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寫的詩:是孩子也是詩人

孩子們寫的詩:是孩子也是詩人

是孩子也是詩人

“給孩子的詩歌”此類圖書陸續出版了許多,筆者手頭上就不下十種。由此可見詩歌教育可喜的一面,還有孩子們對詩歌的親近。這本由池沫樹主編的《給孩子的兒童詩》放在同類圖書中仍然令人眼前一亮,通讀之後,更能感覺主編者的用心之處。

這本兒童詩集歷時九年編選,是從十餘萬首作品中精選的原創兒童詩(新詩)。該書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收入31首專業詩人、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以經典性引領在前,後一部分收入88首當代孩子原創的詩歌,以原生態壓軸在後,成為這本選集的主角,呈現出蓬勃清新的生機。

很久以來,孩子們往往是童詩的閱讀者,而不是原創者。然而讀了這本兒童詩集,尤其是孩子們自己寫出來的詩歌,我們不得不相信“孩子是天生的詩人”:當他們還不能書寫時,卻可以口說詩歌,細心的父母記錄下來,便是一種真實的見證;當他們學會了書寫,又經過詩歌教育者的引領和啟發,則會寫作出最接近童詩本真的那種作品。童詩既是對童心、童真、童趣的呈現和深植,也是對兒童本身的捍衛和守護。在這方面,孩子具備成年人不可替代的優勢,成年人寫童詩往往會用到心中仍然保護得很好的孩子氣。

在該書中,兩歲的周馳林寫道,“葉子被雞吃了/魚被貓咪吃了/我要睡覺了/爸爸還沒回家/爸爸被夜晚吃了”。葉子被雞吃、魚被貓咪吃,並不可怕,因為這是生長的需要;在小詩人的意識中,有可能葉子仍在雞中、魚仍在貓咪中,會重新生長和出現。孩子述說的並不是恐懼,而像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神秘遊戲:夜晚吃掉了爸爸,他暫時不能見到爸爸,等到第二天,爸爸一定會被夜晚吐出來,在光亮中走向自己。葉子和魚的世界撫慰了孩子,也給孩子帶來特別的想象和信念。這首童詩寫得無比天真有趣,想象力的勇敢和對爸爸的掛念失落之情碰撞到了一起,交織著希望和緊張(夜晚畢竟有無邊的黑色),既是淺語,又有深意,確實是一首令人驚喜和難忘的好詩。

孩子太愛自己的爸爸,太想見到自己的爸爸,可是入睡前爸爸仍然沒有回家,他看了看外邊黑黑的夜色,只能告訴自己“爸爸被夜晚吃了”。這首童詩寫在延長的等待中,結束在孩子一個人的夢中,他畢竟沒有那麼擔心害怕,有可能睡得一如既往的好呢。以成年人的心境是寫不出這首童詩的,兩歲孩子的內心已經非常幽深,他和葉子之間沒有屏障,他和魚之間也沒有障礙,夜晚對他來說既是時間也是空間,竟然可以像體積巨大的雞和貓咪一樣吃掉他最想念的一個人。這首詩寫得多麼重啊,又因為口吻無比天真,反而不失其輕逸。是孩子也是詩人,是孩子也是哲學家。我為這首童詩感到吃驚和興奮,重讀多次,依然感慨羨慕不已。想想吧,這可是一個兩歲的孩子原創出來的作品,越天真越完美。

小詩人周馳林長到了三歲,他又寫道,小牛、小鴨子、小雞都在吃青草,因為青草又嫩又美,“哦,媽媽/我去拔點青草給你吃”。童詩在孩子的生命裡得到了延續和生長,再也沒有比這更美好、更動人的詩意了。

童詩讓孩子們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這個世界,他們總想把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在別人眼中,哪怕只是一把青草)送給自己所愛的家人。我卻不知道,是童詩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還是他們原有的想象力讓童詩更奔放、更飛揚。七歲的李梓嫻想象,“橡皮,可以叫它長頸鹿/一旦寫錯字/它就會吃掉樹上的葉子”;九歲的馬詩嵐想象《動物絕對不可以上學》,因為豪豬會扎到同桌,長頸鹿會把教室的房頂頂破,鱷魚一生氣可能會把老師吃掉;十歲的張心馨想象,“我把腳/埋入土中/看/我是世上最富有的人/這/萬物生長的地球/只是/我的一雙/鞋子”……孩子們的想象力無疑是驚人且迷人的,無拘無束、天真無邪的想象力一定會帶來非同一般的創造和美。孩子的想象力和成年人的想象力遠不是一回事兒,後者不可替代和壓抑前者,詩歌教育者也不可誘迫和僭越孩子,我們並不是想象力的國王,除了告知、啟發、欣賞和敬畏孩子,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童詩因非凡的想象力而可愛,想象力就是童詩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即使不寫詩,他也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他與萬物一起生長,如果美的生命(生態)遭到日益嚴重的傷害,他則會帶上地球一起流浪。孩子的想象力如此令人沉醉,也如此令人心碎。

九歲的李睿涵在童詩《編織一條河流》中猶如清單一般,寫到了鱖魚、白魚、蜻蜓、螢火蟲、鸕鷀、蛙聲、蝸牛殼,也寫到了浮萍、菱角、茭白、菖蒲、竹林、榕樹,同時寫到了小河、拱橋、漁網、魚簍、漁歌、漁村、銀河……這不是一般的舉例,而是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基礎上的童聲合唱,不需要詩人為世界萬物重新命名,只需要人類讚美和守護好它們就足夠了。七歲的文一帆寫道,“我不喜歡吃魚/今天/我吃了魚/吃出了一絲苦味/那是魚的悲傷”。孩子怎麼會一開始就喜歡吃魚呢?在孩子看來,魚跟他一樣,是一個寶貴自由的生命。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魚才會是一道美食,成年人自有其貪婪和愚蠢。也許是一個大人要求這個孩子來嘗試吃魚肉,但是他吃出了苦味,魚的悲傷從味覺一直沉澱到他的心裡。這是一首悲傷的童詩,卻也從悲傷中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這種希望只有孩子們才能夠帶到我們中間。

七歲的朵朵是一個女孩子吧,她“塗上指甲油/女孩穿上新衣裳/在陽光裡舉起你的手吧/這雙手在演出”。如此美而自信的孩子,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是孩子也是詩人,更是我們的未來。

(孫君飛/文,圖片來自網路)

轉載自公眾號:孫君飛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