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江湖上成名的高手,大多都接受過名師(不止一個)的指點,自學成才的機率很低,能在成名後開宗立派,並不斷被江湖同道“吹捧”的,大概只有張三丰本尊了。

與其他高手的成長模式不同,張三丰學武的時間相對較晚。師傅覺遠只是挑選了部分《九陽真經》中的內功心法傳授。

幼年張三丰空有內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招式,憑藉郭襄送給他的鐵羅漢,學會了一套“法度嚴謹”的羅漢拳險勝何足道。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張三丰

因觸犯“未經師承、擅自學武”的門規,張君寶逃離少林寺,依靠著三分之一的九陽神功開始遊歷江湖,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不能否認,張三丰是個天賦極高的武學奇才,在缺少“參考資料”的狀態下,能自悟出以柔克剛的武當功法,奠定了自己“武學宗師”的地位——

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裡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武當七俠

成名後的張三丰,在70歲左右創立武當,陸續收了7個徒弟,從十三四歲離開少林,中間相隔將近60年,等他成為武當派首任掌門後,江湖上已經廣泛流傳出張三丰“無敵”的傳說了。

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

缺少真實戰績的張三丰,如何“無敵”已經無人知曉了,也許這種“無敵”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放在《倚天屠龍記》中,稱作“當世無敵”也許更合適,若是跟其他前輩相比,也許有誇大的成分,說是被“高估”也不為過!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郭靖

首先,張三丰數次強調過,論武學修為,也許比不上當年鎮守襄陽的郭大俠,尤其是在百歲高齡自創太極拳指點張無忌時,金庸先生以旁白的形式,傳達出張三丰的真實想法——

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我百年的修為,或許能與郭大俠比肩……

大多數讀者,出於對張三丰的敬仰,刻意為這段描述加以“解釋”,認為張三丰“虛懷若谷”,自認百年修為才能與郭靖比肩的說法不過是“自謙”而已,但事實當真如此嗎?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張無忌

張三丰自認為不如郭靖的第二個線索,是張無忌在冰火島上對周芷若提起的,從側面證明張三丰的確被高估了——

據說貴派創派祖師郭女俠的父親郭靖大俠,資質便十分魯鈍,可是他武功修為震爍古今,太師父說,他自己或者尚未能達到郭大俠當年的功力……

成名70年的張三丰,對自己的武功修為有著清醒的判斷,或許尚未能達到郭大俠當年的功力,也並非自謙的說辭。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掃地僧

從內力(功力)這個層面看,張三丰比不上郭靖,要是從與敵交手的防禦效果看,張三丰也比不過《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

低調、神秘的掃地僧在《天龍八部》裡幾乎可以視為“無敵”的存在,面對蕭峰、蕭遠山、慕容復、慕容博、鳩摩智5大一流高手的從容、淡定,換做他人是否可以輕鬆的“降維打壓”?

輕描淡寫地以3尺“氣牆”化解鳩摩智的偷襲,一招一個“秒殺”蕭遠山、慕容博,被降龍十八掌打斷肋骨還能施展輕功從容退場——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蕭峰

那老僧在二人掌風推送之下,更如紙鳶般向前飄出數丈,雙手仍抓著兩具屍首,三個身子輕飄飄地,渾不似血肉之軀……那老僧輕功之奇,實在是生平從所未見,宛似身有邪術一般!

硬生生捱了一記降龍十八掌,能在受傷的狀態下急速奔跑,蕭峰離那老僧背後始終有兩三丈遠近,連連發掌,卻總是打了個空……

掃地僧受傷對戰鬥指數的影響不大,張三丰是否能在受傷狀態下保持作戰能力?很遺憾,他做不到,被剛相偷襲的張三丰,武力值瞬間歸零,從防禦力上看,他跟掃地僧的差距明顯——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剛相

只見張三丰閉目坐下,片刻之間,頭頂升出絲絲白氣,猛地裡口一張,噴出幾口鮮血……張三丰緩緩睜開眼來,說道:少林派金剛般若掌的威力果然是非同小可,看來非得靜養三月,傷勢難愈!

掃地僧捱了一掌,可以拉著兩個人全速奔跑,張三丰捱了一掌卻需要靜養3個月,防禦力的比較上,張三丰“完敗”……

內力不如郭靖,防禦不及掃地僧,“無敵”的張三丰是否被高估了?

張三丰

功力不如郭靖,防禦力不及掃地僧,從這2個層面分析,張三丰所謂的“無敵”確實有誇大的成分,具體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老一輩高手因襄陽鏖戰損失殆盡,新一代高手成長速度緩慢,客觀上為張三丰提供了更為寬鬆的環境,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自學成才、自主創業的張三丰,成功的過程很勵志,也無愧於宗師的稱號,但要強行給他扣上“無敵”的帽子未免有些牽強,之所以形成這種觀點,是某些讀者刻意的“高估”了張三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