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泱泱中華是為民族共同繁榮之大熔爐,縱觀中國源長之歷史,漢族人民與廣大區域內的其他民族進行深刻的交流,共同鑄造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

如今我國各族人民分佈情況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但是這種局面並不是這些年才形成的,而是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慢慢造就的。

在漢族與各少數民族長期交流協作的歷史中湧現了不少人才,今天所介紹的這位人物便是少數民族中的翹楚,關於他的經歷還有一個“烏龍”故事,不妨來了解一下。

大起大落的前半生

今天的主角名叫丁澎,1622年出生於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回族人。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雖然成長於明清之交的亂世,但是靠著祖輩積攢的家底和清王朝對各民族的懷柔政策,丁氏在杭州的生活也算有聲有色。

丁澎年少時便才華橫溢,為鄉閭所識;除了他之外,胞弟景鴻、瀠均皆是遠近聞名的天才。

三兄弟的詩賦文章各有見長、語盡而意無窮,

被時人讚譽為“三丁”,其中丁澎尤為之最。

相傳少年丁澎創作詩歌《白燕賦》,在江浙一帶廣為流傳,當時的人們見到都爭相傳抄,更有甚者不惜身上的綾羅綢緞,直接提筆在上面抄寫丁澎的詩文。

婺州的地方名士吳之器對年少有為的丁澎的讚美之情也是溢於言表,

為其書寫下:“恨無十五雙鬟女,教唱君家白燕樓”的讚歌。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在那個年代,讀書做官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夢想,身上流淌著回族血液的丁澎也是將考取功名作為人生的信條不斷努力。

皇天不負有心人,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丁澎考中進士,先是在刑部任職,而後改任禮部主客司之職務。

在禮部任職期間,由於工作的需要和自己回民的特殊身份,丁澎得以與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外國使節進行溝通交流。

這個時候,由於出眾的文學才華,丁澎收穫了許多“國際讀者”,

一些外國大使在上貢的時候,還不忘抽出一部分貢品拿來和抄有丁澎詩作的人進行交換。

在和外國使者頻繁交流的過程中,丁澎對於伊斯蘭教的一些教諭、本質進行了系統探討,也同時瞭解到伊斯蘭國家的一些社會民俗和風土人情,這些履歷都大大開拓了丁澎的視野。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有感於工作上對外國人特別是穆斯林的各種接觸,丁澎認為伊斯蘭教對比中國現有的佛、道、儒三種宗教是最純粹的宗教。

於是他提筆撰寫了《天方聖教序》和《真教寺碑記》。

從自己的視角和收集的材料出發,向國人展示了伊斯蘭教的一些基本內容。

但是好景不長,早年順風順水的官場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一切美好都在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

當時丁澎從中央調出,到河南擔任科舉的副考官,不料當時出現了有人賄賂考官的科場案,事情敗露各考官均被彈劾。

之後清廷將包括丁澎在內的相關人員無論是否曲直全都判處刑罰;

丁澎雖然撿回一條小命,但也被迫流放到今天的吉林省。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在天寒地凍的北疆,每到無水可汲、無柴可燒的秋冬時節,丁澎只能將生米就著雪水一起吃下,就這樣憑藉頑強的毅力苟活了五年,終於被皇帝召回。

後來丁澎在康熙年間又回到禮部任職,並且官途順利得以告老還鄉,於晚年回到了故鄉,致力於地方誌的修輯工作。

高度近視鬧烏龍

前面說到丁澎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終於回到故鄉得以安度晚年。這個時候的丁澎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高度近視。

其實在早年廢寢忘食考取功名的時候,他就已經落下了近視的症狀,只不過自恃年輕也沒多在意。

在經歷了官場的摸爬滾打和幾年的流放生涯後,近視的問題便愈發深重,

對丁澎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負擔:比如說總看不清書本上的字,甚至幾米之外連人臉都顯得十分模糊。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以至於身邊的人以為他心高氣傲,故意不和自己打招呼,其實是他根本看不清!

肯定有人會說,為什麼不戴眼鏡呢?雖然說早在13世紀的義大利,眼鏡就已經問世了,但畢竟技術不夠成熟,且流通較少,因此很少人知曉眼鏡這玩意。

據史料記載眼鏡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大概在明朝,真正推廣開來是清朝的嘉慶年間,

因此丁澎所處的時代對於眼鏡的瞭解是知之甚少的。

如此一來,丁澎也因近視也鬧出了不少笑話,特別是他晚年的一件事。當時丁澎告老還鄉,離開官場的他如釋重負,終於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

如無數文人才子般倜儻風流,丁澎決定再納一名小妾。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但丁澎有個習慣,就是嗜酒如命,哪怕婚禮結束了,新娘子都在閨房等他洞房的時候,丁澎還不忘拉上三五好友在酒樓裡推杯換盞,酣暢宴飲。

喝到爛醉如泥的時候,丁澎才被一眾好友抬回家中,途中好友還不忘打趣丁澎“一樹梨花壓海棠”呢。

即便是喝斷片了,丁澎也知道今天的“正事”是什麼,於是一邊哼著“春宵一刻值千金”,一邊大跨步往房間走去。

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時,丁澎睜開惺忪的雙眼,看到侍女已經在一旁為他準備好了盥洗用具,剛想訓斥侍女不守規矩,來打擾自己的洞房時刻。

隨後一瞅到枕邊的“新娘”已經不見了。正當納悶之際,妻子走進房內難掩喜色地說道:“你啊真的是老糊塗了,昨晚和你洞房的正是這婢女啊!”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說完便爆出了銀鈴般的笑聲,只留著侍女杵在一旁臉紅。老丁摸了摸腦袋,想起昨晚洞房花燭夜,只記得自己仗著酒勁就入了洞房。

而且因為近視也沒仔細看新娘的樣子,殊不知竟然是服侍自己的侍女。

見生米煮成熟飯,丁澎也只能按著規矩納侍女為妾;也不知道是誰把這烏龍事件走漏出去的。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惹得鄰里街坊都知道老丁因近視眼鬧出了笑話,這可真的印證了那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了。”好在丁澎也不是負心漢,也算對人家姑娘仁至義盡。

至於是誰主導的這出烏龍,老丁對真相已是心知肚明,畢竟自己在妻子人老珠黃的時候納得小妾,勢必害怕自己移情別戀而冷落了自己。

所以才想出這“損招”來整蠱一下自己。

丁澎當然知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道理,在經理這件事情後,與妻子的關係更加親密了。

清朝詩人丁澎:因高度近視鬧烏龍,新婚夜錯把侍女看作新娘圓了房

好在這出“花邊新聞”並沒有對丁澎的日常生活造成多大影響,頂多成了鄰里街坊茶餘飯後的談資。

之後丁澎也是更加專注於文學領域的創作,儘自己的畢生所學潤色了杭州的地方誌,也算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結語

縱觀丁澎的一生,歷經高山和低谷,也有過年少成名的煊赫和“晚節不保”的“烏龍”,如此豐富的人生履歷屬實羨煞旁人。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知識分子,他用盡畢生精力致力於文學創作,承擔了推動文化間交流的大使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