燃油車,哈雷依舊不會死。

因為它是工業文明的紀念,是騎士文明的輓歌,在技術敉平一切的時候,總有一些倔強,值得緬懷並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