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弘一法師:淺談書法

學術與社會 Academia-Society

一。緣起

幾位友人及學生都說我的書法好,其實是過譽了。朽人雖愛好書法、音樂等藝術,但自愧生來沒有什麼天賦,僅天性喜好而已!至於藝術成就,則自視沒有少許悟性,所以更沒有“成就”可言了。

但幾位同好書法之友人一再相邀,幾番推遲不得,故只好不揣淺薄,在此與大家妄談。

為了方便大家瞭解,我擬從書法流派及其發展簡史談起,以助諸君知其概貌,粗窺書法之歷史脈絡。

二。五大書體及其流派

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文字的規則或方法,用以記錄或傳遞資訊,故文字不可不重視。然而,各國的文字,因其產生之年代與人們認識的不同,故在結構、分佈及至章法多不相同;甚至一國文字,因歷史變遷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形體,故有書體及流派之由來。

古書云“書畫同源”,而實際亦如此。以我國漢字為例,即從形象之圖畫開始的,後來書法成為一門藝術,即是“字如畫”或“畫如字”,自有它的藝術魅力所在。

自秦漢以來,不少書法名家多為書畫大家,甚而融字之法入畫,或融畫之勢入字,頗有開創之大家,故有五體流派之由來。

進而述之——工筆中之人物,其臉或手、或臂、或衣褶,多為玉筋篆的筆法;再者,花卉畫中之花、瓣、莖、葉,亦是篆書的筆法,故而線條或流暢柔軟,或堅硬如鐵,可證以書繪畫者也。而繪畫之腕力、手勢,與書法主力度與技法,亦多有默然相契之處,此為“以畫入筆者”之明證也。

若論書體,一般稱正、草、隸、篆及行書,共稱“五體”。現從發展之次序,首以甲骨文為先,次為鐘鼎文、石鼓文、大篆、小篆,以上是“古文”的範疇;而後才有隸、草等體。現簡要講一下它們的歷史由來及其流派。

1。古文

(1) 甲骨文

甲骨文為我國最早的文字形式,是以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的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此為已知的最早的漢語文獻形態。

早期那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曾被稱為“契文”“甲骨刻辭”“卜辭”或“殷墟文字”,現通稱為“甲骨文”。因商、周時期的帝王,凡諸事多用龜甲或獸骨進行占卜,以察吉凶或定國事,後將占卜之結果刻於甲骨之上便儲存,此即為“甲骨文”之由來。

當然,除占卜吉凶外,甲骨文內容涉及面亦廣,如天文、曆法、氣象、地理、封地、世系、家族、人物、官職、征伐、刑獄、農業、田獵、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故甲骨文是研究我國古代——尤其商代的社會歷史、文化及語言文字極為珍貴之資料,已發掘的甲骨文獻中的殷商甲骨卜辭,主要是殷墟甲骨。

殷墟甲骨是商代自盤庚遷殷至帝辛(商紂王)270餘年間的遺物,大多數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或其附近。自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被發現後,大量有字甲骨遭私人濫掘,併為古董家、學者和一些駐中國的外國傳教士所收集。1928年秋才由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人員進行科學發掘。

最早編纂甲骨文獻的人是江蘇丹徒的劉鶚。光緒二十九年(1903),劉鶚在羅振玉的幫助下,編纂並出版了歷史上第一部甲骨文集《鐵雲藏龜九》因此,研究甲骨文早期貢獻最大的是金石學家羅振玉。

當時人們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們把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面上,塗上紅色標示吉利,黑色標示兇險。這些文字皆用刀刻,大字約一寸見方,小字如穀粒,或繁或簡,精緻非凡。

(2)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則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常常作為“青銅器”之代名詞。金文(或鐘鼎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以內容而言,金文的內容多為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記錄,皆反映當時之社會生活。金文字型整齊道麗,古樸厚重。相對甲骨文而言,化板滯為流暢,變化多且豐富。以字型而言,金文基本上屬籀(大篆)體。

周宣王時所鑄之《毛公鼎》,上面的金文極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共497字,是出土之青銅器銘文中最長者。《毛公鼎》銘文的字型結構嚴整,瘦勁流暢,佈局不弛不急,字之位置排列得當,是金文作品中之傑出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亦是金文中難得之作。

古文中除殷墟甲骨較為著名外,鐘鼎方面有《盂鼎》《小盂鼎》《散氏盤》《毛公鼎》,乃至《三體石經》中的古文。

(3)篆書

“篆”者,依《法書考》解釋:“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謂為傳遞事物的資訊或道理,可以傳承、延綿,以至無窮。

《說文》雲:“篆,引書也。”謂引筆而書,引書成畫,積畫成形,形以象字之意也。在六書中,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皆以象形為基礎而來。故象形字為最早之文字形狀,亦是篆字的主要特徵,此為其一。

篆書特徵之二,是其筆畫有轉無折,一切轉彎之筆畫,都成圓轉而成,無有方折。

此所謂“篆”為廣義的“篆”,泛指秦代與秦代以前的各種字型。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經多次的變化,其歷史可分三階段,即:古文(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等)、大篆(籀書)和小篆。

大、小二篆,雖出自鐘鼎甲骨,但依然為原始字型。唐代孫過庭曾在《書譜》中說過:“篆尚婉而通。”就是說篆書的筆畫必須婉轉而通順;所謂通順,指轉彎的筆畫沒有方折筆勢,而成圓轉。

秦時,隸書自小篆中出,漸成新的字型,當時還是隸書的初形。

至漢代時,隸書漸興,時為以後,此一時期為隸書成熟期、壯年時期,是隸書當道的典型時期。作為實用文字,二篆逐漸退位讓於隸書;但作為書法藝術,仍有名家,如漢相簫何所作,時稱“簫籀”。後漢篆書名家中有位名叫曹喜的,時稱“篆書之工,收名天下”,史書中說他“喜傾慕李斯筆勢,少異於斯而亦稱善。”此人喜尤工懸針篆、垂露篆與薤葉篆。

另外,後漢名家還有蔡邕,他是《熹平石經》的書寫人,著有《篆勢》,史書中說他“蔡邕書採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此外,許慎工小篆,師法李斯,筆法奇妙,著有《說文解字》14篇,對後世影響極大,承傳了篆(籀)書法度,成為後世學習之圭臬,曾被奉為“楷書正誤”的標準。後漢著名篆書遺蹟中的《嵩山少室》《開母廟》和《西嶽廟》三石闕,還有漢碑篆額若干種。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雖楷、行、草等書體均已誕生,而仍不乏篆書名涼。如魏時《正始三體石經》上的古文和小篆,可謂漢篆的典型。而《吳禪國山碑》篆法嚴整,《天發神讖碑》則由轉而折、由圓而方,名為篆書,已顯隸書之韻意。晉時的《安邱長城陽王君神道碑》,其篆書筆法多方頭尖尾,略帶挑法。

此外,宋代范曄工草隸,尤善小篆;梁代蕭子云:“創造小篆飛白,意趣飄然。”歐陽詢評雲:“蕭侍中飛白,輕濃得中,如蟬翼掩素。”另,梁代庚元威善作百體書,並作雜體篆24種,這些亦是篆書名家。

唐代之篆書名家首推李陽冰,史書中說他的篆書“變化開闔,如虎如龍,勁利豪爽,風行雨集”。他自己也說過:“(李)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信也。”唐代呂總說他:“李陽冰書若古釵倚物,力有萬夫。李斯之後,一人而已。”史書中說他的《烏石山般若臺題名》《處州新驛記》《縉雲城隍廟記》《麗水忘歸臺銘》為“陽冰四絕”;另有《李氏三墳記》《唐公德政頌》,以及“聽松”二字,都很有名。

五代兩宋時期工篆書者亦不少。較著者為徐鉉、徐鍇兄弟,世稱“二徐”(鉉為“大徐”,鍇為“小徐”)。兄弟二人皆好李斯小篆,造詣頗深。徐鉉遺蹟有《篆千文》《溫仁朗碑額》等。徐鍇著有《說文解字系傳》40卷,《說文解字篆韻譜》5卷。除“二徐”外,較著者尚有郭忠恕、僧人釋夢英等。

郭忠恕,字恕先,著有《漢簡》一書;作品則有《重修五代漢高祖廟碑》《懷嵩樓記》等傳世。

夢英(僧),衡州人,號宣義,工“玉箸篆”,有《千字文》《夫子廟堂記》《妙高僧傳序》等傳世;著作有《篆書偏旁字源》。

元代時,篆書成就較大者,如趙孟 、吾邱衍、周伯琦等人。趙孟 篆書多見於碑額及墓誌銘蓋。吾邱衍著有《學古編》《三十五舉》《周秦石刻音釋》《學古編》《印式》等專論“篆法”之著作。周伯琦有《李公巖》《臨石鼓文冊》等傳世,著有《六書正訛》《說文字原》二書。

明代篆書名家中,以李東陽最為有名,其小篆清勁入妙,卓而超群,自成一家。趙宦光根據《天璽碑》而小變其體,創作草篆,頗具個人特色。程南雲、景陽、徐霖、陳淳、王谷祥等人亦是有名之書法家,他們多承宋、元遺風。

清代篆書名家則比前代更多,以清康熙時期的王澍為最為有名,此人篆書謙和樸實,一時頓稱“無雙”。江聲的篆書兼《石鼓》《國山》之遺意,故成一代名家。清乾隆時的洪亮吉、孫星衍、錢坫、桂馥等亦以篆(籀)書著稱,而尤以錢坫為傑出。清嘉慶時期,有名家鄧琰(石如)崛起,其篆法出入二李(李斯、李陽冰),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將其推為“神品第一”。清代篆書名家多篤守陽冰之法,鄧琰則一改往習,以隸筆而為篆書,對後世影響極大。清道光年間,黃子高篆法俊健,直追鄧琰之風。又有何紹基以顏真卿之筆法作篆,圓融茂密、剛勁有力,終成一格。至清末乃有楊沂孫、泗孫兄弟二人均從《石鼓》入手,參以鐘鼎款識,自謂“歷劫不磨”。後有吳大澄,所寫篆文平整勻淨、凝重簡煉,中年以後雜以古籀,另闢蹊徑,終成高手。吳芷齡則以漢碑篆額、漢印篆法,參以《開母廟》《國山》《天發神讖》等碑刻,於鄧、錢二家之外獨樹一幟。

此為篆書演變之脈絡,所述或許不全,容後來者補之改之可也!

