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評】爆火的“二舅”,撕裂的輿論

文/羊城晚報評論員 林如敏

爆火的“二舅”影片造成了輿論場的又一次撕裂。有人從中看出了莊敬自強、勵志感動,有人則讀出了另一種滋味,稱這是一碗有“毒”的心靈雞湯,反感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去說教他人。

【羊晚快評】爆火的“二舅”,撕裂的輿論

影片截圖

這是網際網路輿論的常態。一個網路熱點出現後,很難有整齊劃一的聲音。當然,凡事總有例外,比如同樣是這些天爆火的那個江西小夥周劼炫富炫權之朋友圈事件,輿論就一邊倒地呼籲有關部門徹查到底,維護大眾極度關切之公平正義。

像周劼這樣穿了條新底褲都恨不得亮出來給人看的“小可愛”,我們就不討論了。我們還是說說略顯沉重的“二舅”。

關於“二舅”,勵志的解讀無疑更符合主流價值觀,但是對另一種聲音,也大可不必避之若浼。如同文學作品一樣,一個影片一經發布,必須經由讀者的閱讀(觀看)才能最終完成作品的功能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生髮出創作者預料不到的言外之旨,是所謂接受美學中常有的現象。

在一些人看來,“二舅”的故事似乎暗嵌了這樣的聲音,人家一個殘疾人,都可以過得有聲有色,四肢健全者有什麼理由過不好呢?他們反感於被動地接受這一靈魂拷問。

不能說這樣的反感就是離經叛道。不記得誰說的,中國古代詩人的作品無非四個字——無可奈何。唐詩宋詞,寫傷感的多,寫歡欣的少。所傷感者,包括國殤、戰亂、貶謫、別離、喪親、失戀等等。

現代人生活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和進步。但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依然是生活的常態,人生總有這樣那樣的溝溝坎坎,有人奮力通關,有人無力迴天,它通常和四肢是否健全無關。

倘若您從“二舅”影片裡看到了勵志的光芒,善之善者也;倘若您感到個人道德受到了擠壓,那麼請允許我撫摸一下您斑駁的心,我和您一樣努力,但都想逃離這無謂的擠壓。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責編 | 梁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