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博士畢業後去高校工作,有多讓人羨慕?

本文來源:學術志綜合整理自知乎、小紅書等

在2022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表的論文《我國博士畢業生去向及就業特徵分析——基於2015—2020年博士畢業生資料的分析》中,高校

以4

5%的比例

位居博士就業單位第一。

觀點||博士畢業後去高校工作,有多讓人羨慕?

從這裡不難看出,博士畢業,進入高校工作是他們的首選,當然也有很多同學,讀博的目的就是為了進高校。

那麼直到現在,讀博進高校還值得嗎?

高校待遇如何?

小紅書@Zzzzzz

高校老師入職offer分以下幾個部分。

1。協議工資 2。住房補貼 3。科研啟動經費4。國家or省裡對海外人才引進提供特殊補貼。(比如title bonus ,孔雀計劃)

**這裡不討論橫向和縱向科研經費。

協議工資一人一議。協議工資不含講課費以及其他和教學有關的收入。提供一些我和身邊的人的例子給姐妹們做參考,以下數字均為稅前。

1。江浙雙非大學。講師-10w。

2。西南211大學。講師-12w。

3。中國top2大學。講師-15w

4。華東985大學。副研究員(校聘)-16w。

5。華東985大學。講師-18w。

6。江浙985大學。副教授(校聘)-18w。

7。東北985大學。副教授(校聘)-20w。

8。華南211大學。副教授(校聘)-24w。(不含孔雀計劃補助)

9。中國top2大學。青千 副教授(校聘)-26w

10。江浙雙非大學。教授(校聘)-30w。

11。華南雙非大學。博後-35w。(不含孔雀計劃補助)

12。華南雙非大學。博後-40w。(不含孔雀計劃補助)

13。東北985大學。 青千 教授(非校聘)-40w。

14。海外世界top10大學。講師-42k英鎊(合33。6w rmb)

15。海外世界top10大學。副教授-60k英鎊(合48wrmb)

校聘是指你享受該title的待遇,3-5年以後需要達到考核要求(文章+主持課題),並進行統一評審,透過以後才能獲得該title。

觀點||博士畢業後去高校工作,有多讓人羨慕?

(聊城大學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

想讀博進高校真的很難

知乎@平凡

逃避一件事情,轉頭給自己一個藉口去幹一件不是那麼情願的事,可能結果不盡人意。

這個想法很奇怪,想讀博以後去高校,彷彿讀了博就能去高校。

這個變數太大了,現在每年畢業博士那麼多,教職崗位就那些,多少人搶一個,不比公務員競爭差多少,如果一心想進的話,可能性並沒有多大。

l@xer不曬也黑

讀博要是隻是為了找高校工作,那真的勸你算了。沒有對科研的熱愛,很難堅持下來的。就算勉強堅持下來,找工作也會讓你被暴擊的。當然,你要是文學類,還好一點,畢竟以後什麼選調生啊都是慢慢往高學歷傾斜。

我一向的觀點。如果你在讀博前就猶豫要不要讀博,那就建議不要去讀。毫不猶豫的選擇博士的路,還有堅持不下來的,何況糾結過的人。

知乎@橘犬

人文985土博即將畢業,說點心裡話。對於我們不掙錢的學科來說,進高校貌似很好。但真正找工作時就會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

現在211基本上都是人事代理,並沒有事業編制,還有聘期要求,非升即走,壓力很大。普通本科可能有編制,但也越來越多地搞起了聘任制。

高校得看地方,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城市基本上都是聘任了,內陸一點的普通學校各位讀到了博士估計也都心高氣傲,瞧不上。

高校的薪資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看似很多的安家費也往往充滿了套路。各個學校都想榨乾青椒的價值,看看你究竟行不行,無論雙一流還是雙非。想在高校當鹹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好的地方看不上你,差的地方你看不上。上下將就的地方要挖空你的文章和專案,沒有編制,工資不高,也不清閒。看似是人才引進,實則是學術民工。

然而,申博也不是誰都可以。有文章,有關係可能會好一點。雖然現在博士生多了一些,但是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申請。

現在的情況是博士生多,博士少。畢業太難了,發文章的艱辛,寫大論文的痛苦不是我在這裡寫幾筆大家就能體會的。在讀的人自然都懂,沒讀過的人也都不會懂。

讀博的現狀就是不好進,不好讀,不好畢業,不好找工作,工作也不見得好。

當然比起碩士來,博士至少可以保證能拿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因為人少,層次高,所以經常能看到博士去中學,去當輔導員,去考公務員的現象。這顯然是佔據了碩士的資源,因為博士自己的資源也很緊張,只能去和碩士一起搶。