(4)大篆

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間通行於秦國,字型與秦篆相近,但字形構形多為重疊;因著錄於《史籀篇》,故稱“籀文”,籀文是秦統一中國前流行之文字。

《史籀篇》乃用首句為篇名,實非人名。《史箍篇》取多少字已不可知,許慎《說文解字》中舉出220餘個不同的字。

據傳《會稽刻石》和《嶧山刻石》亦李斯作品,但傳世的據說都是宋鄭文寶重刻的南唐徐鉉摹本。《琅琊臺刻石》傳為李斯所書。

籀文,又稱“石鼓文”,以周宣文時的太史籀所書因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並刻於石鼓上而得名,石鼓文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隋唐之際,在天興縣(今陝西省鳳翔縣)發現了十個石碣,樣子像鼓,故起名為“石鼓”,上面的文字也因此而稱為“石鼓文”。每個石鼓上都刻著一首六七十字的四言詩,據專家考證,這些石鼓乃春秋末年至戰國初年的物品,上面的詩是歌頌秦王的;石鼓文為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5)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因相傳為秦國丞相李斯所創,故名。小篆為通行於秦代之文字。其字型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來。東漢的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臺刻石》《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自李斯以後,唐代李陽冰、五代的徐鉉、近人鄧石如等皆以篆書見長。

自甲骨文、鐘鼎文、大篆發展到春秋戰國時,各國刪繁就簡,各行其令,故文字極不統一。秦滅六國後,秦王採納丞相李斯之意,進行文字改革,故有六國文字統一之事。據記載,參加統一文字工作的人有趙高、程邈、胡母敬等。但依《說文解字》收列9353字,所舉須要改革的篆文只有225字,所以不能說李斯“創造了”小篆。相傳,秦代金、石刻文皆出李斯之手,此為李斯的傑出功績,其對秦統一文字、簡化文字的貢獻亦是功德不小。

自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陽(河南)後,五百餘年,經歷諸侯兼併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語言方面,則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只“寶”字的寫法,當時就有194種不同形態;“眉”字的寫法也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亦在百種以上。這些異形的文字,有的字型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結構怪異,此為書法藝術新的里程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便於統治,故在文字上實行了“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區別於“大篆”。

秦代刻石儲存小篆書跡稍多,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琊臺刻石》《泰山石刻》及其拓本殘存《始皇廿六年詔》等最能見其真相。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型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顯得從容平和,而且剛勁有力,故後人有評雲:“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嶧山刻石》的字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統一的。《嶧山刻石》原石被後來三國時期的曹操登山時毀掉了,但留下了碑文。

小篆字型,當以秦刻石為代表。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言:秦始皇曾經在東巡中立了六塊碑刻,今所存者僅《泰山石刻》《琅琊臺刻石》兩種,秦刻石傳出自李斯之手。

《泰山石刻》為前219年時所刻,原石毀於清乾隆五年(1740),今存十字,其書筆畫儉約,結體規矩典雅。

《嶧山刻石》今所傳者為宋代鄭文寶所摹刻,《峰山刻石》翻刻的有很多,而尤以鄭氏為最精。以上諸碑是秦篆的典型,其特點是用筆勻淨、勁瘦,提筆疾過,圓融峻儼,其筆法又有“玉筋”“釵骨”之說,所以秦篆又稱“玉筋篆”。

2。 隸書

隸書,又稱“隸文”“隸字”,是我國自有文字以來第二大書體。因原來用以輔助篆書,故又稱“左書”“佐書”或“佐隸”,此幾種叫法隨著隸書取代篆書而逐漸不用。

古時,書家多謂隸書是秦代程邈所創,直到近代方才認為隸書是自然演變而來的。隸書從秦代開始,經長期發展、演化,至東漢末年進入成熟期,這時楷書也逐漸出現。東漢末年,鍾繇任黃門侍郎之職,他能寫隸、楷、行、草諸體,尤善於楷書。他所書之楷體,世稱“開創了由隸到楷的新貌”;而此時楷書已漸佔統治地位,但隸書作為一種書法、一種藝術,仍為世人所喜愛,故能流傳至今。

隨後,隸體不斷地變化發展,其書體之特徵為:筆畫比篆書複雜而多變,不但有橫、直、折、勾,還出現點、戈、撇、捺;筆法是方圓並用,方多於圓;逆鋒、藏鋒、回鋒兼施;行筆是中鋒、偏鋒都有或同時存在;其筆法的典型特點是有波勢、用挑法,即平常所說的“蠶頭鳳尾”,字的形狀也由長而為扁平。

隸書從秦隸到漢隸,最後又過渡到唐隸,其間還經過眾說紛紜的“八分”,如後所述。

清代以隸書著稱者有鄭黼、陳恭尹、顧藹吉、桂馥、鄧琰(石如)、黃易、伊秉綬、陳鴻壽、趙之琛、何紹基、俞樾、徐三庚等人;其中,鄭黼、陳恭尹、顧藹吉為專工隸書者;而桂馥、鄧琰、黃易、伊秉綬、陳鴻壽、徐三庚等人篆字亦不亞於他們的隸書成就;至於鄧琰(石如),雖以篆刻著稱,而其所寫隸書蒼勁渾樸、卓爾超群,所自成一家,是隸書中難得一見之珍品。

(1)秦隸

早期的隸書,因初脫胎於小篆,故雖比小篆簡捷,但仍保留篆書的較多筆勢、筆意,其字多是半篆半隸、渾然一體,用筆變圓為方折,多用中鋒圓筆,此時的隸書尚無波、挑,儲存了篆字細長的字形,章法參差交錯,變化隨意而為,不受界格之所侷限,如《秦權》《雲夢秦簡》或西漢時的碑刻。

(2)漢隸

此時的隸書,已是發展成熟的隸書,為隸書的典型時期。一般所謂“隸書”,多指這一時期的隸書。已完全擺脫篆書筆意而成全新之書體,其主要特色為“波磔披拂,形意翩翩”;用筆“藏鋒逆入”“逆入平出”或“翹首舉尾,直刺邪掣”,多為“蠶頭鳳尾”勢;筆畫有粗有細,輕重相應;字形亦由長方而成方扁。

隸書,以漢隸為主體;漢隸,則以後漢時的隸書為準則。在後漢隸書中,有名的碑刻很多,如《斐岑紀功碑》《西峽頌》《夏承碑》《張遷碑》《子游殘碑》《鮮于璜碑》《禮器碑》《曹全碑》《熹平石經》《史晨碑》《石門頌》《楊淮表記》《蒼頡廟碑題銘》等,這些碑刻風格不同、筆法互異,按其筆法大致可分“方筆”“圓筆”兩大類;但按其風格、神韻,則可分為五大流派:

如《乙瑛碑》《史晨前後碑》《禮器碑入》《華山廟碑》等屬“圓潤瘦勁、端整精密”的一派,以“法度謹嚴、筆意飛動”見稱,乃隸法之正宗。

如《曹全碑》《孔宙碑》《孔彪碑》等屬“秀麗工整、圓靜多姿”的一派,是漢隸中之精品。

如《張遷碑》《鮮于璜碑》《西狹頌》《衡方碑》等屬於“方整寬厚、峻宕雄強”的一派,為隸書中之佳作。

如《石門頌入》《楊淮表記》《封龍山頌》《開通褒斜道石刻》等,屬“風神縱逸、氣勢奔放”的一派,亦難得之石刻。以上各碑,除《封龍山頌》外皆為摩崖石刻;而花崗石石質堅硬,顆粒較大,雖無法刻得秀麗嚴謹、粗細有形,然而恰能體現隸書“飄逸奔放”的風格。

又如《鬱閣頌》《夏承碑》《君子殘石》等屬“意態奇古、氣度寬闊”的一派,亦是難得一見的書法作品,多為書法家所愛。

3。 楷書

楷書,即楷體書法,是從漢末、魏晉時起直至近代廣泛流行的書體,是我國第三大書體。

楷書,又稱“正書”“真書”。楷有“楷模”“法度”“標式”等義,最初用以稱呼書體。晉代衛恆《書勢》雲:“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所說“楷法”為“八分楷法”,即間乎隸、楷之間的“八分”書體;近世所謂的“楷書”,非指“八分楷法”,乃指脫盡隸筆、隸意的正書楷體,故楷體又稱“正書”。從形成的角度講,鍾繇所寫的楷字即是“正書”,雖他的字尚有隸書的筆意在,但說楷書起自漢末也是可以的。

楷書之特徵有三:其一,筆畫端正,結體整齊,工妙在點、畫,神韻體現於結體——楷字多平正齊整、端莊大方、結構嚴緊,正如宋代蘇軾所說:“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故楷書“嚴整而不失飄揚、犀利剛勁而似飛動”。其二,筆畫有規律可求——如“永字八法”即是習楷之範例,故有規律可尋,即一切楷書的筆畫皆可納於“八法”之中。其三,起止三折筆——“運筆在中鋒”是楷書的典型筆法,運筆中鋒,則字多遒潤。

楷書的體勢和風格流派較多,然就其基本規格而言大同小異。其小異可分為三:一是肥、瘦之分,肥厚者如顏體,瘦挺者如柳體;尚有極瘦者,如瘦金書。二有長、方之別,正方者如褚體,長方者如歐體。三是樸、媚之異,淳樸者如虞體,撫媚者如趙體。

楷書的著名流派,多出現在魏、晉、唐、宋之間,後分為南、北兩大體系。

南系楷書的著名流派,首推鍾、王,此為魏晉時期楷書開宗立派之主要代表。鍾即鍾繇,王指二王:“大王”王羲之,“小王”王獻之。鍾、王的楷書,秀麗挺拔,備盡法度。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都是他們的著名墨跡。鍾、王之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相繼於後;其次,又有顏(真卿)、柳(公權)、趙孟 等書法家橫空出世,這些書法大家多有自創、終成一家風格。後世所說的“歐體”“顏體”“柳體”即是指他們的楷書風格而言。

