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唐代時禪宗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到了唐玄宗時,佛教發展更是達到了極盛,寺院之數比較唐初幾乎增加一半。很多詩人也深受禪宗的影響,不僅生活中經常與僧侶往來,創作中也以禪入詩。

最典型的比如王維、白居易,都創作了大量的禪詩,晚唐的李商隱雖然沒有那麼執著於禪宗,卻也時常向往歸隱山林。晚唐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牧也深感禪宗影響廣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江南村》就盡顯作者的思舊懷遠。下面介紹的是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念昔遊(其一)

唐代:

杜牧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長期漂泊南方。而唐代時佛教得到了大力發展,不僅高僧薈萃,而且佛教禪宗六祖惠能也曾在曹溪說法,雲門寺的住持更曾用心事之。李白也到此遊覽過,並題有《游水西簡鄭明府》一詩。《念昔遊》是杜牧在若干年後,追憶那次遊蹤而寫的組詩。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此詩作於開成三年春,36歲的杜牧當時正在宣州幕中,他想起前幾年遊宣州的情景,故以《念昔遊》為題。首句“十載飄然繩檢外”,記錄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大和二年,26歲的杜牧進士及第,入仕後在江西幕,至開成三年為11年,此取其整數而言。繩檢,約束,多指世俗禮法。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杜牧為人倜儻風流,豪爽飄逸,不喜受禮法拘束。故自入仕後多飄然繩檢之外,遊冶于山水亭閣,歌樓楚館。“樽前自獻自為酬”,即是他這一生活情趣的自我寫照。兩個“自”字,把他那種自斟自飲、自得其樂,獨往獨來、不受拘束,飄然於繩檢之外的神態勾畫出來了。這神態貌似瀟灑自得,實際上隱約地透露出不合時宜的憤世之感。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後兩句“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更是將其遊覽山水亭閣、沉醉於江南風物的生活與情趣,筆酣墨飽地展現出來,充滿情韻,耐人尋味。詩人寄情山水,徜徉在旖旎風光之中,興會所致,不免吟詩遣興。“寺寺樓”三個字,更烘托出遊歷的地域之廣和時間之長,又迴應開頭“十載”。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念昔遊(其二)

唐代:

杜牧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遊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李白遊覽宣州水西寺時曾豪情奔放地寫道,“清湍鳴回溪,綠竹繞飛閣;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杜牧的這首詩開篇就提到這件事,次句則概括地描寫了這一山寺佳境,將其凝練為“古木回巖樓閣風”,橫跨兩山的建築,用閣道相連,四周皆是蒼翠的古樹綠竹,凌空的樓閣之中,山風習習。作者敏銳地抓住了山寺的地理特徵,展現出極其美妙的風光。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詩仙長期浪跡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時境遇與其相仿、心緒也相似,他面對勝景,悠然自得地說,“半醒半醉遊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此時此刻詩人把仕途失意後的苦悶消釋在美景之中。濛濛雨霧、山花盛開,紅白相間、幽香撲鼻;詩人似醉若醒地漫步在充滿野趣的山林之中,心情無比舒暢。

杜牧追憶往事,這兩首絕句纖麗典雅,心境豪爽飄逸

詩人在江南期間經常遊山玩水,看似悠然自在,內心卻十分苦悶。這首憶昔詩愈是把自己寫得無拘無束,就愈顯示出作者心中的百無聊賴。雖然無一處發洩牢騷,而又讓讀者感到有一股怨氣,妙在言外之意。作者寫景雄峻清爽、纖麗典雅,卻借大自然的景緻,來盪滌胸中的塊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