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國學”在中國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開始自己的火熱期,前些年會有一些專門的國學學校,培養孩子古人的社交禮儀和經典文集。當然,很多人也對這種教育形式提出了質疑,到底這種形式適不適合現在的教育形勢,而他們所提倡的國學到底是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國學”。雖然說這種教育形式最近有了遏制,但是仍舊存在。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1、什麼是國學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 兩漢經學、 魏晉玄學、 隋唐道學、 宋明理學、 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 漢賦、 六朝駢文、 唐宋詩詞、 元曲與 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在漫長的歷史文化中,中國文化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家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說他們的生命早已走到了終點,但是他們留下的這些經典卻又讓我們感到珍貴,透過這些作品瞭解過去那個時代的聲音。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2、國學中的“四書五經”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這在中國傳承已久,可以說在歷代王朝之中都擁有至高地位,甚至有時候還被當做考試的標準參考讀物,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唐以後,科舉制正式形成,為這些經典成為廟堂之學奠定了基礎。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在科舉制度確定之後,許多人醉心於功名,有十幾歲的孩童,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都是科舉考試的積極參與者。而到了明清時代之後,因為科舉考試的需要,很多人是從小就讀“四書五經”這些經典讀物,並且有不小的造詣。這些人可以說人人知經典,事事引經典,給人就是一種書呆子的形象。但是到了今天,能讀懂這些人反而被捧得很高,甚至有些半解就可以叫做國學大師。

3、半解的“國學大師”

近代時期的“國學大師”,當有唐文治、章太炎、陳寅恪、錢穆和錢鍾書,也有人認為王國維也是其中的翹楚。這些人的實力我們自然是不用懷疑,過後的古文功底使得他們在對於國學的研究之上有著獨特的見解,讓人們信服。但是,很多人常常說“近代之後無大師”,說這是一個“大師遠去”的時代。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今天的國學氛圍。當然很多人從小也背過一些經典,比如《弟子規》、《千字文》等等,但是也就是當初背過,現在也就是能記個開頭吧。而在課堂之上,學一些古代詩詞與文章節選,這算不算學習國學,當然算,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自然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畢竟只是淺讀,並不深究。很多人畢了業之後這些東西也都全部還給了老師。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而社會上的一些人,同樣是藉著國學的名聲來為自己謀利。前些年的時候,于丹的大火,讓國學再次閃耀迴歸眾人面前。因為她妙語連珠的講解《論語》、《莊子》,所以當時不少人稱她為“國學大師”,當時的她也接受了,因為她覺著她的盛名擔當得起這個名號。但是不久,她就被爆出講解這些經典很多都是個人之見,脫離經典原意,甚至有些時候連字都讀不正確。這真的是一個“國學大師”應該有的水準吧,如果放在近代時期,于丹的水準應該就是個普通讀書人吧。當於丹被虛榮心矇蔽之後,迷失了自己,也讓自己付出了代價。國學大師不是隨便叫的,而是需要一定真正實力的。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大師從來不願意過分誇大自己的名聲,因為他們瞭解的越多,自然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只有那些無知之人,覺得自己讀了點書,別人給個名聲,就以“大師”自居,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不會太好。任何人都應該放低自己的身態,因為這是一個牛人輩出的年代,比我們優秀的人太多,千萬不能一點點的成功就驕傲自滿。

很多人以為小編就是在宣傳國學,並非是這樣。一個沒有精神生活的人是不完整的,在物質生活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要讓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很多人可能覺著平常看看影視劇就行了,這些老古董就沒有必要再拿出來了。要知道這些東西傳承數千年,自然有其價值,其中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能夠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會給我們許多重要的幫助。同時這也會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健康影響,但是一定要吸取其中積極健康向上的東西,促進我們的發展。

古人把四書五經作為啟蒙讀物,為何現在讀個半解就可以叫國學大師

人永遠不應該放棄學習與進步,不管是從事什麼職業,應該讓自己不斷成長,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不要停下學習的腳步,這個世界的精彩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的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