北系楷書的著名流派源自魏時的碑帖。魏碑,乃是界乎隸、楷之間的一個流派,亦是重要的楷書體系,是書法中珍貴之寶藏。最早以索靖為代表,而後方形成“北系”書法體系。北系楷書的書法遺蹟主要是石刻碑銘,且多沒有記載書寫者姓名,因此北系楷書不是依書法家的風格而定,而是以碑帖名稱來區分流派,傳世碑帖中,最為有名者有《谷朗碑)《鄭文公碑》(魏)、《張猛龍碑》(魏)、《龍門造像諸品》(魏)等。另,除魏碑外,尚有少量晉碑及南朝宋、梁時碑,如《爨寶子碑》(東晉)、《爨龍顏碑》(南朝宋時)、《瘞鶴銘》(南朝梁時)、《石門銘》(魏)、《張玄墓誌》(魏)。至清代時,有書家阮元首倡碑學,包世臣繼之,近人康有為接踵而起,大興“尊碑卑唐”之風,故而使碑學大盛。

(1)歐體

為歐陽詢所創,其字正書結構,“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四面停勻、八方平正”“書如凌雲臺,輕重分毫無負”“筆備眾美,翰墨灑落”,此即史書所說歐體之風格,歐體著名碑帖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碑》《化度寺碑》。

(2)虞體

為虞世南所創,其字偏長,略同於歐體,字形工整齊備、不傾不倚,法遵“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嚴謹灑脫,如《孔於廟堂碑》。

(3)褚體

為褚遂良所創,其書豐潤勁煉、清遠古雅,用筆方、圓相容,間含隸意;結體婉暢,用筆多變、中側兼收、順逆並用,其書對後世影響極大。著名碑帖有《孟法師碑》《大字陰符經》《雁塔聖教序》等。

(4)薛體

為薛稷所創,其書得歐、虞、褚、陸之遺風;其師承血脈近於褚遂良。此人用筆纖瘦有力,結字疏通流暢。著名碑帖有《封中嶽碑》《鄭敞碑》《沓冥君銘》等。

(5)顏體

為顏真卿所創,其字探源篆隸,楷法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結字方圓,筆法肥勁,如《多寶塔》《東方畫贊》《勤禮碑》《麻姑仙壇記》《顏氏家廟碑》。

(6)柳體

法出顏真卿,後獨創一格、自成一家,其字意瘦挺,體勢骨力遒勁、爽利挺秀。著名的碑帖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尤其是《神策碑》,可看出柳字顏字之間的關聯或淵源。

(7)趙體

為趙孟 所創,世稱“趙體”。其字以“風流、和婉”著稱,其書風遒媚秀逸、和婉適中,結體嚴整、筆法圓熟;著名碑帖有《妙嚴寺記》《三門記》《妙法蓮花經》《信心銘》等。

宋代楷書,首推蔡襄。蔡襄,宋代傑出書法家,“宋代四大家”之一。其書風格意取晉、唐,恪守法度,以神佳為度,講究古意,書雲“端勁高古,容德兼備”,為開啟宋代書派主流之代表。蔡襄之字師法蔡邕、崔紓,後崛然獨起。初學周越,其字變體出於顏真卿;年輕時,其字明勁有力,晚年則迴歸淳樸恬淡、婉美妍媚;他的大字端莊沉著,小字則秀麗多姿。大楷作品有《洛陽橋記》《有美堂記》《晝錦堂記》等,小楷如《茶譜》《集古錄序)等。

宋徽宗趙佶,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後變其法度,獨創一格,自號為“瘦金書”,對後世楷書亦有較大影響。

元代著名書家趙孟 ,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明代楷書較著名者有董其昌,他初學顏、虞,後改鍾、王,後終成一家。

清代楷書名流有錢灃、何紹基,其楷法皆學顏真卿。錢灃之字,結體嚴整,氣勢雄偉;何紹基之字則體勢遒勁,氣勢流暢,此二人對清代楷法影響較大。

以上為楷書之簡要脈絡。

前文所談楷書碑帖,多以大楷、中楷為主;而小楷名帖則較少,主要有鍾繇的《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東方朔畫贊》《樂毅論》《黃庭經》《曹娥碑》;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鍾紹京《靈飛經》;趙孟 的《道德經》;文徵明的《醉翁亭記》《雪賦·月賦合冊》等。

4。 草書

草書,即草體書法。草為“草創”“草藁”之意,章草和今草為草書的兩大主要流派,代表其發展之兩大階段。

(1)章草

章草由隸書演化而來,沿用隸書章法,橫畫上挑,左右波碟分明。“筆有方圓,法兼使轉”,結體“古雅平正、內涵樸厚”。唐代孫過庭於《書譜》中說“章務險而便。”唐代張懷瑾在《書斷》中說:“此乃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可見章草就是隸書過度到草書之特有形態,或稱“隸草”。

章草著名的碑帖有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東漢張芝的《秋涼平善帖》、東晉王羲之的《豹奴帖》,西晉索靖的《出師頌》也是章草精品;另有西晉陸機的《平復貼》,西晉索靖的《月儀》《載奴》帖也頗可觀。自今草興起後,章草勢微,傳世的有唐代褚遂良的《黃帝陰符經》等。

(2)今草

今草由章草演變而來,此時已完全脫離章草之隸書痕跡,故字更顯瀟灑、奔放和流暢。今草流派較多,大致可分為三支:

小草: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草貴流而暢。”故小草特徵以“流注、順暢”為主;運筆多用轉法,故字多顯“韻媚、婉約”,而法度較為謹嚴,字字區分,不作連續帶筆,意態飛舞奔放、隨意流暢。著名碑帖以孫過庭《書譜》為代表,故小草派又稱“書譜派”。另有隋代智永《千字文》亦是有名的代表作。

大草:又名“狂草”,唐代張懷瑾《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所以“大草”又名“一筆書”。其特點是於小草筆法之上,進而成為“字字相連、體勢連綿”的筆勢,其字筆意奔放、變化萬千、首尾呼應,故氣勢貫穿一體、融會一如。著名碑帖有張芝的《知汝殊愁帖》,張旭的《肚痛帖入》《古詩四首》,懷素的《自敘帖》《食魚帖》,都是大草或狂草的典型作品。

行草即草書、行書夾雜之字型,其早期形態為“藁書”(即“相聞書”),一般用於尺牘。王愔雲:“藁書者,若草非草,草行之際。”故知“藁書”為草書發展之過渡形態,後來發展成草書、行書並用,其特點為“行草夾雜、用筆秀麗”,字《智永真草千字文》(區域性)不連綿但神氣貫通。如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行穰帖》,王獻之的《中秋帖》《送梨帖》即是典型墨跡。

後世草書名家,有宋代蘇軾《醉翁亭記》、黃庭堅《諸上座帖》、米芾《草書九帖》、蔡襄《草書二詩帖》,明代祝允明《前後赤壁賦》、文徵明《滕王閣序》等,明末清初的王鐸則一反常規、另闢蹊徑,後自成一家,其章法影響後世亦大。此等大家於草書上造詣頗高、別具一格,為草書之代表人物。

5。行書

行書,即行體書法,亦名“行押書”,行書從楷書演化而來。唐代張懷瑾雲:“務從簡易,相間流行。”宋代姜菱《續書譜》雲“行出於真。”行書特徵是“非真非草”,介乎真、草之間。從楷書到今草,較自然形成了行書。宋代的《宣和書譜》中就有“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間者,行書有焉”之語,可知行書之特徵。

三。歷代書法家及其作品

前面,我們就五大書體以及它們的流派講述了一番。接下來,我們再以年代劃分,分別講述一下各個朝代的書法特色,以及同時代的書法名家,並就他們的代表作品略加評述,以增趣味。

1。兩漢時期

我國秦漢時期,漢字的變遷更為劇烈也最為複雜,大篆經過省改而創造了小篆,李斯所書《泰山》《琅琊》《嶧山》等石刻,即是“小篆”典型。另外,隸書發展成熟,草書發展成章草,行書和楷書也亦萌芽。書法家可謂人才輩出,此一時期的書法成就影響後世極為深遠。

秦漢書法遺存今天的有帛書、簡牘書,還有壁畫、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漢代的石碑藝術在這一期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西漢碑刻雖少,而東漢則有“碑碣雲起”之興盛現象,可見書法在當時的成就。這一時期出現不少好的石碑,如以《張遷》為代表的“方勁古樸類”;以《曹碑》為代表的“飄逸勁秀類”;以《禮器碑》和《前史晨碑》《後史晨碑》為代表的“端莊凝練類”等著名的碑銘。

至漢時,篆、隸、章草均有成績,如此時已顯露行書、正楷的端倪;而且,由於書法藝術在秦漢時代的昌盛,在這一時期的篆刻作品亦是十分精美的,並出現了各種印章。

(1)史游

史游,西漢元帝時人,官至黃門令。曾解散隸體而求速書,但存字的梗概,損隸書的規矩,但求書寫縱任奔逸,而大膽打破隸書書寫之章法,因作《急就章》,故後人稱其書體為“章草”。因草創而成的字型,故稱“草書”。

《急就章》,漢代史游撰。王惜說:“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

其書自始至終,無一復字。文詞雅奧,亦非後世蒙學諸書所可及之。舊時曾有曹壽、崔浩、劉芳、顏之推《注》,今皆不傳,唯顏師古《注》一卷存世。後有王應鱗補註之。

《急就章》今本34章,此書不是簡單地把許多單字放在一起,而是有意識地加以組織,按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變成韻語,多數為七字句,這樣學童在學習認字的同時還能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全書取首句“急就”二字作為篇名,“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這是一本速成的識字課本,全書共收2016字,沒有重複的句子,文辭雅奧,是後世蒙書少能匹及的。

從周秦到漢中葉,可以說是以《史籀篇》為代表的蒙學教材流行時期。從漢中葉到南北朝時期,史游的《急就章》盛行,是當時主要使用的蒙學教材。而“自唐以下,其學漸微”,《急就章》的主流地位漸被新出的《千字文》所替代了。

