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融創撬鎖事件,看地產商面臨的危局

去年融創孫宏斌還自信地表示,其他地產公司會爆雷,融創也不會爆

。沒想到在今年 4 月,因未能支付 4 筆美元債利息,融創官宣爆雷,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而最近這兩天,更是捲入了一場鬧劇之中。

從融創撬鎖事件,看地產商面臨的危局

與融創合作的中融信託突然發現,自己保險櫃的鎖芯被換。這究竟是誰幹的呢?

中融第一時間立馬想到的就是融創,因為這個保險櫃,是雙方共同保管的,裡面存放的是融創武漢塔子湖專案章證照。章證照雙方共管其實很常見。在房地產專案常規操作裡,專案資金方會對專案進行抵押,同時共管專案證照,以便對專案的經營管理進行監督。

存放印章和證照的保險箱鑰匙,一般由資方保管,最少也得做到雙方共管。這樣一來,專案的資金和財務方面就能得到資金方的充分監管。但是自去年以來就頻繁出現房企偷換保險箱鑰匙的事情,最終目的大多是為了支取資金,或者用專案證照再融資。所以專案章證照遺失後,最嚴重的結果便是財務風險。

果不其然,相關專案的 11。4 億資金已被融創划走。涉及的正是中融的信託產品豐騰 83 號。此前中融與融創深度合作,發起了多個信託產品。然而在今年融創爆雷陰影籠罩下,兩家合作的多個產品相繼宣佈展期,豐騰 83 號就是其中之一。

從融創撬鎖事件,看地產商面臨的危局

該信託計劃成立於 2021 年 3 月,專案資金用於融創武漢壹號院,抵押物之一是武漢塔子湖 k3 地塊,即武漢公園大觀專案。豐騰 83 號原本今年 4 月到期,最終卻宣佈展期一年。截至今年 9 月底,該信託計劃存續規模達 33。7 億。延期後,據投資人反饋,只有 4 月 23 日的第一次兌付正常,此後的兌付並未按照延期方案進行。 6 月份還有一家上市公司釋出公告,稱買了豐騰 83 號,投入 3000 萬,僅收回 160 萬。

從融創撬鎖事件,看地產商面臨的危局

那麼,融創私自划走的 11.4 億具體去了哪裡呢?

根據中融的公告,其中,有 11。2 億被轉入了武漢政府設立的塔子湖專案專戶,其餘 1343 萬都轉入了融創自己的賬戶。後根據媒體報道,除了豐騰 83 號以外,還有承安 96號產品,也被融創撬鎖挪走了 4。23 億。至於這筆錢的去向也是如出一轍。這裡面有 1345。56 萬被融創轉到了中建七局賬戶,有 2223。2 萬被轉到了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道監管賬戶,剩下的 3 億多則被劃轉到了武漢新建商品旁監管賬戶。

從融創撬鎖事件,看地產商面臨的危局

也就是說融創繞了這麼一大圈下來,

私自劃了十多個億,真正落到自己手裡的只有 1300 多萬。

其餘的錢不是交到了相關監管賬戶裡,就是拿去給了施工方結賬,鋌而走險,只為了保交樓,按正常邏,輯從哪裡划走的錢,從哪裡還回去不就行了。再說了,這錢明白無誤的,還躺在有關部門的賬戶裡,也沒劃到境外去。但顯然關鍵問題就在這個賬戶上。這一次換鎖芯事件,讓地產圈和信託圈都非常的震驚。那就是在保交樓大背景下,政府對投資人和購房者的態度。

有信託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專案的資金順序,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的情況是房企向金融機構借一筆款,將一塊土地分期開發,第一筆回款先還金融機構的借款,後續回款支付工程款等,實現滾動開發。而現在地產行情不樂觀,出售進度變慢,資金緊張。如果要保交房,意味著不能像以前一樣先還金融機構,而是要先支付工程款,保證專案不停工完成交付,此後再看後續回款進度,進行後續的信託等兌付。

事實上,近期已經在這樣操作了。相關人士表示,一些信託公司與房企對簿公堂後,法院執行回來的款項,都會被當地優先進行保交付。中融信託也提到,正和武漢當地協商解決,專案交付及投資人利益實現的方案。而據媒體報道,武漢塔子湖街道說:與中融開過協商會討論該問題,不過具體情況還不方便透露,所以後續的發展也值得關注。這可能是保交樓之下,如何分配購房者與投資人利益的案例。

目前社交媒體上,無論是武漢公園大觀的購房者,還是豐騰 83 號的投資者,內心都是崩潰的。一個擔心樓盤爛尾問題,一個擔心無法拿回投資款。而融創和中融也處於巨大的壓力下,這無疑顯示了樓市深度調整期時各方面臨的窘境。

從融創撬鎖事件,看地產商面臨的危局

還有一個問題,融創現在的情況到底怎麼樣?

樓市現在的低迷已經不用過多贅述。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融創 9 月合同銷售額約有 87。1 億元。今年 1 至 9 月,融創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 1433。1 億元,依然還是銷售千億的房企。但對比以往資料,融創的銷售下滑確實相當慘烈。今年8月,融創分別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07。5億元。而 9 月,因為金九銀十遇冷,反而比 8 月合同銷售額環比減少了19%,相比去年同期的466。5億,同比減少了81%。 2021年1-9 月,融創累計合同銷售額約為 4618。2 億元。

也就是說今年同期融創的銷售額同比減少了近7成

然而即便是 2021 年,對於融創來說也並不美好。今年 3 月,融創釋出了盈利警告,預期 2021 年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較 2020 年下降約85%,核心淨利潤下降約50%。該盈利警告發布 7 天后,融創在港交所的股票也宣佈停牌。最近兩年,融創也在不斷去槓,比如眾所周知的減持金科、出售所持貝殼股票等,賣專案、賣資產的訊息也不時傳出。但截至 2021 年 6 月底,負債率依然高達86。6%,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也達76%,流動負債約 2482。8 億元。

融創的危機和大多數房企一樣,主要還是債務和流動性壓力導致的。然而今年除了銷售大幅下滑、融資困難、評級下調等多種因素影響外,讓融創再受重創的是一位神秘債權人的清盤呈請。 9 月 8 日,融創公告披露,收到陳淮軍對公司提出的清盤呈請,涉及本金 2200 萬美元及應計利息。這一訊息傳出,意味著融創已在破產的邊緣了。儘管融創表示堅決反對清盤呈請,也在尋求切實可行的債務重組方案,但卻遲遲未見實質性推進。有市場訊息稱,今年內融創就會對外公佈重組方案,但這一說法明顯還是太樂觀了。

的確,作為曾經銷售前三的龍頭房企,融創也還有不少家底。

財報披露,截至 2021 年 6 月底,融創權益土地儲備約 1。64 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貨值預計約 2 萬億。但在新的監管環境和大行情之下,降負債、去槓桿的力度是不夠的。 2021 年上半年,融創新增權益土地儲備約 1708 萬平方米,新增權益貨值約 2135 億元,權益拿地銷售比高達37。9%。

顯然,任何一種生意模式一旦形成,想要改變並不容易,走高槓杆路線的房企們也是如此,不能早日主動斷臂求生。到如今這個形勢即便斷臂也未必能夠求生了。

如今面臨危局的融創們,也只能等待和煎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