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她是坐落在太湖邊一顆璀璨的明珠,擁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太湖風景名勝區13個景區之一;她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工藝雕刻之鄉,更是蘇繡的發源地之一,“四大雕刻”享譽海內外,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美譽,她的名字叫光福。光福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位於蘇州城西28公里的太湖之濱,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島。東與藏書鎮接壤,南同胥口鎮毗連,西濱太湖,北接東渚′。光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古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物產豐富,是著名的花果魚米之鄉,也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中最富個性和特色的景區之一。1999年,光福鎮被命名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列入了江蘇省重點中心鎮的行列。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2015年全鎮總面積約62平方公里,下設七個行政村和三個社群居委會,全鎮在冊戶籍人口4.5萬餘人,常住人口6萬多人。在光福龜山山麓,呈井狀,依井觀之,可見泉中池水如墨,但將水打上來,倒入桶中,卻清澈無比。據傳,陳梁年間黃江侍郎顧氏野王暮年告老至光福,在龜山腳下築室定居,其間,吟詩作畫,著書立說,將筆之水潑在這泉井旁,久而久之,墨水源源滲入井中,井水逐變墨色,後即謂墨泉。這裡是個梅花的世界,是我國四大探梅勝地之一。光福鄧尉梅花甲天下,以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著稱於世。明代文人姚希孟曾在《梅花雜詠》一文中說:"梅花之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光福鎮盛不得不推吳中,而必以光福諸山為最"。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來此觀賞梅花時,為之驚歎不絕,當即賜封之為"香雪海"。梅花盛開時,繁花似雪、暗香浮動;微風吹過、香飄數十里。數百畝梅林形成"沿廓探梅"、"登樓觀梅"、"入園品梅"、"登高賞梅"四大美景。

從蘇州古城西南偏居一隅的“世外桃源”,到產業特色彰顯、人民生活幸福的“宜居宜業古鎮”,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依託優質的生態、宜居的環境、深厚的文化,堅持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與一般小城鎮不同的發展路徑。近年來,光福堅定文化自信,在充分挖掘、保護、傳承和發展工藝雕刻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緊緊依託自然生態優勢,加快現代高新技術產業匯入和農文旅產業融合,形成鄉村面貌改善、產業特色鮮明、文化氣息濃厚、鄉風文明和諧的發展新局面,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乘風逐浪,蓄力揚帆。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翻開光福鎮地圖,一幅清秀的山水畫卷在太湖之濱徐徐展開。這個陸地面積62平方公里的小鎮,山林面積約24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積約160平方公里,湖岸線約32公里。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這座太湖小鎮的“傲人家底”。

但同樣因為生態,光福僅處於生態紅線區域的保護面積就近50平方公里,土地資源的緊缺和生態紅線的約束,讓這裡的產業發展受到諸多限制。實際可用於發展的鎮域面積小、經濟體量小,“小鎮風貌”雖然精緻,但在鄉鎮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光福發展所面臨的“現實之需”亟待解決。

“一直以來,光福人民依靠勤勞的雙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透過傳統工藝、花木經濟、漁業等產業藏富於民。但由於生態對產業發展的禁錮,全鎮的經濟體量總體偏弱。面對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深耕‘加減法’,合理配置資源,既保護好生態,又騰出理順產業發展空間,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以此強化為老百姓辦大事、辦好事的經濟基礎,補齊民生事業短板。”光福鎮黨委書記張建明說。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在這樣的思考下,光福鎮開始重新規劃全鎮業態佈局,透過在縱向空間維度上做文章,打破“小鎮思維”,借力整個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發展優勢,從去年初重磅規劃“東片科技、中片工藝、西片生態”的空間佈局,主動融入蘇州經濟發展的大潮。

