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與《青衣》

《主角》與《青衣》

文 | 眼觀六路

若是把《青衣》裡的筱燕秋和《主角》裡的憶秦娥放到現實生活裡,若是她們就生活在我的身邊,我一定是喜歡憶秦娥,因為她善良。但是作為讀者,我卻更喜歡筱燕秋,寫作者讓我看見一個紅塵裡的女人,她是這塵世裡的一員,她的身後拖著慾望的影子。也正因為這影子,她生動立體,血肉豐滿。為了這慾望,為了出演嫦娥,二十年前她用開水潑了恩師,二十年後她自殘般地減肥,出賣並不年輕的身體,給自己的徒弟下跪……無所不用其極。

對於讀後感,一定是百人百感,十幾萬字的文章裡也許只有一句是打動你的,為這一句感慨萬千。還有一種情形就是一路看下去,更多的被吸引而非被感動。吸引和感動一定有交集,交集以外是各自的空白。

看《主角》的時候我常常想起二舅母講的故事。二舅母斗大的字認不得一籮筐,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全,卻會講故事。冬天的夜晚又冷又長,孩子們貓到被窩裡,纏著二舅母講故事。我一直確信,講故事是一種天賦,和文化高低無關。二舅母講故事總是懸著一根弦,這懸著的弦隔一會兒撥弄一下,勾引著人一個勁兒地問:“後來呢?後來呢?”二舅母的故事講完了,孩子們就纏著她再講一個,對於那個講過的故事再無興趣。

《主角》寫了一代秦腔名角憶秦娥,從一個放羊丫頭一步一步成長為秦腔名角的故事。對於憶秦娥,作者陳彥說,他要塑造一個絕對美好的人物。對於筱燕秋,作者畢飛宇說,無視了筱燕秋就是無視了生活。

看《主角》的時候,我一直是一個讀者,追隨著故事。看《青衣》的時候,我常常感覺痛,那痛來自於內心,來自於筱燕秋的內心,我常常以為我就是她。

憶秦娥和筱燕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物。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看《主角》的時候總是想起《青衣》。憶秦娥的舅舅,以及一個又一個恩師,不斷打磨不斷前進,成就了憶秦娥。我一邊讀一邊要感慨,命運造人。筱燕秋單槍匹馬,使出渾身解數,一次意外懷孕,卻讓她與嫦娥失之交臂。這錯失對於年過四十的女人來說,註定是永遠的失去。當我看到因意外懷孕剛剛人工流產的筱燕秋邊舞邊唱在劇場外的雪地裡時,我喉頭髮緊,用手捂著眼睛,溫熱的液體還是奪眶而出。那是筱燕秋的眼淚——紛飛的雪花裡,嫦娥舞動水袖,等著她的只有廣寒宮裡的無限寂寞……或者,不僅僅是寂寞。書中繼續寫到——血從褲管往下淌,落到雪地裡是一個個黑色的窟窿……

憶秦娥兩次婚姻均已失敗告終。視為命根子的傻兒子死了,收養了女娃宋雨又被認了回去,膝下無兒無女。然而這一切比起秦腔帶給她的,似乎不足為道。如作者所期待,憶秦娥是美的化身,她用手掩著嘴憨笑,肯吃苦,有靈性,不爭不搶,有同情心,寬容大度。她像山裡的一枝紅梅,自始自終,不改初衷,傲然綻放。

筱燕秋卻不是一個討喜的主兒,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討厭的角兒。她有愛她的丈夫,有愛她的女兒,然而這一切比起嫦娥來不足為道。她爭嫦娥,爭得固執、不近人情。說得狠一點,她爭得天理不容。若是不然,如此步步為營日日為兵,怎麼就懷孕了呢?二十年啊,她日日練天天唱,她把自己等同於嫦娥,就等著奔月的這一天。然,天不容她,又能奈何?

對於憶秦娥來說,秦腔是她生命的重。對於筱燕秋來說,嫦娥是她的命。演好秦腔是憶秦娥的責任和擔當。出演嫦娥是筱燕秋在找回自己。她搶的不是榮譽地位不是角色,而是她的命。

作為一個讀者,我無法忘記筱燕秋,無法說清是她跟著我,還是我跟著她。身體和影子哪一個更接近生命的本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感覺自己越來越無限地接近筱燕秋,特別是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我仰頭望月,看見月亮裡衣袂飄飄,聽得見咿咿呀呀地哼唱……

《主角》與《青衣》

以下薦讀區:

勾陳追夢,千載風流凝筆下;

鑑古思今,萬般滋味上心頭。

浮躁當下,能靜下心來追逐古人的步伐,再現當年烽煙與風月,此種品古鑑今之雅懷,吾等不及不如。讀李坤《歷史的現場》有感!by一蓑煙雨。

眼觀六路文集經典回顧

責編:五月薇語

shangshangweilan

《主角》與《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