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普|紫藤:密葉送清涼 香韻醉春風

林草科普|紫藤:密葉送清涼 香韻醉春風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時值暮春,紫藤花如約而至碧蔓間串串紫色的花穗,繁花垂飄,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推薦詞

紫藤樹枝葉濃密,花開時節長長的花序隨風起舞,猶如紫色飛瀑。紫藤花朵密繁,果實累累,象徵多子多福。中華大地上不乏千年古老紫藤,紫藤長壽又多子,贏得歷代人民喜愛。近年來,我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程序中,一些地方新建的紫藤長廊,成為非常獨特的景觀,讓欣賞紫藤者流連忘返,也成為網紅打卡地。

樹木檔案

紫藤,蝶形花科紫藤屬藤本植物。小枝被柔毛,小葉卵形、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5—8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寬楔形,幼時兩面密被平狀柔毛,老葉近無毛。花序長15—30釐米,花梗長1。5—2。5釐米,花序軸、花梗及萼均被白色柔毛;花冠紫色或紫堇色,長約2。5釐米。果長10—15釐米,具喙,密被黃色茸毛,木質,開裂。

紫藤花朵密繁,色彩豔麗,歷代詩人吟詠紫藤花,畫家傾情繪紫藤花姿,醫家用紫藤療疾。災荒年間,人們摘紫藤花充飢;和平時期,藝術家借紫藤花歌頌美好生活新時代。紫藤樹已伴隨華夏兒女數千年,由紫藤詩文、繪畫、醫藥以及紫藤置景等構成的紫藤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文讚美紫藤花

我國古籍記載紫藤文字很多。西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中》有“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亦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宋代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百十五》有“及祔定陵,啟殯宮,而中有紫藤纏繞梓宮,去地一二尺,此神物護助也。”明代孫國敉《燕都遊覽志》有“紫藤花二株,其一在少宰右署中,吳文定公手澤也。其一在司廳左署中。”這樣的文字記載還有很多。

我國曆代詠紫藤詩句很多。唐代杜審言《都尉山亭》有“紫藤縈葛藟,綠刺罥薔薇。”李白專詠紫藤的詩《紫藤樹》:“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這首讚美紫藤的詩,用詩化語言把紫藤的形態特徵作了絕佳描述。岑參的《出關經華嶽寺訪法華雲公》有:“竹徑厚蒼苔,松門盤紫藤。”楊巨源的《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有:“幽含晚態憐丹桂,盛續春光識紫藤。”白居易有《紫藤》《陳家紫藤花下贈周判官》,李德裕有《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憶平泉雜詠·憶新藤》,許渾《紫藤》有“綠蔓穠陰紫袖低,客來留坐小堂西”等紫藤詩。

宋代夏竦的《華山》有“仙羊未起眠春草,塞馬初歸放紫藤。”梅堯臣的《寄謝師直》有“綠竹間紅萼,紫藤垂千扃。”蘇舜欽的《往王順山值暴雨雷霆》有“人皆喘汗抱樹立,紫藤翠蔓皆焦枯。”孔武仲的《山間三首·其二》有“絕壁藤蘿喜可攀,更無平地只青山。”黃庭堅的《勝業寺悅亭》有“不見白頭禪,空倚紫藤杖。”《以天壇靈壽杖送莘老》有“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對親朋。”《己未過太湖僧寺得宗汝為書寄山蕷白酒長韻詩寄答》有“蕷藥割紫藤,開籠喜手封。”陸游的《自上灶過陶山》有“綠樹村邊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范成大的《鏵嘴》有“紫藤纏老蒼,白石溜清泚。”舒嶽祥的《夏日山居好十首·其八》有“青鞋紫藤杖,玉醴綠瓷甌。”釋永頤的《春暮懷伯弜》有“歌鳥不來香室掩,綬花空結紫藤高。”戴表元的《胡蝶》有“胡蝶不知人事別,繞廧間弄紫藤花。”

元明清諸代及至現當代,詠紫藤詩句也很多。茅盾、老舍、施蟄存、洪傳經、黃松鶴、何滿子、茅於美、馮其庸、田遨、葉嘉瑩、宗璞等一批名家,都有紫藤花詩句或散文佳作。此外,有關紫藤的傳說也悽美感人。