漢代時期,先合秦代《蒼頡》《爰歷》《博學》等三書為《蒼頡篇》,作為蒙學教材。後來又有《凡將篇》(司馬相如作)、《急就章》(史游作)、《元尚篇》(李長作)、《訓纂篇》(揚雄作)等書先後問世;後來又把《蒼頡篇》《訓纂篇》《滂熹篇》合為一書,稱為《三蒼》(也稱為《蒼頡》),這些書都是漢初《蒼頡篇》的繼續和發展,而《蒼頡篇》文字又取自《史箍篇》。

顏師古本比皇象碑多63字,而少“齊國”“山陽”兩章,只有32章。王應麟在《藝文志考證》中以為此二章起於東漢,或許最為精確。其注考證廣泛,足補師古之缺。別有黃庭堅本、李燾本、朱子越中本等,諸本字句小有異同;但王應麟所注,多從顏(師古)本,以其考證精深,較他家更為有據可證罷。

(2)鍾繇

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他工於書法,師承曹喜、蔡邕、劉德升,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各體兼能,尤精於隸書和楷書。

他的書法從學習漢隸入手,但改進了“蠶頭鳳尾”的寫法,使字形更為方正平直、簡單易寫,點畫頗多奇趣,結體茂密修長、飄逸蕭疏,已具楷書面貌,他也因此成為漢字由隸入楷的主要代表人物,故後有人奉他為“楷書之祖”者;他與張芝、王羲之齊名,故並稱為“鍾、張”或“鍾、王”,梁武帝蕭衍評其書:“如雲鵠遊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

鍾繇的書法真跡早已失傳,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都是後世臨摹本,《薦季直表》和《宣示表》是摹刻中的佼佼者,從中可以看出鍾繇書法的精神與意趣。此二表布結體殖朗,字形略扁,帶有隸書的痕跡雖結體、法度尚有不成熟之處,似不如晉、唐楷書那般工整端正,但天真無邪、古樸盎然,自有妙不可言處,故為後人所推崇。

鍾繇在書法上下過大苦功,曾自稱:“吾精思書學三十年,坐與入語,以指就座邊數步之地書之,臥則書於寢具,具為之穿。”可見其矢志於學。相傳,有一次他在著名書法家韋誕家中看見一篇蔡邕論筆法的文章,苦求不得,以至到後來“捶胸吐血”,還是曹操用“五靈丹”救活的;等到韋誕死了之後,“繇陰發其冢,始得之,書遂大進”,可見他對書法的執著和專一。他能書寫隸、楷、行、草等各種字型,尤其善長楷書,開“由隸到楷”之新面貌。

他的楷字較扁,近似隸書,筆畫清勁遒媚,結構茂密,筆畫峭薄修長。今存《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還示帖》《力命表》《墓田丙舍》《調元表》等帖,為晉、唐時的臨摹本。

他的書法“豐潤有致、剛柔相濟,且古雅幽深,備盡法度”,被譽為“秦漢以來,一人而已”,甚至後人奉他為“楷書之祖”。

鍾繇的書法主要學曹喜、劉德升和蔡邕;他的正楷書法獨步當時,自言“精思學書三十年”;其所作字型,秀美典雅、幽深無際,故能超人一等。

他所處年代正是隸、楷交錯變化之時,正如《總論書家》中所說的那樣:“漢魏以降,書雖不同,大抵皆有分隸餘風,故其體質高古。”因此,在他的楷書之中帶有濃厚的隸書意味。

他的小楷書法,體勢微扁,行間茂密,點畫厚重樸實,筆法則清幽俊勁、醇古簡靜,質地淳樸。《書斷》中評他:“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又說:“元常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對於鍾繇的書法,歷代多有評論,王僧虔說:“鍾公之書,謂之盡妙。鐘有三體,一曰銘石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世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行書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喜。”《書法正傳》雲:“鍾繇書法,高古淳樸,超妙入神。”南朝羊欣在《採古來能書人名》中稱:“鍾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之所善。”

另有《薦季直表》,傳為鍾繇作品中唯一有墨本傳至今之作品。該表書於魏黃初二年(221),時鐘繇已七十,內容為推薦舊臣關內侯季直的表奏。此帖筆法“古雅茂密、淵懿錯落”,為難得之書法精品,又因刻於石上,故有“自華氏之有刻印,而天下之學鍾書者不知有《淳化閣帖》”之譽。

他的真跡已無存世,宋以來法帖中所刻的作品,如《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是後人臨摹之作。

2。魏晉南北朝

(1)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傑出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出身貴族,為王曠之子,王導之侄。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後辭官隱居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工書法,初從衛鑠(衛夫人)學書法,後見前代書法名家如李斯、鍾繇、蔡邕等人的墨跡,無不用心揣摹,後博採眾長,取諸體之精華為己所用此後,師法張芝、鍾繇。他善增損古法,變漢、魏樸質之書風,而創妍美流暢之新體。後世評者以為,其草書“濃纖折衷”,楷書“勢巧而形密”,行書則“遒美勁健,富於變化,又不失天然真趣”,故其書為歷代學書者之所宗,對後世影響極大,故有“書聖”之譽。

王羲之楷書,小楷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亦稱《換鵝帖》)等;草書的代表作有《十七帖》《桓公帖》《朝廷帖》《宰相帖》《司徒帖》《中書帖》《侍中帖》《尚書帖》《司馬帖》《太常司州帖》《護軍帖》《十一月帖》等。《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書法字帖共計159帖,多為行草夾雜。

王羲之行書代表為《蘭亭序》《快雪時晴帖》等,後世刻石者和臨摹者很多;宋時刻石多達數百種。其他行書法帖也很多,現將較著名的帖子列目如後:《奉橘帖》《諸弟帖》《快雪時晴帖》《從弟帖》《喪亂帖》《曹妹帖》《二謝帖》《諸賢子帖》《頻有哀禍帖》《賢女帖》《伯熊帖》《此月帖》《阮公帖》《六月帖》《蔡家帖》《九月帖》《家中帖》《十月帖》《夫人帖》《三月帖》《賢弟帖》《快雨帖》《夏日帖》《平安帖》《極寒帖》《奉告帖》《州民帖》《小佳帖》《舊京帖》《悉佳帖》《安西帖》《伯慰帖》《山陰帖》《敘慰帖》《水興帖》《廓然帖》《建安帖》《遣書帖》《瞰豆帖》《省書帖》《慈顏帖》《宿昔帖》《青李來禽帖》《書魏鍾繇千字文》。

王羲之有關“書論”的著作不少,傳世的有《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書論》《筆勢論》《用筆賦》《記白雲先生書訣》等。這些“書論”曾載於唐代張彥遠的《法書要錄》,宋代朱長文《墨池編》、陳思《書苑菁華》,明代汪挺《書法粹言》,清代馮武《書法正傳》等,影響較大。

《蘭亭序》是行書法帖,又名《蘭亭宴集序》,為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人集會於山陰(今浙江紹興),其時與會人等各抒情懷,暢作詩篇,後羲之為作序文是也。《序》中記敘蘭亭之美及聚會歡樂之情,以及對生死無常的感慨。

王羲之生前,特別重視《蘭亭序》,去世後,由子孫傳藏,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僧),因為無嗣,交紹興永欣寺和尚、弟子辨才手裡儲存,後到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唐太宗死時,隨葬入唐昭陵;五代時,一名叫溫韜的人發掘昭陵而得,致使《蘭亭序》真跡不知去向。因此序書法極美,故為歷代書家之所推崇,後世譽為“行書第一”。

存世本中,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將羲之之筆韻和意境體現得淋漓盡致,為公認的最好摹本。石刻本則首推“定武本”。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最高境界,此序將作者之氣度、胸襟、情愫、感懷皆表現於字裡行間,是難得之佳作。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之喻。

《快雪時晴帖》為王羲之所書。其帖行書四行,字型流利秀美、靈動瀟灑,《書斷》中說:“逸少秉真行之要,於敬執行草之楓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之獨絕也。”又說:“右軍開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損古法,裁成今體,進退憲章,耀文含質,推方履度,動必中庸,英氣絕倫,妙節孤峙。”

乾隆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他對此帖極為珍愛,在帖前題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全帖二十八字,字字珠璣,譽為”二十八驪珠”。他把此帖和王殉的《伯遠帖》、王獻之的《中秋帖》(號為“晉人三帖”)並藏於養心殿內,並御書匾額“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堂”在內,摹刻於石上,命名為《三希堂法帖》。

(2)王獻之

王獻之東晉傑出書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書令,曾於病時讓族弟王珉代行“中書令”之職,故世稱王獻之為“王大令”,王珉為“王小令”。

王獻之工書法,善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著名。其書法,在繼承張芝、王羲之的基礎上另創新法,用筆外拓(開廓),俊邁而帶逸氣,故有“破體”之稱。南朝宋、齊、梁間人多宗其體;唐、宋以來的書家也多受其影響。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一步獨創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墨跡著名者,有行書《鴨頭丸帖》,小楷《洛神賦十三行》。草書有《玄度帖》《前告帖》《吾當帖》《侍中帖》《馬侍御帖》《裴員外帖》《裴九帖》《崔十九帖》《八月帖》《十二月帖》(即《中秋帖》)、《秋冷帖》《秦中帖》《數月帖》《遠書帖》《歲盡帖》等。行書有《諸舍帖》《東山帖》《舍內帖》《黃門帖》《東園帖》《李參軍帖》《薦王德祖帖》《山陰帖》《冠軍帖》《外甥帖》《鵝群帖》《如意帖》《二十九日帖》《衛軍帖》《地黃湯帖》等。

《洛神賦》是王獻之的小楷代表作品,據說王獻之喜好書寫《洛神賦》,寫了不止一行,而是十三行,故有此書。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涸已不帶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是完全成熟之楷書作品。

此帖中字,用筆挺拔有力,風格秀綢圓潤,筆力遒勁有力,氣蘊神采飛揚,割體勻稱和諧、變化自然。王獻之的楷書較其父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運用“內撅”手法;而獻之的字神采外露,多運用“外拓”手法。其父子二人的字對後代皆產生過深刻影響。

宋代的《廣川書跋》中說:“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嚴整。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相比,一反遒緊縝之態,神化為勁直蔬秀。”