從碩士角度出發,讀個博是好的。因為發現好工作都讓博士佔了,自己啥也不是,只能頭鐵考編。

從博士角度出發,讀個博是不好的。因為感覺自己費了一番勁,心氣也高了,之前很多碩士羨慕的工作,讀博後也看不上了。然而好的工作往往也輪不到你,最後只能下降,將就。感覺自己這些年白讀了。

從時間角度來看,碩士越來越多,學歷越來越不值錢,能應屆就業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想讀博,趁現在博士學歷還未氾濫,似乎還有機會,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你能申上,也不能保證你能4年按時畢業,更不能保證你畢業那年的就業形勢。

總而言之,不管讀不讀博都很辛苦,都不可能一勞永逸。時代如此,人生艱難……

知乎@匿名使用者

考博很容易,幾乎不用費勁;讀博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但也不難;最難的博士畢業後,進入高校之後的工作考核,需要付出的努力比讀博期間多太多了。

雖然我熱愛科研和教學,但非常不喜歡高校的考核制度,太辛苦了!學校可以隨便制定考核指標,把老師當工人來管理。學華為,超阿里,996遠遠不夠!工作強度高,收入低。學校裡過得舒服的是各級領導和有人才帽子的人,其次是行政人員,普通老師都灰頭土臉的。

雖然在北京排名前幾的高校,但待著感覺並不好。有些同事跳槽去其他高校了。

不瞭解其他高校怎麼樣?

知乎@吳長安

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你能不能去的問題。

就像你沒讀碩士前覺得你是不想讀博,讀了碩士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讀不了。同理,你沒讀博前考慮的是「去高校值不值得的問題」,實際上你到時候就知道,這是一個能不能的問題。能讀完博、能找到一份不錯的教職當然值得,一百個值得。

但過程的雙重難度卻被忽略了。想拿到學位已經很難了,想找一份尚可的教職,特別是985、211高校的教職更加的難。這份難度若要衰減,需要你讀博期間太多的享受福報、掉頭髮、心力交瘁乃至放棄寒假回家。這需要你破「卷」而出。

知乎@顧安安

首先,考博是件很難的事。現在大部分學校都實行申請考核制。你要有足夠的科研成果和周密的博士計劃,並沒有強勁的對手,才有可能打動老師。

其次,考上了不等於絕對能畢業。沒有足夠的成果,或者畢業論文沒寫出來而肄業的博士生大有人在。你說你是班主任好辛苦,你不妨問問正在讀博的人過著怎樣的日子。博士生基本是沒有假期的,從早上睜眼到半夜睡覺,一週七天,都在搞學術,大腦運作到頭禿,偶爾給自己放一天半天的假,都會覺得愧疚。而且沒有足夠的熱情和天賦,單靠努力真得沒辦法搞出許多成果來。可是現在博士內卷的好厲害,稍稍鬆懈一天就可能被卷得渣都不剩了。

最後,高校的工作並不高薪!更不清閒!你清醒一點啊!你不要盯著那些大佬級別的教授看吶!你看看剛入職的青椒們呀!現在的青椒有多慘!又要寫論文又要教課又要申專案又要養家,工資又低,還很可能沒有編制……現在開始流行“非升即走”了……

我最近已經猶豫放棄去高校了,雖然我的專業比較冷門,不去高校的話,很難找到其他工作。但是一想到要強度高壓下搞一輩子科研我就不寒而慄……

一定考慮清楚。

如果沒有對學術的熱愛,真的要三思!!!!

知乎@ DIY飛躍計劃

有很多高校是坑!

高校一:

招很多博士後,從中選部分留校的,多半是坑。一般這種情況的高校都不把留校的條件講清楚,到底有多少成果能留校、留幾個都是模糊不清的。所以除非你科研能力很強,能夠出類拔萃一枝獨秀,否則就要謹慎了。

高校二:

學校本身條件不好,但是待遇給的很高,多半是坑。這類學校要麼是地域很差,要麼排名很差,要麼就是全都很差。但是待遇卻非常誘人:年薪50~80w,安家費60~200w等等。看似十分吸引人,但是仔細研究研究就發現要想都拿到這些錢是有很多條件的,最終到手的不一定是多少。

高校三:

去跟學校的領導老師面談,口頭說得非常好,希望你能來,但細問就躲閃,沒有明確檔案規定的學校,多半是坑。有些領導就是忽悠你來,說給你提供安家費,宿舍,年薪,專案,總之你來了什麼都好說。但你問他細則,他就給你繞,你問他檔案,他就躲閃。這種一定要謹慎。