林草科普|紫藤:密葉送清涼 香韻醉春風

紫藤花盛開

繪畫定格紫藤美

紫藤是我國花鳥繪畫的重要題材之一。明代邊景昭有《紫藤白鴿》立軸。《書畫匯考·卷五十六》有“丹丘紫藤墨筱圖並題,娟娟亂筱翠交加,路入山中草映沙。一賞頓忘塵土夢,清風吹落紫藤花。公綬在振衣亭作紫藤墨筱,丙申十月五日。”這說明姚綬有《紫藤墨筱圖》。

《石渠寶笈·卷四》有“明謝時臣《林壑雲泉》各景一冊, 素箋本墨畫,凡七幅……短策行來石徑斜,東風飄落紫藤花。一腔清思無人解,付與孤鴻與短霞。下有虎丘山人謝思忠氏二印。”據此推測,謝時臣《林壑雲泉》冊第四幅有紫藤花。

清代紫藤畫非常多。鄒一桂《紫藤扇》,惲冰《紫藤月季軸》,吳熙載《紫藤屏軸》《紫藤圖軸》《紫藤軸》,錢善言《紫藤扇面》,陳銑《紫藤圖軸》,如山《紫藤繡球圖軸》,任熊《花卉屏——紫藤》,虛谷《紫藤金魚軸》《紫藤三魚軸》,朱偁《紫藤金魚扇面》《紫藤鸚鵡圖軸》,趙之謙《花卉冊——紫藤頁》《紫藤圖軸》,任頤《紫藤軸》《紫藤雙雞軸》《紫藤鴛鴦圖軸》《紫藤棲禽團扇》,吳昌碩《紫藤牡丹軸》《設色紫藤圖軸》,以及不同構圖《紫藤圖軸》4幅、《紫藤軸》3幅,程璋《紫藤水獺圖軸》《紫藤雙貓軸》《紫藤白雞軸》,陶瑢《芍藥紫藤圖軸》,惲青《紫藤游魚軸》,陶蘭娟《紫藤軸》,以及《清人紫藤八哥軸》《清人紫藤小鳥圖軸》,不同款式《清人紫藤屏》各4幅,《清人紫藤古松屏》4幅,這些都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近現代紫藤圖也非常多。齊白石不同構圖《紫藤軸》3幅,《紫藤圖軸》2幅,《紫藤鏡心》4幅,丁寶書《紫藤八哥軸》,趙時棡《紫藤圖軸》,陳衡恪《紫藤軸》,陳年不同構圖《紫藤軸》3幅,陳樹人《紫藤軸》,張薦秋《紫藤雙燕軸》,王雲《紫藤鸚鵡圖軸》,以及《齊璜畫紫藤壽鉨行書成扇》《薛文華繡紫藤雙雞圖軸》等,都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外,柯璜《紫藤》,金城《紫藤》《月季紫藤》,黃幻吾《紫藤倦禽圖》《紫藤母雞》,婁師白多幅《紫藤》,吳冠中《紫藤》,喬木《紫藤綬帶》《紫藤雙鵝圖》,王公助《紫藤》《紫藤圖》,都是紫藤圖精圖。

醫家試製紫藤藥

我國古代多部醫學典籍記載紫藤入藥。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卷十三》有“紫藤,味甘,微溫,有小毒。作煎如糖下水良。花挼碎拭酒醋白腐壞。子作角,其中仁熬令香,著酒中令不敗,酒敗者用之亦正。四月生紫花可愛,人亦種之。江東呼為招豆藤,皮著樹,從心重重有皮。陳藏器雲:主水癮病。京都人亦種之,以飾庭池。”明代朱橚《普濟方·卷一百九十二》有“下水:以紫藤作煎如糖服之。”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八下》有“紫藤:集解,藏器曰,藤皮著樹,從心重重有皮。四月生紫花可愛,長安人亦種飾庭池,江東呼為招豆藤。其子作角,角中仁熬香著酒中令酒不敗。敗酒中用之亦正。其花挼碎,拭酒醋白腐壞。氣味甘,微溫,有小毒。主治作煎如糖服,下水,癮病。”