王獻之曾在十五六歲時勸其父親“宜改體,且法既不定,事貴變通,然古法亦局而執”,可見其對書法之極深感悟。

他的真跡已不復存在,今世所見為南宋的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胡稱“碧玉十三行”。王獻之所書《洛神賦》,體勢秀逸俊麗,筆致灑脫自然。清代楊賓在《鐵函齋書號》中說其字:“字之秀勁圓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梁武帝的《古今書人優劣評》中稱:“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書斷)中評其行草為:“興合如孤峰四絕,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爾其雄武神縱,靈姿秀出,威武衝之智,卞莊子之勇,或大鵬摶風,長鯨噴浪,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察其所由,則意逸乎筆,未見其止。蓋欲奪龍蛇之飛動,掩鍾張之神氣。”

王獻之的字虛和簡靜、神朗氣清、靈秀流美,與文章清虛脫俗的內涵極為和諧,故後人奉《洛神賦十三行》為“小楷之極則”。

他的行書以《鴨頭丸帖》為最著,體現了王獻之的行書筆法,其行筆如急風驟雨,結體又疏朗有致、顧盼生姿,能寓秀美於奇險之中,是書家之所敬服處。醴泉銘入《化度寺碑》《皇甫碑》《虞恭公碑》《溫彥博墓誌銘》等。行書墨跡有《張翰》《卜商》《夢奠》等帖。其文學著作,編有《藝文類聚》100卷行世。

其字正書“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四面停勻、八方平正”,“書如凌雲臺,輕重分毫無負”,“筆備眾美,翰墨灑落”,此即史書中所說:“歐體”風格。

3。隋唐五代

(1)歐陽詢

歐陽詢,唐初傑出書法家,字信本,乳名“善奴”,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唐太宗時授“弘文館學士”。

工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兼學王獻之,所寫書法勁險刻厲、剛勁有力,於平正中突顯險絕,後風格自成一家,世稱“歐體”,對後世影響很大;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人並稱為“唐初四大家”。

書體碑刻較著名的,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九成宮醴泉銘》立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楷書24行,每行49字。此碑用筆方整,且能於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明代陳繼儒曾評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代趙涵在《石墨鐫華》中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之一。銘文由魏徵撰,記載了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湧泉的事由,後歐陽詢奉敕而書。原碑24行,每行49字,傳世最筐拓本是明代李琪舊藏宋拓本。此碑書法,高華莊重,法度森嚴,筆畫似方似圓,結構佈置精嚴,區域性險勁而整體端莊,無紊亂夾雜處,亦無松馳感。唐人評其書為:“森森然若武庫矛戟”,“有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

元代虞集題此碑時說:“楷書之盛,肇自李唐,若歐、虞、褚、薛尤其著者也。餘謂歐公當為三家之冠,蓋其同得右軍運筆之妙諦。觀此帖結構謹嚴,風神遒勁,子右軍之神氣骨力兩不相悻,實世之珍。但學《蘭亭》面而欲換凡骨者,其即此為金丹之供!”明代王世貞對此碑亦評雲“信本書太傷瘦儉,獨《醴泉銘》道勁之中不失婉潤,尤為合爾。”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清代包世臣曾說“歐字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方充滿,更無假於外力。”故知歐體字強調指力,所寫筆畫需骨氣內含、結實有力,每一筆畫需輕重得體、長短適宜,得“中實”之趣方好;其字主筆多向外延伸,顯中宮緊密嚴謹,尤其右邊之豎筆,常向上誇張延伸,更顯其超人之膽識,這些皆為“歐字”用筆獨特之處。

在歐陽詢之作品中,《化度寺碑》少其變化之豐,《溫彥博墓誌銘》遜其溫潤之勢,獨此碑寓險峻於平正之中,融豐腴於瘦硬之內,含韻致於法度之外,兼納南派和雅與北派雄勁。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75歲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書法水平。《宣和書譜》譽之為“翰墨之冠”;宋代的趙孟 說:“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2)虞世南

虞世南,唐書法家,字伯施,越州餘姚人,工書法,親承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傳授,妙得其體。所書筆致圓融遒逸,外柔內剛,風神瀟灑,骨力遒勁,後開一家之新面貌。唐代的張懷瑾在《書斷》中稱:“其書得大令之宏觀,含五方之正氣,姿榮秀出,智勇在焉。秀嶺危峰,處處間起,行草之際,尤所偏工。及其暮齒,加以遒逸。”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家”。

他的楷書碑刻有《孔子廟堂碑》《破邪論》,墨跡有《汝南公主墓誌銘》《左腳帖》《東觀帖》《醒帶帖》《積時帖》等,另編有《北堂書鈔》160卷行世。

《孔子廟堂碑》是虞南的代表作。其用筆外柔內剛,氣力沉厚;點畫看似平整,卻用心至專;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筆筆精到、字字飽滿;雖似含千鈞之力於中,卻能舉重若輕、瀟灑自如、舒捲自如。

虞世南其人性喜沉靜,清心寡慾,精思讀書,博達古今,才情橫溢;其筆致圓潤遒逸,瀟散灑落,有六朝餘韻。其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行筆流暢,繼承了王羲之外拓法而別樹一幟,其字“積雄勁為內勢,化剛柔為一體”,世稱“虞體”。

《孔子廟堂碑》即是他的代表作。此碑為虞世南69歲時所書,該碑筆力遒勁,氣力內沉,從容向外;點畫之間,信手拈來,舒捲自如,如玉樹臨風、纖塵不染、突顯雍容華貴、端莊優美之姿,體現其書論中“沖和”之旨。

此碑書法俊朗圓腴,端雅靜穆,是初唐碑刻中的傑作,也是歷代金石家和書法家公認的“虞書”妙品。宋代黃庭堅有詩云:“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哪購得?”可見原拓本於北宋時已不多見了,亦可從此處得見此碑之珍貴。

其原碑早已毀沒,後世主要有宋元兩種翻刻本:一為宋代王彥超摹刻於陝西西安,俗稱“陝本”;二為元朝至正年間重刻於山東城武,俗稱“城武本”。後至清時,臨川李宗淆得唐石原拓本,世稱“唐拓”。現世所見之《孔子廟堂碑》即是以李氏所藏唐拓為底本、缺字以“陝本”補全後合併而成之碑帖。

虞世南除於書法上獨樹一幟外,且於書論上亦有建功,為唐初有書學理論並影響後世之第一人,他所撰寫的《筆髓精》既有對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的評述和技法之精要分析,更提出以“沖和”為主的美學見解,精闢而獨到,足見其於書法、美學上深思之力。

(3)褚遂良

褚遂良,初唐傑出書法家,字登善,錢塘人氏,官至“河南郡公”。

大書法家虞世南死後,唐太宗感嘆“從此沒有人可以與他討論書法”時,魏徵推薦褚遂良,說他“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王羲之)體”,後太宗下詔召褚遂良為“侍讀學土”。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時,命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同為“顧命大臣”,輔佐“太子”李治即位。高宗即位後,封褚遂良為“河南郡公”,後累遷至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位極人臣;此後,因極力反對唐高宗廢王皇后而立武則天為“皇后”,被貶官流放至桂林,後再貶至安南,直到去世。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其書初學虞世南,後師法王羲之,下筆古雅絕俗,正書豐潤流暢,行則變化多姿、氣勢俊秀。其字對後世書風影響甚大,故世人將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

杜甫有詩句雲:“書貴瘦硬方通神”《雁塔聖教序》表現的正是“瘦硬通神”之韻味。《廣川書跋》中亦說:“疏瘦勁練,又似西漢,往往不減銅笛等書,故非後世所能及也。昔逸少所受書法,有謂‘多骨微肉者筋書,多肉微骨者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河南(指褚遂良)豈所謂瘦硬通神者邪?”

《雁塔聖教序》碑為褚書中最傑出者,其字圓潤瘦勁,筆法嫻熟老練;其時,褚遂良已步入老年,故其為唐楷已創出了規範,因而他在字型結構上改變了歐、虞二人的長形字,創造出看似纖瘦,實則勁秀的字型。

(4)顏真卿

顏真卿,琅雅臨沂(山東臨沂)人,字清臣,為我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之一。曾任平原(今屬山東)太守,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平原”“顏太師”“顏魯公”。顏真卿在“安祿山之亂”時,固守平原城,為義軍盟主,後前往勸降叛將李希烈時不幸遇害。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褚遂良,後請教有“草聖”之譽的張旭,深悟筆法要旨;後參考並運用篆書的筆意來寫楷書,以致有所創新,遂變初唐楷書“瘦硬清勁”而為“雄強茂密”,能熔篆、隸、楷、行、草於一爐,有如“折釵股,屋漏痕”,又如“以印印泥,以錐畫沙”;其楷書筆力豐滿、端莊雄偉,方嚴正大,樸拙雄渾;且氣勢森嚴,頗具法度;行書則“遒勁鬱勃、闊達自如”,書風區別於“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和唐初諸書家,因獨特之筆法,故世人稱其字為“顏體”。

顏真卿的書法既有前賢書體的氣韻和法度,又不為古法所縛,後突破唐初楷書成規,自成一體,為“圓筆”之開創者,後人稱之為“顏體”,與書法家柳公權並稱為“顏筋柳骨”。世人說王羲之是書法中“尚韻”的最高典範,顏真卿則為“尚法”的最高榜樣。唐人《書評》論其書:“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可見對其極為推崇。其書風格影響所及,延綿至今。

他的墨跡較多,墨跡中楷書有《自書告身》,行書有《祭侄稿》《劉中使帖》,碑刻則有《爭座位帖》《多寶塔碑》《東方畫贊》《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中興頌》《八關齋記》等;其文章後人輯有《顏魯公文集》行世。

《祭侄稿》乃顏真卿為祭奠於“安史之亂”中就義的侄子頗季明所作。唐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謀反,平原太守顏真卿聯絡其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次年正月,叛軍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先後遇害。唐肅宗乾元元年,顏真卿命長侄往河北尋得季明首骨而歸,於是揮淚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留芳千古的祭文。

《祭侄稿》因是祭文,是顏真卿有感而發的,故筆跡急促、匆忙,塗抹刪補處隨時可見;縱觀全篇,悲憤慷慨之氣、蒼涼悲壯之情溢於筆端,至“賊臣不救,孤城圈逼”時,有百感交集之憤激,故其字於此狂濤傾瀉,字形也變得時大時小,行距忽寬忽窄,用墨燥潤相間,筆鋒藏露並用;至“嗚呼哀哉”時,情感頓達高潮,因而所書隨情揮,其實是字由心發,神氣所注,故而宛如天成,整篇皆從內心之流露。

《祭侄稿》為作者情之所致、無意作書,故寫得起伏跌宕、神采飛揚,得自然之妙;且以真摯情感運於筆墨,悲壯哀傷注入其間,其字不計工拙、隨意無拘,縱筆豪放,血筆交融而一氣呵成,故得神來之筆,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元代鮮于樞跋語謂:“《祭侄稿》,天下行書第二。”元代陳深說:“《祭侄稿》,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若天造豈非當時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工耶?”

