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經由《三國演義》渲染之下,成為千古仁義之交的典範,雖然做不到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三人結義時的誓言,令人聞之熱血沸騰,心胸為之蕩氣迴腸。而他們兄弟三個在歷史上的死亡也確實是緊密相隨,按照時間順序可謂是“羽化、飛昇、備歿”。

劉備、張飛的死因與為關羽報仇一事密不可分,

這就要說到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夷陵之戰,

為報關羽被吳國所殺之仇,劉備盡起大軍,連綿七百餘里殺向吳國,然而卻在夷陵被吳國火燒連營,在軍事實力對比上大佔上風的劉備,為何敗的如此慘烈,這都源於他的一系列錯誤決策,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一、荊州換主導致吳蜀交惡

1為忠義而戰

公元219年,孫權偷襲荊州,佔領整個荊州並斬殺關羽、關興父子,給劉備以巨大打擊。劉備在登基稱帝后不久,就決定出兵攻吳,

“志報關羽之敗”,

一方面保持自己仁義之名,深層思想則是“圖收湘西之地”,他自認為蜀國敗吳有餘而勝曹不足,兩相選擇,只能攻吳。

在是否出兵一事上蜀國內部曾發生激烈爭論。

劉備、張飛是主戰派,諸葛亮和趙雲是主和派,兩人考慮魏國對蜀國威脅更大,不主張徹底破壞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兩派爭論不休時,張飛為部將所殺,而殺人者又投奔了孫權,兩仇相加,主戰派佔據上風,再也無人能勸阻滿腔怒火的劉備。

2手握上上籤優勢明顯

劉備親自統帥大軍東下,令趙雲領兵駐紮江州作為後援,諸葛亮留守成都總理國政。《三國演義》記載蜀軍有75萬,

這肯定有誇大成分,但是蜀軍總數確實遠遠大於吳軍是沒問題的。

蜀軍以白帝城為大本營,沿三峽連營長達七百里,逶迤攻向東吳,兵力少是做不到的。

劉備這次挾一腔怒火而來,盡起蜀國兵力,軍事優勢極大,可謂是握著上上籤,這支籤的內容極為豐富: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首先

,蜀軍有為關羽復仇的大義,是忠義復仇之師,哀兵必勝,士氣可用。

其次,

劉備禦駕親御,鼓舞人心,全體將士用命。

其三,

蜀漢在荊州經營多年人心尚在,關羽仁義之名極受當地民眾認可,眾多荊州士民踴躍追隨劉備出征。

其四,不滿吳國的高壓政策,少數民族親蜀仇吳,主動出兵呼應。

其五,

蜀軍佔有長江上游地利優勢,順流下擊,氣勢如虹。

其六,

蜀軍的總兵力遠超吳軍,這是最根本的勝利保證。一般而言,兵力佔優的情況下,只要不出現過大的錯誤,贏面是很大的。

但歷史表明,劉備就是在手握上上籤的情形下,卻因為他的一系列低階甚至可以稱為下下選的決策,打了一場敗仗,輸掉了這場戰爭。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二、結果令人愕然的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從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持續達十五個月之久,

雙方攻守態勢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前六個月蜀攻吳守,蜀軍取得十餘次連勝的階段性勝利,吳軍避其鋒芒,邊戰邊退。

第二階段中間六個月雙方相持於夷陵。

蜀漢在峽谷高地設立四十餘座軍營,孫吳則隨輕重以兵相拒。第三階段222年閏6月至8月吳軍反攻,蜀軍潰敗。反攻時,孫吳從夷道出兵,陸遜命令士兵各持一把矛,用火攻火燒連營,大破蜀軍前鋒。

繼而在涿鄉殲滅蜀軍主力,乘勝追擊四面圍攻馬鞍山,劉備倉皇退回白帝城。雙方議和停戰,重新回到蜀吳聯合抗魏的局面。

夷陵之戰吳勝蜀敗,

從雙方戰鬥情況對比看,首先,孫吳在戰爭謀略上更勝一籌,透過戰略退卻拉長蜀軍後勤補給線,逐步削弱蜀軍士氣,使蜀軍戰力大減。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其二,面對兵力數倍於已的蜀軍,吳國採取敵眾時避戰不出,敵人少時堅定不移地集中優勢兵力進擊,各個殲滅敵人。其三,吳軍主帥陸遜善於抓住時機,運用火攻破敵,這是三國曆史上火燒赤壁後的又一經典案例。最後,吳軍乘勝追擊,直至四面合圍白帝城,壓迫蜀漢議和才搬師回國。

三、決策失誤是最大的錯誤

夷陵之戰,以蜀敗吳勝結束。劉備在手握上上籤的情形下卻輸掉了戰爭,只能自我慨嘆“吾之敗,天也。”但事實上蜀軍之敗主要在於劉備的諸多決策是下下之選。

下下選之一,未接受議和,導致基本國策逆轉。

在蜀國大軍集結的過程中,東吳朝野亂成一團,非常擔心抵擋不住,孫權只得派諸葛瑾去蜀國議和,談判交回荊州事宜,卻被激憤的劉備一口回絕。如果劉備暫時按下怒火,接受對方交還荊州,談判懲處殺害關羽的兇手,並再爭取一些利益都是有可能的。