按照規劃,“東片”以太湖科技產業園為現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聚集區,進一步集聚高新技術企業,打造全鎮乃至度假區經濟發展引擎。同時,切實完善工業南區、北區基礎配套,加強扶持服務,培育優質企業新三板上市,推動現有企業提檔升級,提高畝均收益;“中片”古鎮區,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充分發揮四大雕刻工藝集聚的優勢,做靚文化核心名片,做優、做大、做強工藝文化產業;“西片”則按照“上山入水”“一山一品”的發展思路,以香雪海核心景區為引領,串聯起衝山半島等沿太湖生態文旅產業,著力彰顯太湖漁文化和花木之鄉特色,並透過引進國際高階旅遊度假專案,以文農旅產業作為今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填補全鎮西部旅遊開發高階專案空白。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規劃落地,光福原有的行政區經濟開始向功能區經濟深度轉型。僅從創新型企業來看,越來越多的重磅企業相中這塊“福地”,並在這裡茁壯成長。安潔科技成功上市,為度假區板塊唯一的上市企業;不二工機產值持續穩定增長,銷售額多年保持在11億元以上;首家德資企業沃柏模塑連續兩年實現稅收翻番。今年上半年,光福鎮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累計完成6.42億元,同比增長6.17%,新興產業產值累計完成16.63億元,產業轉型成效初顯。

今年,適逢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顧野王誕辰1500週年,為了紀念這位出生於光福的先賢,光福專門建造起顧野王紀念館、顧野王書院,9月19日,紀念館正式落成開放,這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顧野王家國情懷的陣地,將為文化光福再添一張新名片。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光福自古以來就是歷史文化名鎮。這裡不僅與鄧禹、顧鼎臣、顧野王、徐枋等名人大家有著深厚淵源,還有司徒廟、銅觀音寺、光福寺塔、香雪海等一大批“文化地標”,更創造出精巧的蘇工、蘇作手工藝等藝術瑰寶。作為“蘇作”“蘇工”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光福鎮傳統手工藝聞名遐邇,其玉雕、核雕、木雕、佛雕等工藝門類齊全,從業人員多、技藝水平高。全鎮從事四大工藝雕刻就有約7000人,有“百工之鄉”之稱。

蘇作天工,精華在吳中,“高峰”在光福。翻開光福“百工錄”,惹眼的成就令人讚歎:這裡擁有“光福核雕”國家級非遺專案1個,省級專案7個,市級1個,區級7個;省級非遺傳承人1人,市級傳承人7人,區級傳承人28人。孫林泉、許忠英、陸小琴、馬洪偉4位大師問鼎中國民間工藝領域最高獎“山花獎”,讓“中國工藝雕刻之鄉”美譽名揚四海。

2017年9月,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蘇作工藝展”在法國里昂市政廳舉辦,來自光福12位工藝大師的18件非遺藝術精品驚豔亮相,展示吳中非遺文化的絢爛多彩和蘇作技藝的精湛魅力。這也讓光福工藝文化開始了精品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之路。同年10月,光福玉雕大師馬洪偉的玉雕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去年5月,光福鎮匠心從藝40年的木雕大師鍾錦德獲評吳中區首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目前,全鎮擁有省工藝美術大師、名人12人,市工藝美術大師12人,區工藝美術人才近百人;獲評國家、省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各1人,獲評省鄉土人才“三帶”名家、能手12人。

光福的志向不僅僅滿足於一個“工藝小鎮”,而在於以“工匠精神”精雕細琢,打造環太湖地區名副其實、獨具氣質的“文化高地”。

近年來,緊跟吳中區“根植吳文化、建設新吳中”主題導向,光福鎮精準策劃,依託山水人文資源優勢,結合梅花節,融入太湖梅文化,開展首屆“我們的節日——春節”香雪海新春詩會,把著名詩人、作家請進來,遊光福、尋古寺、瞻石壁、踏湖歌,醉臥梅香,尋訪工藝,實地採編,形成一批落地吳中、紮根光福的文化創作成果,並順利出版香雪海詩集《詩約光福》。