清代王項齡《跋》“魯公忠義光日月。書法冠唐賢。片紙隻字,是為傳世之寶。況祭侄文尤為忠憤所激發。至性所鬱結,豈止筆精墨妙,可以振鑠千古者乎。”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天寶十一年四月廿日建,岑勳撰文,顏真卿書丹,徐浩題額,史華刻字,現藏西安碑林,是他繼承傳統的作品。《書畫跋》:“此是魯公最勻穩書,亦盡秀媚多姿,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5)柳公權

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工書,尤以楷書聞名。初學王羲之,後師顏真卿、歐陽詢,用筆遒健,字型結構俊秀嚴緊、剛勁有力,尤以骨力勝人一籌,其書對後世影響很大,故後人將他與書法家顏真卿並稱為“顏筋柳骨”。

柳公權的楷書,書體開展,中宮密集,重心偏高,而以撇、捺等加以支撐,給人以峻秀之感,法度極為森嚴;“柳體”起筆、收筆無法則可尋,頓挫提按也沒有規矩可依;其筆大體均勻,且稜角分明。

柳公權學“顏體”,一變寬博豐潤而為緊峭峻秀,化凝重端正為犀利遒健,偏重骨力,給人以“俊俏英偉”之感,故有“顏筋柳骨”之譽。北宋的朱長文在《墨池編》中評其書雲:“正書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蓋其法出於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

他博覽群書,才華出群,出口成章,對答如流。一次陪文宗到未央宮,轎車剛停,文宗就令他以數十言頌之。公權一視,出口成章,左右逢源,言辭流利優美,無不驚歎。文宗又笑著說:“卿再吟詩三首,稱頌太平。”公權毫無難色,慢步高歌,七步三首,文宗感嘆地說:“曹子建七步成詩,卿七步詩三首,真乃奇才也。”

柳公權歷經了唐朝德、順、憲、穆、敬、文、武、宣、懿十代皇帝,官至太子太師、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鹹通六年逝世,享年88歲,葬於耀縣阿子鄉讓義村,墓前有清代乾隆陝西巡撫所立碑,上書“唐太子太師河東郡王柳公權墓”。

《神策軍碑》是柳公權楷書的代表作之一。此碑結體佈局平穩勻整,保留了左緊右舒的傳統結構。運筆方圓兼施、運用自如;筆畫敦厚方正、沉著穩健,表現了柳體楷書渾厚、開闊的典型風格。正如岑宗旦《書評》雲:“(柳書)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清代孫承澤跋文說:“柳學士所書神策軍紀聖德碑,風神整峻,氣度溫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跡。”

《玄秘塔碑》是柳公權的代表作,其體中宮緊密,四周疏放,筆書向內攢聚,向外輻射,擻高捺低,表現出靜中有動的超逸姿態。

其書初學王羲之,後融北碑方筆於楷書,取“歐體”之密瘦硬險峻,又削減“顏體”之肥厚豐滿;結體中宮緊縮,四角寬博開張;用筆瘦硬挺勁,骨峻氣宏,自成一家,人稱“柳體”。

柳公權的書法遒勁俊媚,用筆、結體都有其獨到之處。他在用筆方面非常注重法度,講究“精確乾脆、一絲不苟”,尤其對筆畫的始末筆端特別注重,方落、圓收,或方圓兼施,以求準確無誤。其字短線渾厚有力,長線剛挺有質,似有彈性。挑、鉤、折等用筆自如,鋒出銳利,有“勢不可擋”之態;此外,柳體運筆多用中鋒,以腕力行之,故線條純厚、質樸蒼勁,可謂“筆正”之典範。

柳公權的書法尤以楷書為佳,其筆法、結構已達爐火純青之地步,對當時以及後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據史書載,當時的公卿大臣家的碑刻墓誌如不是“柳體”所書就以為不孝,足見其影響之大。

(6)張旭

張旭,唐朝大書法家。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他擅長“狂草”,號稱“草聖”。因其為人性格豪放,好飲酒,善寫詩,與當時著名詩人李白、賀知章等人交往甚密,人稱“酒中八仙”。唐人好以書飾壁,相傳張旭往往大醉後呼叫狂走,然後揮筆狂寫,故世人呼“張顛”。其草書“行筆如從空擲下,俊逸流暢,煥乎天光,若非人力所為”。意蘊超妙,行筆非凡。

張旭的書法,初學“二王”,端正謹嚴,規矩至極,傳世《郎官石柱記》可見其楷法筆法;然而,最能代表其書法創造性成就的,則是他的狂草作品。其善於生活中觀察體悟,據其自稱,他的書法是見公主與擔夫爭道而得其意,大意謂“略甚狹窄而又勢在必爭,妙在主次揖讓之間能違而不犯”(典出唐代李肇《國史補》),從而領悟到書法的結構布白“進退參差有致,張弛迎讓有度”的書法意境——此即所謂“擔夫爭道”之典故由來。後觀公孫氏舞劍而得其神,自此書藝大進。

《肚痛帖》草書6行30字,筆墨縱橫,一氣呵成。《肚痛帖》是張旭狂草的代表作,此帖寫得縱橫飛揚,精靈跳躍,猶如靈兔奔走,疏狂的筆法使字形結體動盪,但通篇看去卻很平穩。《古詩四帖》以其嶄新、高美的形式,巨大的氣魂開雄偉壯閏之篇章。明代王世貞跋雲:“張長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數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此幅草書,通篇氣勢奔放,運筆無往不收,如錐劃沙,無纖巧浮華之筆。

張旭草書一出,徹底變革了“二王”草書的理路,時有“草聖”之譽。張旭嗜酒,曠達不羈,醉後呼叫狂走,乘興揮毫,每成佳作。自稱“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觀公孫大娘舞劍器得其神”。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與李白、賀知章等稱為“酒中八仙”。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冠軍帖》《古詩四帖》等。

其跡楷書有《尚書省郎官石記》,草書有《古詩四帖》《肚痛帖》《千字文》等。

高適在《醉後贈張旭》中贊雲:“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杜甫亦云:“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狂草,出乎天性,而力運自發,宛如天成。

歐陽修在《集古錄》中說:“旭以草書知名,而《郎官石記》真楷可愛。”豐道生跋:“行筆如從空擲下,俊逸流暢,煥乎天光,若非人力所為。”《宣和書譜》中評說:“其名本以顛草,而至於小楷行草又不減草字之妙,其草字雖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該規矩者。”

他精工楷書、草書,尤以草書著稱。他的書法得於“二王”,而又獨創新意。楷書《郎官石柱記》,取歐陽詢、虞世南,筆法端莊嚴謹、不失規矩,展現楷書之精妙。

舊時,常熟城內曾建有“草聖祠”,祠內有一副楹聯,雲:“書道入神明,落紙雲煙,今古競傳八法;灑狂稱草聖,滿堂風雨,歲時宜奠三杯。”可見其書法之精湛。

書法大家顏真卿曾向他請教筆法,懷紊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草法,後以“狂草”得名,對後世影響很大。其草書與李白詩歌、裴雯劍舞並稱為“三絕”。

唐代韓愈竭力推崇其書,在《送高閒上人序》中稱:“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張旭狂草,筆墨縱橫,然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宣和書譜》雲:“其草字雖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該規矩者,或謂張顛不顛是也。”此言或許最為恰當。

其書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超前代,頗具盛唐氣象。傳世書跡除楷書《郎官石柱記》外,還有草書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較為著名。

3。宋元時期

(1)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謨,北宋書法家,擅篆、籀、楷、隸、行、草等體。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只有蔡襄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其書正楷端莊沉著,行書溫淳婉媚,為時人所重。

蔡襄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備”。《自書詩帖》得魯公筆法而修於魯公書,可為楷則。沈括說他善於“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自成一家。”這說蔡襄雖追求古趣,但不是“泥古不化”的,敢於創新。

《東坡題跋》稱:“‘蔡君謨獨步當世’此為至論。君謨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就其所長而求其所短,大字為小疏也。天資既高,輔以篤學,其獨步當世宜哉。”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雲:“君謨工字學,大字矩數尺,小字如毫髮,筆力位置,大者不失縝密,小者不失寬綽。”米芾《海岳名言》評其書:“如少年女子體態嬌嬈,行步緩慢,多飾鉛華。”

傳世墨跡有《謝賜御書詩》和書札、詩稿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著有《茶錄》《荔枝譜》,及後人所輯《蔡忠惠公集》等。

蔡襄官至端明殿學士,知杭州,卒諡“忠惠”。擅篆、籀、楷、隸、行、草等書體,楷書師法顏真卿,結體端嚴,體格恢宏;行書得晉人風韻,瀟灑簡逸。論書應注重“神、氣、韻”,崇尚古法。他上承唐代書法,下開宋代新風,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蔡襄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其正楷端重沉著,行草溫淳婉麗。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

在“宋四家”中,蘇軾、黃庭堅、米芾都以行草見長,而蔡襄卻以楷書著稱。其書法師從褚遂良、顏真卿,兼取晉人法則;其字端正沉著、雄偉遒麗。米芾、蘇東坡、黃庭堅、歐陽修對他的書法都十分推崇。

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歐陽文忠公集》)

《蔡襄傳》中說:“公於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

《自書詩帖》是其行書代表作,整篇神氣連貫,筆意溫婉清雋,猶有王羲之的《蘭亭》遺風。傳世墨跡有《茶錄》《牡丹譜》《與杜長官帖》,石刻《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後人輯有《蔡忠惠集》傳世。

