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就能明白每個人的成長寓言

我們發揮一下想象:

假如在一座小島上只生活著你和其他兩個人,周圍是一片汪洋大海。

他們倆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還多,你很弱小,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他們。

不止吃喝拉撒,還有情感需求也要靠他們來滿足。

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對你很好,你也以愛來回報他們。

但有時候他們也會衝你生氣、發火。你感到害怕、無助。

他們是那麼的高大、有力、權威。

你逃又逃不走,跑又跑不掉。

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有人說,我怎麼會逃不掉,想辦法也得逃掉。

其實這形容的就是一家三口,那個很弱、很小、很無助的人就是嬰幼兒時期的你。

在你很小的時候,還是嬰幼兒的時候,你是沒辦法逃脫家庭和父母對你的影響和掌控。

唯一能做的只能適應這個環境,以便能更好地生存。

人們常說,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可後來又是如何形成千差萬別的性格了呢?

看完下面的部分,或許你會有所感悟。

讀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就能明白每個人的成長寓言

1 成人也會處於“兒童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因為“狀態”不好,需要去做心理諮詢。

在一次諮詢結束後,諮詢師蒼鷺要給蛤蟆留一項“作業”。

蛤蟆先生一聽要給自己留“作業”,還沒等諮詢師說出作業的內容,他就開始找各種理由。

他看起來很焦慮,甚至直接對蒼鷺說:“別留作業,我一向討厭作業。這周我有很多事要做,還要去趟鎮上,沒時間做作業。”

他低著頭,自己嘟囔著,不敢直視諮詢師的眼睛。

諮詢師沉默了良久,好奇地看著已是成年人的蛤蟆。也等待著他作進一步的解釋。

許久後,蛤蟆才小聲地解釋道:“我一聽作業這個詞就感覺頭痛和牴觸。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做作業的情景。

晚上背書、寫字到很晚,很害怕、很恐懼第二天因為沒弄好作業而受到懲罰。”

我們是不是也有蛤蟆這樣的經歷?因為小時候對某事的印象太深,以至於成年後依然不能提起與之相關的內容。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處在“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著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

儘管我們已經成年,但小時候某種感受,在特定的場合會迸發出來,讓我們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的狀態。

這樣看來,小時候的事情是不是對我們影響很大?以至於許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進入中年甚至老年了,它還會蹦出來干擾我們。

有詩人曾說,

孩子是成年人的父親,這裡的孩子和父親當然是指同一個人。

讀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就能明白每個人的成長寓言

2 開始於“自然型兒童狀態”

其實每個人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這時候我們就處在“自然型兒童狀態”。

這張白紙上只具有幾種與生具來的情感,比如高興、悲傷、害怕、恐懼等。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幼年時期,這些基本的情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像數列組合一樣,幾種基本的感情組合成更復雜的行為模式。

這些行為模式就成為了我們的性格雛形,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

以後,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圍繞著這個核心形成和發展。

當然,人生後面階段的許多事情也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但這些早期的經歷是我們無法否定和忘記的。

蛤蟆先生被諮詢師的提問拽回到童年。

回到家,他在閣樓裡找到了一本老相簿 ,裡面全是泛黃的舊照片。

翻著相簿,一種巨大的悲傷湧上心頭。

不是因為照片裡的人都已經不在,而是他極少成為照片的主角。

蛤蟆想起了嚴苛的父親和沒有主見的母親。

父親對他要求很高,而他似乎從來沒有達到過。

母親更多時候則要看丈夫的臉色行事,她常常收起慈母的一面,去迎合丈夫的喜好。

祖輩們為他創造了優渥的物質基礎,但這些沒能讓幼小的蛤蟆感到自豪。反而,他特別討厭到他的祖業——釀酒廠裡去。一到那裡,他就感到厭惡、恐懼。

他的祖父、外祖父也都是有名望之人。每到聖誕節,家裡會來一波又一波的社會名流拜訪。

這麼好的家庭條件,蛤蟆的童年應該很幸福。可成年後的蛤蟆,一回憶童年往事,就情不自禁地悲傷、痛苦。

是什麼造成蛤蟆的這種心境?其實這些和家庭條件沒有關係。而影響是圍繞在他周圍的人——他的父母及祖父母。

是他們影響著他後來的人生軌跡及行為模式。

讀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就能明白每個人的成長寓言

3 差別在“適應型兒童狀態”

蛤蟆回憶著自己痛苦的童年生活,時不時還會流下悲傷的眼淚。

他父親總為各種不同的事訓斥他。時常限制他不準做這,不準做那。他總在批評、指責自己的兒子。

儘管從來沒打過兒子,當兒子令他不滿意時,他會用嚴厲的眼神和冰冷的語氣說:“回你的房間去,沒想好怎麼道歉,不準下樓!”

漸漸地,蛤蟆也認為父親總是對的,自己永遠是錯的。

他不敢對父親生氣、發脾氣。他總覺得別人如果知道他生氣了,他就會受到懲罰,結果就像他父親壓制他一樣,使自己的處境更差。

他不敢抗爭,所有的怒火和情緒都壓抑在內心深處,最後變成內疚。

母親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他的父親,不管父親做得對錯,她都會站在丈夫那邊。

她只有蛤蟆一個孩子,總把他當小寶寶一樣看待。

她來學校看蛤蟆,還總喊兒子的乳名。在同學面前也不給他留面子,有次同學來家裡住,她當著同學的面問兒子有沒有換上乾淨的內衣?

不管兒子如何反抗,她是那麼的固執,依然按著自己的方式愛著兒子,直到去世。

為了好好表現自己,他總想取悅父親。越是想好好表現,越像個傻瓜一樣笨拙,往往弄巧成拙,更讓父親輕視。

面對自己的父母,幼小的他根本無力反抗,只能儘量調整自己的狀態,以適應父母的各種要求。他學會順從,一切按照他們所說、所想去做,不與他們爭辯。

同時,蛤蟆也學會了道歉,在做什麼事之前,為了安撫父親,他都會先道歉。

蛤蟆從“自然型兒童狀態”一步步調整到適應他家庭環境的“適應型兒童狀態”。

成年後的蛤蟆顯著的性格特點就是不敢反抗,一味地討好別人,把所有的不快都往肚子裡咽,最後變得抑鬱了,這都是小時候奠定的性格基礎。

讀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就能明白每個人的成長寓言

寫在最後:

我們童年體驗到的最強烈的情緒,不可避免地變成我們成年後經常有的感受。我們小時候學會的事情,和成年後的行為出奇地相似。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這段時光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嬰幼兒時候的孩子什麼都不懂,講道理聽不懂,行為模式看不懂。這段時間根本不用教育。

殊不知,我們的大部分行為模式都是在這階段形成的。

儘管嬰幼兒不會用邏輯來思考和解決問題,但他會從經驗中來體會應對事情的方法。

久而久之,這種日復一日的行為模式,就變成了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成年後也很難再改變。

父母給予的關愛,孩子體會到溫暖;父母非常暴躁,孩子感覺到害怕。父母常否定他們,孩子會自暴自棄;父母關心體貼,孩子自信、充滿力量。

千萬不要再認為嬰幼兒時候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