光福鎮黨委委員吳建衛說,“香雪海詩會”立足優秀傳統文化,從文化出發,以文化為魂,以生態為基,為環太湖旅遊帶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動力,書寫出吳中農文旅產業發展的“詩與遠方”。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向歷史深處漫溯,光福重振文化名鎮氣質。今年2月,光福鎮舉辦聯盈福地書潤吳中——“香雪海杯”首屆全國楹聯大賽,大賽徵聯活動繼續擴大香雪海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提升吳中區、光福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前幾天第二屆香雪海詩會拉開帷幕,這個發源於光福的詩壇盛會,已成功躋身吳中區區級層面打造的四大文化品牌活動之一。去年底,光福鎮成功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對於這個“太湖小鎮”來說,無疑將助推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在更大舞臺散發時代魅力。

9月初,一場盛大的太湖開捕儀式在光福鎮太湖漁港村舉行,隨著停靠在港內的漁船悉數下湖,中國內陸第一淡水港再次迎來一年中最繁忙最熱鬧的時節。

千年的漁歌在煙波太湖裡奔流不輟,鄉村振興的號角在山水之間吹奏正酣。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隨著漁民年齡結構的老化,傳統漁業面臨發展困境,作為太湖漁文化傳承活的載體,我們必須加快轉型,依託鄉村振興戰略佈局,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太湖漁港村黨總支書記蔣兵說,由於缺乏產業支撐,漁港一直是蘇州市劃定的經濟相對薄弱村。去年年底,省自然資源廳發文批准透過包含光福鎮在內的蘇州41個鎮(區、街道)“三優三保”專項規劃,其中便有太湖漁港村470畝土地。由於“三優三保”政策扶持,村集體每年將會增加近700萬的固定收入,一舉改變這種局面。

“按照村裡規劃,我們將把停靠在港灣裡的廢舊漁船重新利用,打造一條‘風帆漁港’特色景觀街,同時利用整治出來的土地發展有機農業,希望透過兩三年的整治,村裡業態會有更大的變化。”蔣兵說。

為了向漁港這樣富有特色的鄉村在新的發展機遇中注入生機,近年來,光福從全鎮層面精巧佈局,以鄉村振興為抓手謀劃一盤“大棋”。透過香雪海景區為核心引領,串聯起衝山半島等沿太湖生態文旅產業,並有機整合漁文化、工藝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做大做強體驗式消費,實現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為光福鎮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新路徑。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在全國四大賞梅勝地之一“香雪海”所在的香雪村,近年來,村民透過苗木經濟,走上一條致富路。全村8000多人中有3000多人從事苗木相關產業,苗木產業年產值已超過3億元!

今年,村裡又有新鮮事。從香雪海景區大門向北行走約一公里,一家名為“吾山居”的民宿店招矗立在路邊。沿著小路往裡走,一處典雅的蘇式園林小院展現在眼前。“90後”夫妻鬱錦冠和戴安琪是這家民宿的主人,兩人原來都有著穩定的工作,今年毅然辭職回到光福開辦民宿。而這對“90後”能敢於“冒險”,正是對光福獨一無二的山水文化資源充滿信心。

光福鎮鎮長徐正介紹,為了讓“美麗經濟”發揮更大效應,讓更多鄉村從中受益,近年來光福開始打造吾家山梅花、塔山櫻花、官山嶺木荷花、西磧山桂花、潭山櫻花等“一山一品”格局,充分彰顯“中國花木之鄉”的品牌優勢,全鎮山頭一年四季有看頭,也讓鄉村一年四季有人氣。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山水之間的變化還在持續。位於光福鎮西南角的衝山半島,是新四軍太湖游擊隊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前不久,改造升級的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正式開門迎客,大量遊客趕在新中國成立70年前夕來到這裡瞻仰,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生活,革命先烈們不畏艱難困苦、英勇戰鬥的精神信念,正在光福得以傳承和弘揚,這裡,不僅將成為“紅色旅遊”的一個打卡點,也將為光福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精神驅動。