《自書詩帖》瀟灑雅麗,為蔡書中難得之精品。卷內鈐有“賈似道印”“武嶽王圖書”“石渠寶笈”“嘉慶御覽”等印鑑,後有張正民、蔣璨、張雨、張樞、王文治等人跋記。

元代張雨跋稱:“深得魏晉之意,深穩端潤,非近時怒張筋脈屈折生柴之態。”明代汪珂玉《珊瑚網》中曾著錄,真跡後藏入清內府,有畢沅《經訓堂帖》收刻。

(2)蘇軾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聞名於世,世稱“三蘇”。他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又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稱為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合稱為“宋四家”。

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因有人說他作詩諷刺“新法”,故有“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後被捕下獄,史稱此事件為“烏臺詩案”。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被外放穎州。元佑八年他以“譏刺先朝”罪名,貶為惠州安置,再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駕、昌化軍安置。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諡號“文忠”,時年六十六歲。

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說:“東坡書如華嶽山峰,卓立參昂,雖造物之爐錘,不自知其妙也。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耳。”又說:“至於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者,自當推為第一。”

存世書跡著名者,有《前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黃州寒食詩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醑兩賦合卷》此外,尚有《一夜帖》《久上人帖》《子由夢中詩帖》《與子厚書》《天際烏雲帖》《董候帖》等;碑刻有《豐樂亭記》《司馬溫公碑》《表忠觀碑》《蘇子丹碑》(亦稱《羅池廟迎送神辭碑》)《醉翁亭記》等。

另有,《與若虛帖》《答錢穆父詩帖》《付穎沙彌二帖》《遺過於帖》《次韻秦太虛詩帖》《與郭廷評書帖》《與宣猷丈帖》《漁父破子詞帖》《武昌西山詩帖》《石恪畫維摩贊帖》《魚枕冠頌帖》《致道源四帖》等已收入《三希法帖》。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人稱“玉局”“長公”“雪堂”,諡“文忠”,眉川(今屬四川)人。嘉祜進士,歷官翰林學士、端明殿侍讀學士、禮部員外郎,至兵部尚書,禮部尚書;蘇軾生平喜愛提拔後進,著名詩人和書法家黃庭堅、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等人均出其門下。

《前赤壁賦》將蘇軾的曠達胸襟、高潔靈魂及超逸優遊的心境體現了出來,故明代董其昌讚揚此書墨法雲:“每波畫盡處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傳耳。”

蘇軾的書法,主要是行書和楷書,楷書也含有行書的韻味。其書法初學“二王”,後學李邕、徐浩,中年以後又學顏真卿、楊凝式,繼而自成一格。其字特色,以“筆圓韻”勝,即豐肥而有氣韻。他曾說過:“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

其書集眾家之長,開創“剛健婀娜、豐腴圓潤”的“蘇體”,後啟“宋代尚意”的獨特風格。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稱:“蜀人不能書,而東坡獨以翰墨妙天下。”

黃庭堅曾題字雲:“東坡道人少時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浩;至於酒酣放浪,能忘工拙時,瘦硬字乃似柳誠懸。中年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至於筆圜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者自當推為‘第一’。數百年後,必有知餘此論者。”

其子蘇過在《斜川集》中說:“吾先君子,豈以書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剛之氣發於胸中,而應之於手,故不見其有刻畫嫵媚之工,而端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

蘇軾的著述宏豐,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並稱為“宋四家”。其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

(3)米芾

米芾,一作黻,字元章,號鹿門居士、寢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太原(今屬山西),遷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相傳,他愛古好奇,常穿了唐代服裝在大街上四處走;又喜愛石頭,看見奇石就下拜,呼之為“兄”,因其舉止狂放或瘋顛,故世稱“米顛”。

米芾書法成就最大者是行書和草書。他能博取前人所長,用筆俊邁豪放,自謂“刷字”,意謂“運筆迅速而勁挺”,世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黃庭堅說:“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當所穿徹,書家筆勢,亦窮於此。”他曾自述雲:“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八面。”後人更稱賞他是“八面出鋒”。

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快刀利劍”之氣勢。傳世作品如《蜀素帖》《苕溪詩》是其書風成熟時得意之作,用筆跌宕起伏,雄健異常,變化多端,為難得之書品。

《宣和書譜·行書六》稱:“大抵書效羲之,詩追李白,篆宗史籀,隸法師宜官,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謂善書者只得一筆,我獨有四面,識者然之。”

曾自負能提筆作小楷,筆筆端謹,字如蠅頭,而位置規模,皆若大字,然不肯多寫。曾奉詔仿《黃庭》小楷,作周興嗣《千字》韻語。

他學過很多名書法家的作品,臨摹得十分逼真。據說他曾向朋友借了古書畫,臨摹後,將真跡和摹本一起交給物主,物主竟無法辨認。有人評說:“善臨摹者,千古惟米老一人而已。”其擅畫,曾創“米字點”,作夏雨圖,蒼茫沉鬱,大雨滂沱,為世所重。

著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硯史》《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等。行書書跡有《多景樓詩》《苕溪詩》《蜀素帖》《拜中嶽銘》《三吳詩帖》《與景文書帖》《天馬賦》《方圓庵記》(三帖卷),《跋陳摹褚本蘭亭》《李太師帖》《張權帖》(一稱《可事帖》),《張季明帖》《伯充臺坐帖》《步葷圖題名》《陳攬帖》《叔晦帖》《知府帖》《春和帖》《珊瑚帖》《復官帖》《詩跋褚摹蘭亭》《紫金帖》《鶴林甘露帖》等;草書有《元日帖》《中秋登海岱樓二詩帖》《論草書帖》《吾友帖》《兩三日帖》等,亦曾書《千字文》,其《魯公仙蹟記》原在湖州魯公祠,石佚後已重刻。

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好收藏名跡,能以假亂真。他以行草書最著,博取前人所長,用筆俊邁豪放,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宣和書譜》論其書:“大抵初效羲之”,“篆宗史籀,隸法師宜官,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蜀素帖》筆法蒼老凝練,行筆澀勁,沉穩爽利,世有“清雅絕俗,超神入妙”之嘆。其書體雖屬宋朝簡札書風,是“二王”及唐、五代書風的延續,但細察似乎與前人書法無一相似之處,是米芾自家風格的最好體現。明代董其昌跋曰:“米元章此卷,如獅子捉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以及“沉著痛快”的風格。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非“矯揉造作”;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其畫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發露,不求刻意,多用水墨點染,自謂“信筆作之,多以煙雲掩映樹石,意似便已”。子友仁繼父法有所發展,自稱“墨戲”,畫史上有“米家山”“米氏雲山”和“米派”之稱。

米芾還愛硯。硯為“文房四寶”之一,為書畫家必備之物。米芾於硯,紊有研究,有《硯史》一書,據說對各種古硯的品樣,及端州、歙州等石硯的異同優劣均有詳細的辨論,倡言“器以用為功,石理以發墨為上”。其子米友仁書法繼承家風,亦為一代書家。

(4)趙孟

趙孟 ,元代大書法家。其書風探遠潭古,力追“二王”,斟酌隋、唐風格,一變而為宋代“習尚”;其用筆流麗圓轉、骨力秀勁,呈現出富有個性的嬌美風格、自成一家,世稱“趙體”。

趙孟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人(今屬浙江)。他是宋朝的宗室,宋亡後仕元,深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寵遇,被授予各種官職,在政治上相當顯赫。但因他是宋宗室而為元朝高官,故頗為宋朝遺民所輕視,且常遭到蒙古貴族中一些人的反對,因而心情矛盾,故他的詩文中常會流露出抑鬱之情,並將大量精力用在書畫創作中。

書法則工篆書、隸書、真書、行書、草書,各體皆能;早年曾學宋高宗的字,中年後取法“二王”和智永(僧),晚年則兼取顏真卿、米芾之長,最後相容幷包、取眾之長,形成了“結體嚴整、運筆圓熟、姿態妍媚”的風格。

存世書跡甚多。正書有《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妙嚴寺記》《信心銘》《續千字文卷》;小楷有《汲黯傳》《道統源流冊》《道德經》《道統生神章》;章草有《臨急就章》行書有《洛神賦》《絕交書》《臨蘭亭序》《臨集王書聖教序》《膽巴碑》《心賦》《雪賦》《湖州妙嚴寺記》《歸田賦》《蘭亭十三跋》等。此外,所書碑石也不少,其中《張天師神道碑》存北京朝陽門外東嶽廟。松江有其《松江寶雲寺記》。

在繪畫上,無論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孟 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據說他自五歲起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尚“觀書作字”,對書法可謂“情有獨鍾”。其提出“作畫貴有古意”“雲山為師”“書畫本來同”等法度,頗為後人所重。

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雲:“孟 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代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俊秀、清雅飄逸,結體嚴整端莊,筆法圓熟妙麗,世稱“趙體”。其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 所書,尤其擅長楷書和行草。其小楷,書體備極楷則,墨跡如《道德經》等;其大楷,書體法度森嚴,如《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等;其行草,書體優美灑脫,墨跡如《洛神賦》《蘭亭十三跋》等,時人有評雲“花舞風中,雲生眼低”。

四。談寫字的方法

我到閩南這邊來,已經有十年之久了。

前幾年冬天的時候,我也常到南普陀寺來,看到大殿、觀音殿及兩廊旁邊的欄杆上,排列了很多很多的花。尤其正在過年的時候,更是多得很。

其中有一種名叫做“一品紅”的(閩南人稱為聖誕花,其頂端之葉均作紅色,學名為Euphorbia Pulcherrima),顏色非常鮮明,非常好看,可以說是南國特有的一種風味,特有的色彩。每當殘冬過去,春天快到來的時候,把它擺出來,好像是迎春的樣子,而氣象確也為之一新。

我於去年冬天到這裡來,心中本來預料著,以為可以看到許多的“一品紅”了。豈知一到的時候,空空洞洞,所看到的,盡是其他的花草,因而感到很傷心。為什麼?以前那麼多的“一品紅”,現在到哪裡去了呢?找來找去,找了很久,只在那新功德樓的地方,發現了三棵,都是憔悴不堪,顏色不大鮮明,很慘的樣子。也沒有什麼人要去賞玩了。於是使我聯想到佛教養正院:過去的時候,也曾經有很光榮的歷史,像那些“一品紅”一樣,欣欣向榮,有無限的生機。可是現在,則有些衰敗的氣象了。