高校四:

給你提供的待遇說沒有任何條件,你來了就能拿錢,結果你簽約了,到時候就說要想拿錢,就需要發多少成果,之前的承諾不見蹤影。這個跟上一條類似,就是讓你先入職,然後之前說過的話就不算了,現在就是沒有錢,你就發成果吧,這種垃圾學校一定不要去。

為了高校,讀博也是值得的

知乎@Gamit God

(武漢大學 大地測量學博士)

不知道,一路走來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走的是大多數師兄們的路。

碩博連讀,發核心,EI,sci,出國,發top,

畢業,回來找工作。

文章不多不少,加吧加吧六七篇,一篇top。

比不上那些吊人們,比一般混日子的厲害點。

回國找工作,兜兜轉轉,投了一些簡歷,雖然業界的薪資待遇確實誘人,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高校。

我身邊的最高的一個拿了50萬年薪去了上海,

一個去了河北省會, 35年薪加30安家費➕15人才引進。

我自己遇到了不少,基本都是國企。北京的有戶口也解決配偶戶口。稅後30萬,說幾年以後會到50多。

湖北的一些基本也在30左右。

沿海省份的事業編30稅後加4000公積金。

最後都沒去,現在有幾個高校offer。都是一本和雙一流,211以上不可能的,別想了。

事業編講師。

安家費不多二三十萬左右。

高校改革最後一年了,以後就是人走編留的制度。

好歹,上車了。打聽了下,一個月大概10000左右,公積金3000,我看了看後面的職稱,應該會有一次稍微大點的漲幅。如果沒有房貸什麼的,很爽。

我感覺還行,學校環境特別好,提供房子。

壓力不大不小。

反正不行我就混日子,編制的作用可能就是圖個安穩。

總的來說,還是沒有業界掙錢多。但因為自己懶散慣了,不喜歡被束縛著。所以還是準備去高校。

因為去了業界基本回不去高校了,反之還是可以轉行的。

所以先去試試再說。

值不值得不知道,反正我認為大多數人搶著去的肯定不會差。

越不好進的單位越好。

我就是這麼個想法,一路走來的。

我覺得雖然不能說多好,但是應該不會差。

混日子唄,還真以為要去改變世界呢~

知乎@叫撒旦的天使

高校老師比較清貧,比如我們醫學類專業,從本科到博士大概需要11年,如果你博士期間發了不錯的文章,或許可以找到一個不錯的職務,如若不然,像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的博士,頂著清華大學醫學部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牌子,基本上想找一個好的位置也是蠻難的,因為做科研的都是名校、高學歷扎堆,除非是學校領導或者院士的學生,導師又比較喜歡的地址,可能會給推薦一個不錯的位置,但是做科研早期確實比較清貧,和學歷不是很成正比,如果確實天賦比較好,出成果比較多,進步比較快的話還是可以的。

如果對科研不是很有天賦,我也認識很多師兄師姐最後留高校的,工資待遇不高,又沒有科研成果,晉升無望,慢慢就成了在體制內划水,羨慕體制外混得好的高收入,但是隨著年齡大了也沒有跳出舒適區的勇氣和魄力,一部分慢慢調整心態,享受相對輕鬆的生活,一部分雖然不滿意,心有不甘和抱怨消極對待工作。具體還是看個人吧,走科研這條道路不是很容易,不過能走出來的之後都會不錯的,加油吧!

知乎@匿名使用者

985本碩博,沒出過國,挺普通的女博士,已婚。

回河南工作了。安家費稅前12萬。工資6500。公積金1700。住房補貼一個月1500。我說的都是全部。

學校沒有單獨辦公室。經常在家看書讀文獻。

學校強制入站本校博士後。籤合同,三年,有編制,兩個聘期,完不成各種科研任務就走。

你可以對比一下看看。這個工作怎麼樣。

小紅書@搬磚小能手

可以嘗試出國讀博。我以前也覺得什麼都需要趕,科研進度需要趕,人生進度也需要趕~所有人告訴你在合適的時間要做合適的事情,要不然就會被社會拋棄。

等出國讀博了,才發現讀博真的就是一種求知的愛好,今年還新入學了一個60歲多歲的老爺爺,其餘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可以做個按部就班安安穩穩的科研人,但是人生不止一種活法,你的每一步都是你自己的人生,僅此而已~

小紅書@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真的很討厭那些超級現實的評論,什麼三十五歲以下要怎麼怎麼樣,否則就怎麼怎麼樣這樣的論斷。