劉備沒有選擇議和,而是執意報仇。

這就徹底打破了“隆中對”制定的“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的基本國策。

一直以來,較弱的蜀漢與代漢自立的曹魏勢不能兩立,只能與同樣較弱的吳國聯合才能取得生存權,因而劉備很讚賞“聯吳抗曹”政策並躬身執行。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蜀吳聯合取得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建立以荊州為中心的根據地,都是認真執行這一政策的結果,如果一直堅持下去,蜀國會獲取最大的利益。

可惜關羽一死,劉備不得不憤而興兵,

置自己躬身執行的聯吳抗曹基本路線於不顧,在與曹魏爭鬥的同時,又開啟蜀吳戰場,陷入兩線作戰。

被複仇思想佔據全部大腦的劉備已不能冷靜分析當時的形勢,也不能再正確估計蜀國的力量,他的這一決策,開始了正確政治路線的逆轉。

下下選之二:沒有發揮水路合擊的優勢。

在此次戰役中,劉備擔心吳國在水路設伏,命令軍隊舍船就步,包括水軍在內全從陸路進攻,放棄長江上游的地利優勢,沒能形成對吳軍具有威脅的水陸俱進的攻擊陣型,這是劉備在攻擊戰術中做出的錯誤選擇。

從陸遜給孫權的戰報上可以看出,吳國非常害怕蜀軍水陸合擊,這樣吳軍駐防範圍勢必擴大,機動不夠、兵力不足的劣勢會更加明顯。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下下選之三:連營向前。

劉備排兵佈陣犯有嚴重錯誤,七百里前後連綿四十餘營寨,成一字長蛇陣,看著是首尾相連,但戰線過長大大分散兵力,使得兵力優勢不再明顯。

蜀軍各營用樹柵建設,且在山林茂盛之地,給吳軍火攻大開方便之門。劉備攻打吳國初期連勝十餘陣,自我感覺良好,不將陸遜等吳國年輕將領放在眼裡,開始輕敵冒進,結果為吳軍所乘。

下下選之四:未切實考慮留條後路。

劉備兵精糧足,未料到會出現大敗的可能,認為一字長蛇陣足以保證可攻可守,忽視了具體退路和後援的安排。被吳軍抓住戰機,派出一支部隊直插蜀軍後路,前方火攻一起,蜀軍大亂,連營盡失,吳軍前後夾擊大敗蜀軍。蜀軍一敗就不可遏止,沒有後方的支援,劉備最終兵敗白帝城,這是明顯的戰術選擇錯誤。

這一系列的下下之選,使得握著上上籤的劉備最終飲恨夷陵,敗退白帝城。

對於一個久經戰陣的老將,居然能做出一系列如此讓人匪夷所思的低階決策,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

戰爭指揮者的指揮才能、思想性格和心理情緒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在整個戰役中的心理情緒全部集中在“復仇”二字上面,這種心理情緒促成他固有性格的逆轉。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首先是拒納眾諫。

劉備一改往日善納眾諫、團結將領的常態,一意孤行去打一場不必要的戰爭,以致走向毀滅性的悲劇。

其次是急躁冒進。

由於復仇主義思想支配一切,劉備性格十分急躁,急於出兵、急於佈陣、急於決戰,來不及審時度勢,不仔細研究雙方兵力對比以及天時地利諸條件,終被以逸待勞的吳兵所敗。

再次,驕兵必敗。

劉備自恃兵多將廣,滿以為可以一舉蕩平東吳,然後伐魏。他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過低估計對方的力量,只會帶來戰爭的失利。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強烈的復仇情緒,是建立在義氣主宰一切的思想基礎之上的。張飛一亡 ,這種狹隘的復仇思想更為堅定。蜀國中並非沒有智謀之士,反之,卻是人才濟濟。然而當忠義壓倒一切時,劉備已不考慮利益的得失,他從思想深處拒絕一切的良策和規勸,導致夷陵之戰的大敗。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反觀孫權在整個戰爭中的表現,充分體現出孫權的治國用兵謀略之能。

先稱臣於曹魏,緩解邊防壓力。其後進行充分的戰備,集中優勢兵力和將領於夷陵之戰。孫權審時度勢,知人善任,重要時期大膽起用年輕將領陸遜,並授予全權,這與劉備的一連串失誤形成鮮明對比,此消彼漲,劉備敗得不冤。

夷陵之戰後,蜀吳實力相對都有所削弱,曹魏的優勢更加明顯。孫吳奪得荊州後,上游門戶得到穩固,不再擔心來自蜀漢的威脅。而蜀國戰後劉備病死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無力亦無心東侵。

三方勢力消漲,

蜀吳之間形成實力相對均衡的態勢,

魏國和蜀吳之間也實力相對均衡,再度形成蜀吳兩個弱國聯合對抗曹魏的格局。

夷陵之戰為何敗得如此慘烈?劉備可謂是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夷陵之戰是“強大之軍打敗仗,弱小之軍打勝仗”的著名戰爭史例,未能堅持聯吳抗曹的基本路線是劉備失敗的根本原因,戰術指揮的失當是失敗的直接原因。

而這些都緣於劉備忠義思想佔滿整個頭腦,復仇主義情緒充滿全身,導致他心態失衡、性格扭轉,

做出一系列大失水準的下下選擇,最終在握有上上籤佔盡優勢的情形下一敗塗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孫子之言誠不我欺,確是至理名言。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1999;

2張大可《三國史》華文出版社,2003;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