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在被命名為“完達山一號”後,那隻闖進黑龍江省密山市的野生東北虎依然不時引起著人們的關注,筆者也就跟個風,繼續寫寫古代筆記中的“虎倀”。

世間到底有無鬼物,恐怕是個永無定論的問題,畢竟科學難以對其證偽,不過充斥在古代筆記和誌異傳奇中的各種溺鬼吊鬼產鬼倀鬼,大多是撰書人為了教化之用,卻是不爭的事實,且各有各的教化任務:比如溺鬼是嚇阻人們不要輕易鳧水,吊鬼是提醒珍愛生命,產鬼有警示婦女生產乃是生死關之意,而倀鬼的存在相較之下更顯“大義”,是批判一切引狼入室、助紂為虐的敗類。因此,“倀鬼之王”的身份便尤其耐人尋味了。

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一、貳臣之首,兩代衣冠

“倀鬼之王”,出自清代著名小說家吳趼人所著之《趼廛筆記》,說的是廣東鶴山的一位書生,下鄉去催租,誤入林莽之中,猝然遇到一隻老虎,想要逃跑已經來不及,被老虎撲倒後,靈魂瞬間離開了軀殼,被一個青衣人引導到地府去。

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趼廛筆記》及目錄裡的“倀鬼王”

“至一處,殿闕巍峨,類王者居。”大殿之上,條案之後,坐著一位老者,身穿明代的袞袍,戴的卻是本朝的冠帽,紫寶石頂子上插著三眼花翎。“案下跪囚累累,若聽發落然。”書生正在詫異間,忽然天上降下一道紅光,兩側的吏役們趕緊牽著那些跪囚,讓開一條道路,那個老者也從條案後站起身避到一旁。這時有個“儀從甚隆”的神仙入殿高坐,老者過來免冠俯伏,神仙大喝左右行刑,兩旁的吏役“褫老者衣,杖一百”,打完這一百棍子,神仙率領儀從昇天而去。老者起身穿好衣服、戴好冠帽,繼續坐在條案後處理那些跪囚,神情平靜,毫無慚色。這時那個青衣人帶書生上前請求老者發落,老者審視再三說:這個年輕人死期未到,讓他回去吧!於是一個白髯翁領著書生出了殿宇。

書生心裡稍安,低聲問白髯翁,那老者是什麼人,為何“著兩代衣冠”?白髯翁說:他就是吳三桂。吳三桂死後,天帝說他既不忠於明,又不忠於清,欲竊大位又以失敗告終,終身悵悵,無所適從,乾脆封他為悵鬼之王,使領天下悵惘之鬼。誰知天帝把這個任務安排給判官時,判官因文化水平不高,“誤書‘悵’字之心旁為人旁,不得已,即改成倀鬼王,掌領天下之倀鬼”。書生問那個打他的神仙又是什麼人呢?白髯翁說那是桂王朱由榔,他在昆明被吳三桂殺害後,到天帝那裡告狀,天帝於是下令每天讓他早中晚各打吳三桂一百杖,打夠三萬六千杖以後,再罰吳三桂轉世為獍(一種生下來就吃掉其父親的野獸)……

書生還想問,白髯翁一腳將他踢倒,書生“倉惶顧視,則身仍臥叢莽中也”。

這則筆記顯然是杜撰,其用意也很明確,寫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吳趼人對清末國家的種種危亡極為憂患,雖然他本人思想解放、絕不排外,但對那些一心投靠列強、出賣父母之邦的梟獍之徒十分痛恨,所以才寫下此文的吧!

