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的田黃三連璽

1954年,撫順戰犯管理所正在開展認罪檢舉運動。一直忠心耿耿伺候末代皇帝溥儀的真瑞,作為溥儀的堂侄,在揭發了溥儀的眾多罪行之後,偷偷給溥儀寫了張紙條,讓他儘快在看管人員搜查之前爭取主動交代。

乾隆帝的田黃三連璽

溥儀沒辦法,只好將他最後的秘密——藏在隨身衣箱夾層中的珍寶交了出來。這是溥儀從故宮中帶出的眾多文物珍寶在變賣、丟棄之後,所剩的最後一批家當了。這其中除了許多翡翠、寶石之外,還有一套乾隆帝田黃三連璽。

此三連璽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璽中備受青睞,以後各帝亦十分珍視。

它是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所鐫,系由一塊相當大的田黃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鏈連在一起。

這塊石頭什麼來歷?據記載,在康熙年間福州壽山挖出的田黃石作為貢品獻到了清宮,在庫房裡靜靜地躺了近百年。乾隆年間,機緣巧合這塊石頭被呈到了乾清宮,乾隆皇帝對其一見傾心,命工匠精心雕琢,於是乾隆三聯璽就此誕生。

乾隆帝的田黃三連璽

田黃石產於我國福建省福州市北壽山鄉水田之下。石大者如卵,呈自然形態,色黃者稱之為田黃,有黃金黃、橘皮黃、枇杷黃等多種。清初以來,取以治印,因其難得,遂成為印材中的珍品,故有“一兩田黃一兩金”之說。

乾隆帝的田黃三連璽

田黃石其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為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藝術擺件。凡經雕鐫的藝術品,都可以當作文物看待,因為它不能複製,屬沒有再生性的藝術品。

三鏈章的製作採用了鏈雕的技法,所謂鏈雕,也就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沒有任何裂縫黏合的痕跡。田黃石質軟(硬度大約為2。5——3。0度),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鏈斷石破,因而這件田黃三鏈章的工藝難度也就可想而知。

這三璽的篆刻方式與璽文佈局均有不同。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釐米,邊長2。6釐米,為陽文篆刻,佈局章法為傳統標準格式。“宸翰”是帝王的文章或手書的意思。中“樂天”,橢圓形,高1釐米,長徑3釐米,短徑2。3釐米。

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釐米,邊長2。6釐米。“惟精惟一”為陰文篆刻,印文用漢代私印形式,採取迴文法排列,錯開相同的兩個“惟”字與延長兩字上端一筆都是為取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的效果。

“惟精惟一”、“樂天”都出於儒家經典。“惟精惟一”出自《尚書·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即危則難安,微則難明,故戒以精一,信執其中。這裡講的是舜告誡禹的一些為政之道: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

乾隆帝的田黃三連璽

乾隆以此表明其治國理政的理念。“樂天”之義取自《周易·繫辭》:“樂天知命,故不憂。”孔穎達解釋為:“順天道之常數,知性命之始終,任自然之理,故不憂也”。

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於自然;知命是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生命的價值。知道了宇宙的法則與生命的含義,生活自然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可見樂天知命是一種大修養、大境界,不是悲觀地順從命運安排。

中國古老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精髓可以濃縮為樂天知命。反映出乾隆皇帝樂天知命的天命觀,符合儒家的傳統人生理念。

此時的乾隆帝已是耄耋老人,貴為太上皇,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政治風霜,知曉天命,樂觀地順從天命的安排,渴求超脫世俗,達到臻於清淨的精神境界。

乾隆帝的田黃三連璽

“乾隆田黃三聯璽”不愧為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它不僅藝術價值在印章中無出其左右,其文化價值更值得人們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