當我站在江南水鄉一個叫光福鎮的千年古鎮時,當我隨著人流坐在十字老街口一個臨水而建、白牆黛瓦的酒肆時,當我住在三面環水的嘉福廣場邊的小旅館時,我的心仍然像溼漉漉空氣中的水霧一般飄忽不定,這就是太湖邊的蘇州嗎?這就是姑蘇城郊的吳中區嗎?這就是鑲嵌在太湖岸畔的千年古鎮嗎?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不是為了尋夢,也不是為了踏青,更不是為了一個神聖的約定。我們踏上這塊熱土,是奔著全國有名的“花木之鄉、果木之鄉”的頭銜,是奔著“桂花之鄉、梅花之鄉”的皇冠,在數九寒天,從遙遠的北方山區,一路追尋著長在江南水鄉的一抹抹綠色,懵懵間誤打誤闖,一頭撞進了古鎮的懷抱。

雖看慣了黃土高坡上裸露的溝壑和黃土,看慣了一片片灰茫茫的山嶺和荒涼滄桑,可骨子裡嚮往著江南的水鄉,嚮往著溼潤的黑土,嚮往著墨綠般的葉子,當然雪海般的梅花更令人神往。

從遙遠的北方趕來,看著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苗木,到處都是觸手可摸的湖水,我恍如隔世地站在門外,仔細打量著夢中的蓬萊仙境,一條條青石板鋪就的古街,還有小巷,一座座依水而建的亭臺樓閣,還有清一色白牆、清一色黛瓦的故居,一架架飛水而過的拱橋,還有湖光山色中的小島,在一片碧水葉綠的色調中,在撲朔迷離的魅惑中,靜靜的,靜靜的,連搖櫓小船劃破湖水的寧靜都能辨析得一清二楚,我輕輕地來了。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真的,我來了。

雖然 ,光福鎮又叫光福裡,是具有2500年集鎮史的江蘇歷史文化古鎮,是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之一,雖然,光福裡的主要景點,像“銅觀音寺”、“司徒廟”、“天壽聖恩寺”、“鄧尉山的香雪海”等等,一個也沒去過,一個也沒遊過,但我也不想去了,有這星羅棋佈的湖水,有這古樸寧靜的古鎮,這就足夠了,我真想大喊一聲,我來了。

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光福鎮的千年古街上,青石板、方磚鋪就的街道,不太寬敞,三四米寬的樣子,但沒有過多的車流,連摩托車、電動車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像我一樣漫步的人流,行走在上面,猶如在歷史的時空裡穿越,兩邊並不是太繁華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有酒肆、有布店、雜貨店,也有現代的小超市,不一樣的是古色古氣的老店門額,是清秀高雅的傳統產業,如色彩紛呈的“蘇繡”,還有專業從事雕刻技藝的牙雕、玉雕、核雕、紅木雕等雕刻小店。

走上橋頭,望著緩緩流淌的湖水,不時搖過一葉小舟,蕩起層層漣漪,在整齊劃一的青石砌築的堤岸前,又反射回來,把倒影的街景變得晃動和漫長,信步走下橋頭,乾脆下幾個臺階,蹲在湖水的旁邊,用手撩撥起湖水,看自己的影子在湖水的盪漾中,不斷地變幻,彷彿又一次回到了童年,回到家鄉清冽的亳清河中。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沿著古街,一路往西,走不多遠,便看見了打聽到的苗木基地。

這是古道邊的一個大型苗圃,其實不是小樹小苗,花花草草,而是最少培育了一二十年的大型樹幹。

一眼望不到頭的苗圃裡,用樹種分割成一個個方格,方格里又挖成一畦畦田塊,既能澆水,又能排澇,那一排排、一片片的廣玉蘭、香樟樹、楊梅樹、桂花樹,還有不認識的南方樹種,鬱鬱蔥蔥,蔚然成林。光福小鎮,就是漂浮在太湖裡的一顆明珠,千百年來,在湖水的潤澤下,越來越有光澤,顯得越來越加年輕。

遙望古鎮西側的鄧尉山,還有古街口的萬畝溼地公園,依山傍水,碧水藍天,我發現,怎麼行走,也走不出這個古鎮,光福利,這個古鎮真好。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

郭進拴|遊光福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