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老齡化社會

近日,全國各地2021年出生人口資料更新,已更新資料的29個省份中,14個省為人口正增長地區,15個為人口負增長地區,人口增長情況不容樂觀。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21年末全國人口

141260萬人,人口同比增長僅為48萬人,其中,60週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9%,我國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出生人口減少甚至負增長,似乎已成為無法遏制的趨勢。

為何人口增長越來越難了?

即便近年來先後出臺了“二胎、三胎”政策,新出生人口仍然在減少。

經濟是人口增長的一大要素。

雖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目前來說,我國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行列,比起一線城市月入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高收入水平,在我國西南區域的某個貧困縣,農村居民

全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不到

1.5萬元

這說明在經濟總量躍升的同時,我國的經濟發展仍然存在極大的不平衡。

在老齡化程度越來越深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未富先老”的困境

是否難以走出去了?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實現共同富裕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年輕群體將會越來越少。

而另外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問題是:人口主要集中於農村,但城鄉發展差距似乎越來越大,城市的虹吸效應要大於輻射效應。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同時,經濟的互聯互通使得農村與城市所承受的物價上漲卻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農村雖然人口集中,但經濟落後導致的養育成本高企,使得

龐大的人口基數難以轉化為人口增長的正效應。

從城市角度看,雖然收入普遍高於農村,但相對農村來說,養育成本更高,在城市購買一套房,就已經是許多人難以跨過的一道坎,更不要說從幼兒園就抓起的教育內卷。

在經濟之外,觀念轉變是更重要的原因

當下,優生優育的觀念深入人心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於許多年輕群體來說,他們更願意先將自己的生活水平提升,有了充實的物質基礎,才願意考慮生育,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生下來後過得不如自己。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拋開經濟不講,

結婚意願也在降低

,“繼承香火”這樣的傳統觀念已經越來越少,“生兒育女”不應是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年輕人觀念中,生育不再是必須去完成的事情,他們將關注度更多放在自己的人生髮展之上,結婚年齡推遲、單身人群越來越大足以說明這一點。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而從生孩子的女性身上,我們也能看到更多的原因。

首先是

影響個人發展

,許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面對女性都會設定一道門檻,那就是生育狀況,是否有生育打算,而在入職後,女性生育通常面臨著失業,企業不願負擔生育成本。

其次是

撫養責任不平等

,生育孩子後,撫養的責任更多落在女性身上,雖然近年來有地方探索給予男性產假,但在落實上還未見推廣,我們能看到的,更多是父母一輩在幫忙照顧孩子,面對生活、工作、養育,許多人難以完全兼顧。

鼓勵生育,政策仍需落實

造成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太多,我們從經濟、觀念兩個要素進行了淺層次的分析,我們還要看到的是,這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必然趨勢,只是比起發達國家的程序,這個階段來得早了一些。

人口增長事關重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們去努力奮鬥,如果趨勢不可逆轉,我們希望這個程序會緩慢一些。

出生人口仍在下滑: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來鼓勵生育,但效果不如人意,各地的落實情況不一樣,且政策並非能完全解決生育下降的問題,要思考的是,如何把政策落實到位,儘可能發揮政策所帶來的正向效應,這體現在女性的生育權益保障上、物質支援的落實上、配套設施的完善上等等方面。

需要做的,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