《中華本草》記載紫藤入藥。紫藤:性味甘、苦,微溫,小毒。歸腎經。功能主治:利水,除痺,殺蟲。主水癮病,浮腫,關節疼痛,腸寄生蟲病。紫藤根:性味甘,溫。歸肝、腎、心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溼,舒筋活絡。主痛風,痺症。紫藤子:性味甘,微溫,有小毒。歸肝、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活血,通絡,解毒,驅蟲。主筋骨疼痛,腹痛吐瀉,小兒蟯蟲病。注意:本品有毒,內服須炒透。

園林巧置紫藤景

自古以來紫藤多作棚架觀賞花卉,栽植在庭院或公園。北京紀曉嵐故居有一株260多年紫藤,至今依然枝蔓盤繞,花開時節香氣瀰漫。北京中山公園、北京植物園、頤和園、紅螺寺、恭王府、國子監等諸多景點,都有紫藤,花開時節燦若雲霞,為京城花團錦簇增添了紫色情趣。

上海市紫藤景點多且很有名。上海市紫藤主題園栽植各類紫藤2500米,是目前國內最長紫藤長廊,壯觀的紫藤花長廊格外引人矚目。嘉定紫藤園有紫藤90多株,品種各異,花開時節豔麗無比。閔行古藤園有一棵470多年紫藤,樹形虯曲,軀幹粗壯蒼勁,每年4月開花,吸引眾多遊客賞古藤。

江蘇省多處紫藤非常古老。江陰市中山公園6株“古紫藤”,已有1061年樹齡。蘇州博物館忠王府內紫藤,相傳為文徵明栽植,距今已近500年曆史。此外,無錫市蠡園漁莊、榮氏梅園,都有上百年曆史的紫藤。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紫藤路有一段紫藤廊道,花開時節長長的紫色花穗垂懸,風起花穗飛舞像紫色飛瀑。山東省費縣大田莊鄉周家莊村每家都栽紫藤和桂花樹,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周家莊村以“家家紫藤花開,戶戶桂樹飄香”的獨特景緻,吸引眾多遊客春來賞紫藤、秋天聞桂香,成為鄉村旅遊的範例。

我國臺灣地區新北市淡水區的紫藤咖啡園,被譽為臺灣地區最美紫藤花廊,紫藤花攀附在廊道上,形成絕美的紫色隧道,紫色花瓣如雨落下,浪漫夢幻宛如仙境。此外,在安徽、江西、湖南、廣西等諸多省區,這樣的紫藤花景緻還有很多。

舌尖品嚐紫藤味

紫藤花不僅具有非常好的觀賞價值,還具有食用價值。災荒時期,紫藤花是救命菜,被人們稱為藤花菜。明代朱橚《救荒本草·卷六》記載:“藤花菜,生荒野中沙崗間,科條叢生,葉似皂角葉,而大又似嫩椿葉,而小淺黃綠色,枝間開淡紫花。味甘。救飢採花煠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微焯過曬乾煠食尤佳”。我國一些地方,人們有食用鮮花習俗,摘取清香無毒無異味鮮花,比如紫藤花、槐花等,或焯水後涼拌食用,或與其他食物原料配合烹飪。高濂《遵生八箋·卷十二》有“藤花,採花洗淨,鹽湯灑拌勻,入瓶蒸熟,曬乾,可作食餡子,美甚,葷用亦佳。”這是紫藤花作為養生美食的古籍記載。

平常時期,紫藤花也是人們嚐鮮的時令美食。《燕京歲時記》記載:“三月榆初錢時採而蒸之,合以糖面,謂之榆錢糕。以藤蘿花為之者,謂之藤蘿餅。皆應時之食物也。”早年間,我國北京、河北、山東、河南一帶的人們,春季採紫藤花蒸食,也可焯水涼拌,或者將紫藤花洗淨裹上雞蛋麵糊油炸,幹紫藤花還可用來燒排骨。如今食物極大豐富,人們再很少採摘紫藤花食用。留在老輩人記憶中的北京“藤蘿餅”和“藤蘿糕”,偶爾會被人們提及。近年來,一些旅遊景點打出“紫藤糕”“炸紫藤魚”等招牌,吸引遊客,這些食品加入了少量紫藤花製作而成,旅遊時品味體驗,亦別有一番滋味。

在華夏大地上,不乏千年古藤。這些古老紫藤樹,經歷了數百年朝代興盛和逐漸衰敗,又見證了當今華夏復興新時代。紫藤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功能,開發紫藤新時代文化價值,提升其人文精神,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作者 杜榮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