二、但有善念,倀鬼可恕

倀鬼之所設,除了勸人向“義”之外,還有勸人向“善”的作用——雖然在古代筆記中比較罕見,但確實有一些文章中的“倀鬼”形象比較正面。

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妄妄錄》

清代學者朱海在《妄妄錄》裡寫杭州一個名叫智慧的人,生性放蕩,有一年他到新安縣去,“獨行山中,渴甚,自掬溪水飲”,忽然發現溪水中倒映出的自己的影子竟然是“羊首人身”,嚇得魂飛魄散,一路奔逃,又來到一條溪水邊,“復向溪中照影,羊角宛然”。他驚恐萬狀,想自己平生雖然不夠檢點,但也從來沒有做過什麼殺人放火的勾當,何以竟墮入畜生道中?又想到自己一路走來,道路歷歷可數,並沒有踏入陰間,“身為曾死,何即輪迴”?越想越覺得萬念俱灰,“惟父母未葬,兄弟幼弱,又無嗣續”,更想到自己還欠鄰居張寡婦家一筆債未償,“孤寡無以仰活,累人尤非淺鮮”,不覺得失聲痛哭起來……正在這時,身後突然有人拍他肩膀,勸他不要悲傷,智慧回頭一看不認識,但心中痛苦,便把自己何以哭泣的原因朝這個陌生人講了一遍。那人笑了,自稱乃是倀鬼,山神因他歷劫已滿,讓他來找替代,因為智慧曾經誘姦過某個尼姑庵的尼姑,所以便被選定,“虎故不食人,凡人被食者,皆作犬羊狀,我特使君首化羊,以供前溪虎啖也”!但剛才智慧慟哭之間,心中所牽掛的事情“不昧良心”,所以山神動了惻隱之心,讓他現身說明真相,並放智慧一條生路。說完,那倀鬼便不見了。智慧趕緊逃回家去,賣掉田產,安葬死去的父母,給弟弟娶親延嗣,把欠張寡婦的錢還了,然後出家為僧,一心禮佛去了。

與智慧相比,《耳食錄》中的陳獻,結局要可悲得多,因為智慧的天良尚存,而陳獻真的是無惡不作,“人憚之,莫敢誰何”。

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耳食錄》

有一天夢中,一個倀鬼將陳獻引到山林深處,入一石室,只見一虎頭人踞石而坐,對他說:你作惡多端,身上一點兒人味兒都沒有,我雖然想拿你果腹,可是聞著都覺得噁心,你先到廚房去,歷千日之劫後再說吧!於是倀鬼將陳獻帶到廚房,脫光他的衣服,“牛刀縷切之,餘其骨而已”。陳獻痛楚萬狀,哀號不止,倀鬼卻充耳不聞,等到切下來的肉盛滿了兩個大盤子,他才醒來。“次夜,又夢之如初,如是將三年,無間夕。”陳獻痛苦不堪,可畢竟是夢中之事,他也不敢對人講。這一天,他又在夢中來到石室,虎頭人說千日之劫已滿,明天中午你洗乾淨了,在家等我去吃你吧!陳獻跪倒在地哀求,願改惡從善。虎頭人說你這三年雖然有所收斂,但往日罪孽太重,減無可減,今天我姑且寬限你一個月,料理家事,一個月後你自己吊死,這樣我來吃你的時候,你就不用生受肢解之苦了。陳獻醒來,知道死期將至,把這件事跟家人一說,聞者無不股慄。一個月後,陳獻縊於庭椽,妻子大喊救命,正當鄰里趕來之時,“忽一黑虎衝門來,攫獻屍以去”。

當然,除了勸人莫作惡以變“倀”之外,還有勸人莫憑“倀”而害己的。《閱微草堂筆記》有記:“有樵者伐木山岡,力倦小憩,遙見一人持衣數襲,沿路棄之,不省其何故”,樵夫看這個一邊走一邊丟棄衣服的人,發現他行走速度非常快,且面色慘淡,不像是人,而像是鬼。樵夫於是往樹上爬得更高一些,想看清究竟,那人卻已經不見了蹤影,而順著他棄衣的源頭望去,只見山坳裡伏著一隻猛虎!樵夫才知道那人是個倀鬼,嚇得柴也不要了,趕緊溜回家。第二天就聽說有個人在山坳裡被老虎吃了,獵人們順著丟棄衣服的途經沿路找去,“得虎窟,合銃群擊”,把老虎打死……紀曉嵐為此感慨道:“虎知倀助己,不知即倀害己矣!”事實上有多少“大老虎”,最後就是栽在了平日豢養的那些宵小之徒手裡的啊!