現在缺人這件事已經成為必然,沉下心好好做一件不好麼?我設計院也幹過基本到了副高,又有什麼用?按照本子準備的材料有多少是依賴一個人主觀能動性做出來的好東西,學術垃圾罷了。

小紅書@ZBW

出國讀博,在國外工作問題不大。國內一個現實問題是,青椒現在很多青年專案,男的年齡是35以內,年齡太大,上來就申普通專案,難度過高。所以學校不願意要。

小紅書@蟲二_

學歷決定下限,不是上限,博士剛畢業的階段可能是你收入的下限,最差也就這樣。

我姑家的哥,吉大本,保送碩博,公費美國博士後。回國前兩年,一個月4K,我當時還覺著,讀這麼多年什麼用。

但是!現在他是博導,交際圈子就不說了,廳級單位掛名,前年有學校挖他,開出的條件是安家費60W,提供五年高階人才公寓使用權(120平),解決愛人就業(我嫂子也是留美博士後),年薪不低於50W,每年提供2項科研立項經費,屬地省份人才引進還有100W左右的補助,都是稅後,所在城市當時的房價水平是2W+,然後還有另一兩所學校開出更好條件,其中一所開出年薪百萬,這兩所不是雙一流,他不考慮。這就是讀博的作用之一,別急。

知乎@神經小丸子

讀博以後不一定要留高校,想賺錢可以去企業,想安穩就去一般的學校。但是不管在哪兒壓力都會有。

對我而言,讀博的經歷很痛苦,但是熬過之後,我很慶幸我堅持下來了。共勉!

知乎@匿名使用者

如果題主年輕、科研能力強、能考進211以上院校讀博,畢業去高校還是有希望,值得去努力。最後,就算去不了普通本科院校,大專院校也可以去。重點需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問題:

1、第一學歷。

第一學歷最好是普通一本及以上。現在很多單位看重第一學歷。

2、科研能力。

海外碩士分兩種,授課型碩士和研究型碩士。英國或者澳洲的授課型碩士,科研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讀博會比較吃力。

3、年齡。

假如博士讀4到5年,博士畢業時,年齡是否在35歲以下。現在高校招聘大部分都有年齡限制,35歲是一條線。

4、讀博的院校。

要想普通本科院校,最好是211及以上的院校讀博。要想去985院校,最好是全球排名前50院校的博士。

5、學術成果。

除了博士畢業院校,學術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同等條件下,學術成果越多,進高校的希望越大。

知乎@歪領結

讀博壓力大,那幹啥壓力不大呢(苦笑)?壓力大是大多數工作的特點,讀博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至於為什麼讀博,我所瞭解到的身邊的人入坑讀博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條:

1。對科研有非常濃厚的興趣,享受探索未知的過程。這種人通常不喜歡重複性勞動,熱愛思考和創新。如果沒有生活壓力的話,這樣的人是最適合讀博的。

2。畢業後可以到高校當老師,高校教師有非常多的職業優點:首先,不用坐班,每年都有寒暑假,相對自由。雖然老師的工作壓力不小,工作時長也不短,甚至在雙休和寒暑假也要加班,但是時間可以自己掌握。比如生病了可以隨時在家休息,不用和領導請假。其次,大學教師社會地位高。另外,每天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自己也會感到有活力。

3。博士可以考選調生,起點高。根據2019年《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二級主任科員、二級主管、二級主辦或者相當層次職級,定為二十二級。這個級別是普通公務員工作多年一級一級才能升上來的,博士直接一步到位。

4。就業壓力大,暫時逃避找工作。

5。自己本科和碩士的學校水平一般,有985、211或者雙一流情節,想透過讀博實現高考未遂的夢想。

6。在職博士大機率是為了拿學歷和論文來評職稱。

7。沒啥自主想法,受到父母、親戚、物件或者導師的燻(洗)陶(腦)後,覺得讀博似乎沒啥壞處。

總結一下,一個博士學位能給你的未來帶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這個價值已經足夠高了。相比之下,暫時的壓力就顯得無足輕重。

博士群體中,一些人傾向於當高校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來說,

可能是渴望延續自己的學術價值

,繼續在學術圈發光發熱;又或者是覺得自己學術成績一般,暫無工作經驗不敢冒然踏入企業,選擇一些普通高校,

總歸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

;再者是

更喜歡走穩定發展道路的人

,從高校的成長路徑可以直觀看到自己未來的成長方向等等緣由。

綜上,只要自己想清楚了,做好權衡,便沒有什麼值不值得的,

為了自己的人生,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