養正院開辦已經三年了,這期間,自然有很多可紀念的史蹟。可是觀察其未來,則很替它悲觀,前途很不堪設想。我現在在南普陀這裡,還可以看到養正院的招牌,下一次再來的時候,恐怕看不到了,這一次,也許可以說是我“最後的演講”。

(1)這一次所要講的,是這裡幾位學生的意思——要我來講關於寫字的方法。

我想寫字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講究寫字有什麼意思呢?所以,這一次講寫字的方法,我覺得很不對。因為出家人假如只會寫字,其他的學問一點不知道,尤其不懂得佛法,那可以說是佛門的敗類。須知出家人不懂得佛法,只會寫字,那是可恥的。出家人唯一的本分,就是要懂得佛法,要研究佛法。不過,出家人並不是絕對不可以講究寫字的,但不可用全副精神去應付寫字就對了。出家人固應對於佛法全力研究,而於有空的時候,寫寫字也未嘗不可。寫字如果寫到了有個樣子,能寫對子、中堂來送與人,以作弘法的一種工具,也不是無益的。

倘只能寫得幾個好字,若不專心學佛法,雖然人家讚美他字寫得怎樣的好,那不過是“人以字傳”而已。我覺得:出家人字雖然寫得不好,若是很有道德,那麼他的字是很珍貴的,結果都是能夠“字以人傳”。如果對於佛法沒有研究,而且沒有道德,縱能寫得很好的字,這種人在佛教中是無足輕重的了。他的人本來是不足傳的。即能“人以字傳”——這是一樁可恥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恥的。

今天雖然名為講寫字的方法,其實我的本意是要勸諸位來學佛法的。因為大家有了行持,能夠研究佛法,才可利用閒暇時間,來談談寫字的法子。

關於寫字的源流、派別,以及筆法、章法、用墨……古人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而且有很多的書可以參考,我不必多講。現在只就我個人關於寫字的心得及經驗隨便來說—說。

諸位寫字的成績很不錯。但是每天每個人只限定寫一張,而且只有一個樣子,這是不對的。每天練習寫字的時候,應該將篆書、大楷、中楷、小楷四個樣子,都要多多的寫與練習。如果沒有時間,關於中楷可以略掉;至於其他的字樣,是缺一不可的。且要多多的練習才對。

我有一點意見,要貢獻給諸位。下面所說的幾種方法,我認為很重要。

(2)我對於發心學字的人,總是勸他們先由篆字學起。為什麼呢?有幾種理由:

第一,可以順便研究《說文》,對於文字學,便可以有一點常識了。因為一個字一個字都有它的來源,並不是憑空虛構的,關於一筆一劃,都不能隨隨便便亂寫的。若不學篆書,不研究《說文》,對於文字學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簡直可以說是不認得字啊!所以寫字若由篆書入手,不但寫字會進步,而且也很有興味的。

第二,能寫篆字以後,再學楷書,寫字時一筆一劃,也就不會寫錯的了。我以前看到養正院幾位學生所抄寫的稿子,寫錯的字很多很多。要曉得:寫錯了字,是很可恥的,這正如學英文的人一樣,不能把字母拼錯一個。若拼錯了字,人家怎麼認識呢?寫錯了我們自己的漢文字,更是不可以的。我們若先學會了篆書,再寫楷字時,那就可以免掉很多錯誤。此外,寫篆字也可以為寫隸書、楷書、行書的基礎。學會了篆字之後,對於寫隸書、楷書、行書就都很容易,因為篆書是各種寫字的根本。

若要寫篆字的話,可先參看《說文》這一類的書。因為這部書很好,便於初學,如果要學寫字的話,先研究這一部書最好。

既然要發心學寫字的話,除了寫篆字外,還有大楷、中楷、小楷,這幾樣都應當寫。我以前小孩子的時候,都通通寫過的。至於要學一尺、二尺的字,有一個很簡便的方法:那就可用大磚來寫,平常把四塊大磚拼合起來,做成桌子的樣子,而且用架子架起來,也可當桌子用;要學寫大字,卻很方便,而且一物可供兩用了。

大筆怎樣得到呢?可用麻紮起來做大筆,要寫時,就可以任意揮毫。大磚在南方也許不多,這裡倒有一個方法可以替代:就是用水門汀拼起來成為桌子。而用麻來寫字,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既可練習寫字,而紙及筆,也就經濟得多了。

篆書、隸書乃至行書都要寫,樣樣都要學才好;一切碑帖也都要讀,至少要瀏覽一下才可以。照以上的方法學了一個時期以後,才可專寫一種或專寫一體。這是由博而約的方法。

(3)至於用筆呢?算起來有很多種,如羊毫、狼毫、兔毫……等。普通是用羊毫,紫毫及狼毫亦可用,並不限定哪一種。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寫大字須用大筆,千萬不可用小筆!用小的筆寫大字,那是錯誤的。寧可用大筆寫小字,不可以用小筆寫大字。

還有紙的問題。市上所售的油光紙是很便宜的,但太光滑很難寫。若用本地所產的粗紙,就無此毛病了。我的意思:高年級的同學可用粗紙,低年級的可用油光紙。

此地所用的有格子的紙,是不大適合的,和我們從前的九宮格的紙不同。以我的習慣而論,我用九宮格的方法,就不是這個樣子。

若用這種格子的紙,寫起字來,是很方便的,這樣一來,每個字都有規矩繩墨可守。如寫大楷時,兩線相交的地方,成了一個十字形,就不致上下左右不相對稱了。要曉得:寫字總不能隨隨便便。每個字的地位要很正,要不偏左不偏右,不上不下,要有一定的標準。因為線有中心點,初學時注意此線,則寫起來,自然會適中很“落位”了。

平常寫字時,寫這個字,眼睛專看這個字,其餘的字就不管,這也是不對的。因為上面的字,與下面的字都有關係的——即全部分的字,不論上下左右,都須連貫才可以。這一點很要緊,須十分注意。不可以只管寫一個字,其餘的一切不去管它。因為寫字要使全體都能夠配合,不能單就每個字去看的。

再有一點須注意的:當我們寫字的時候,切不可倚在桌上,須使腕高高地懸起來,才可以運用如意。

寫中楷懸腕固好,假如肘部要倚著,那也無妨。至於小楷,則可以倚在桌上,不必懸腕的。

(4)以上所說的,是寫字的初步法門。現在順便講講關於寫對聯、中堂、橫披、條幅……等的方法。

我們寫對聯或中堂,就所寫的一幅字而論,是應該有章法的。普通的一幅中堂,論起優劣來,有幾種要素須注意的。現在估量其應得的分數如下:

章法:五十分

字:三十五分

墨色:五分

印章:十分

就以上四種要素合起來,總分數可以算一百分。其中並沒有平均的分數。我覺得其差異及分配法,當照上面所分配的樣子才可以。

一般人認為每個字都很要緊,然而依照上面的記分,只有三十五分。大家也許要懷疑,為什麼反而章法分數佔多數呢?就章法本身而論,它之所以佔著重要的原因,理由很簡單,在藝術上有所謂三原則。即:統一、變化、整齊。

這在西洋繪畫方面被認為是很重要的。我便借來用在此地,以批評一幅字的好壞。我們隨便寫一張字,無論中堂或對聯,將字排起來,或橫或直,首先要能夠統一:字與字之間,彼此必須相聯絡、互相關係才好。但是單隻統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須當變化才好。若變化得太厲害,亂七八糟,當然不好看。所以必須注意彼此互相連絡、互相關係才可以的。

就寫字的章法而論大略如此。說起來雖很簡單,卻不是一蹴可就的。這需要經驗的,多多地練習,多看古人的書法以及碑帖,養成賞鑑藝術的眼光,自己能常去體認,從經驗中體會出來,然後才可以慢慢地有所成就。

所謂墨色要怎樣才可以?即質料要好,而墨色要光亮才對。還有印章蓋壞了,也是不可以的。蓋的地方要位置設中,很落位才對。所謂印章,當然要刻得好;印章上的字須寫得好。至於印色,也當然要好的。蓋用時,可以蓋一顆、兩顆。印章有圓的、方的、大的、小的不一,且有種種的區別。如何區別及使用呢?那就要於寫字之後再注意蓋用,因為它也可以補救寫字時章法的不足。

(5)以上所說的,是關於寫字的基本法則。可當作一種規矩及準繩講,不過是一種呆板的方法而已。

寫字最好的方法是怎樣?用哪一種的方法才可以達到頂好頂好的呢?我想諸位一定很熱心地問。

我想了又想,覺得想要寫好字,還是要多多地練習,多看碑,多看帖才對,那自然就可以寫得好了。

諸位或者要說,這是普通的方法,假如要達到最高的境界須如何呢?我沒有辦法再回答。曾記得《法華經》有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我便借用這句子,只改了一個字,那就是“是字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了。因為世間無論哪一種藝術,都是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的。

即以寫字來說,也是要非思量分別,才可以寫得好的。同時要離開思量分別,才可以鑑賞藝術,才能達到藝術的最上乘的境界。

記得古來有一位禪宗的大師,有一次人家請他上堂說法,當時臺下的聽眾很多,他登臺後默默地坐了一會兒,以後即說:“說法已畢。”便下堂了。所以,今天就寫字而論,講到這裡,我也只好說“談寫字已畢”了。

假如諸位用一張白紙(完全是白的),沒有寫上一個字,送給教你們寫字的法師看,那麼他一定說:“善哉善哉!寫得好,寫得好!”

諸位聽了我所講的以後,要明白我的意思——學佛法最為要緊。如果佛法學得好,字也可以寫得好的。不久,會泉法師要在妙釋寺講《維摩經》,諸位有空的時候,要去聽講,要注意研究。經典要多多地參考,才能懂得佛法。

我覺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藝術,在於從學佛法中得來。要從佛法中研究出來,才能達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諸位若學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麼字也會有一分的進步。能十分地去學佛法,寫字也可以十分的進步。

今天所說得已經很夠了。奉勸諸位:以後要勤求佛法,深研佛法。

學術與社會 Academia-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