三、誤入虎穴,分食虎乳

在古代筆記中,很多倀鬼的原身並不是為非作歹的成年人,而是稚嫩無知的小孩子,他們要麼是“通體碧色”的七歲小孩,要麼是“面色蒼黑”的青衣小童,要麼是髡髮齊眉的黃口小兒……著名學者欒保群先生在《捫蝨談鬼錄》中說,這或許是因為在古代,被老虎吃掉的絕大多數是小孩子的緣故,而所有倀鬼的故事裡,最令我感動的也正是《夜雨秋燈錄》中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假倀鬼”的故事。

敘詭筆記|“倀鬼之王”竟然是他!

《夜雨秋燈錄》

明代的青魯山上常有虎患,有個年方十二歲的女孩“攜斧入山,採樵以助炊”,一不小心墜落到了山谷之中,谷底有厚厚一層樹葉,得以不死。“然上視壁立百餘仞,無階梯。”女孩高聲呼救,繼以哀泣,卻終無應者。萬般無奈之下,她發現東壁上有個洞穴,從洞口望過去,裡面顯得很空闊,彷彿夏天避暑用的屋子。她慢慢走進去,只見洞裡趴著兩隻像貓一樣的乳虎,才知道這是虎穴。兩隻乳虎只當她是新來的玩伴,過來與她嬉戲。正在這時太陽下山了,腥風掠過,一隻成年母虎回到洞中,見一個女孩正抱著自己的孩子,有些吃驚,女孩以為自己死定了,把心一橫,神情坦然。母虎“瞠目良久,即坐引乳虎哺”。女孩飢餓難耐,對母虎叩拜曰:“蒙大王憐我,不殺我,尚能分乳救我飢乎?”母虎凝思片刻,輕輕頷首。女孩就伏到母虎身邊就食,之後因疲倦不堪,加之山洞寒冷,便靠著母虎睡下。第二天一早,母虎舐醒乳虎,又輕舐女孩將她也喚醒,然後躍出山洞,到了晚上回來時,給女孩帶來了一些果蔬,女孩十分高興。

這樣過了好一陣子,乳虎們長大了,母虎將它們帶出山谷的那一天,女孩坐在谷底突然哭了起來,母虎於是折返回來,將她負在背上,“一躍而升高處”,就這麼把她一直帶到通衢,女孩再三叩謝,母虎才慢慢離去。

女孩回到家,見到父母,高興極了,正在手舞足蹈地給他們講自己獲救的經過時,父母卻厲聲說:“世上哪裡有能從虎口逃生的人!你必然是已經被老虎吃掉了,變成倀鬼,想回來引誘家裡人跟隨你葬身虎腹!”女孩驚呆了,不禁放聲大哭,怎麼辯白父母也不肯相信,反而將她關在屋子裡,不給她任何食物和水,“女轉餓將斃,號救亦無應者,力竭聲嘶,待斃而已”。誰知就在當晚,女孩的父母一同夢見一個黃衣婆子,怒目而視曰:“你們的女兒也是我的女兒,如果膽敢把她餓死,看我不殺你們全家!”兩口子從夢中驚醒,聽到屋子外面隱隱傳來虎吼聲,“猶震林木間也”,他們趕緊把女孩放了出來。

“女不死於虎,幾死於骨肉,可為奇矣。”然而這也實在不能責怪女孩的父母,畢竟世間為虎作倀者實在太多,就連親人也不能不防。不過話說回來,在所有倀鬼的故事裡,我只見過倀鬼對老虎奴顏婢膝的引路,卻從未見到老虎對這些奴才有絲毫的青眼相加,反倒是對一個敢於跟自己平等相處的女孩不但不予加害,反而有維護之舉,我想宣鼎在寫這則筆記時,一定是挺直了脊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