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六稜葵花式洗

南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實際是一個瓷妝奩盒,一向稱為“洗”,全器六瓣葵花式,自壁至頂面皆曲突有致,頂面依瓣稜浮雕出凹弧壁深斜入中心的小圓底,猶如一朵伸展的花朵。粉青的厚釉,色澤溫潤勻淨,積釉處色碧,釉薄處略呈粉褐色;開片稀疏而長,色淺淡。壁牆落地為足圈,足緣呈暗褐色。

南宋官窯六稜葵花式洗

南宋官窯瓷器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之一。明人在描述南宋官窯瓷器說:“官窯瓷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更進一步說明杭州官窯青瓷的特徵是“色取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之下也。” 在已發掘的杭州烏龜山郊壇官窯窯址中發現很多瓷片與窯具,胎質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質輕薄、釉層較厚、釉色有粉青、蜜臘黃等色,器型常有盤、碗、碟等,還有仿古器皿是受北宋徽宗提倡仿古復古的影響,作為宮遷陳設用品;郊壇官窯遺址出土遺物較為豐富,其特徵與歷代文獻記述相符合。“官窯” 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由官府直接營建。分有新官、舊官之稱,前者為南宋官窯,後者為北宋官窯。胎與釉均薄如紙,有月白、粉紅、粉青、大綠、油灰等色,當時月白為上,粉青次之,以後變為粉青為上,月白次之。器物多為開片紋,以冰裂紋為上,梅花紋次之,細碎紋為下;開片紋有帶黃黑線的為上品。釉斑則以鱔魚血為上,墨紋次之。官窯瓷器雖然在宋代瓷器中只佔極少數,但是由於其所處地位和具備的優越條件,使它在當時燒造了一批宮廷所需的高檔瓷器,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南宋官窯六稜葵花式洗

南宋官窯瓷多有紋片,有大小開片,亦稱文武片。紋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淺,以冰裂紋等大紋片為主,所謂“冰裂紋”者,如同冰糖、雲母一般,層層而下,多角形的開片,顯白色的紋路,較為特殊。釉面的紋片裂紋縱橫交錯,極不規則又在規則之中。器型以陳設用瓷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裝飾瓷,如尊、壺、琮、爐、瓶、碗、碟、洗樣樣都有。器型多仿自周、漢古制。造型嚴謹肅穆,古風樸樸,顯得風韻別緻、古色古香。官窯瓷器以小型器為多見。

南宋官窯六稜葵花式洗

一件被認為罕見的珍貴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08年在香港以6000萬港幣拍出,創造了當時南宋官窯拍類的紀錄,近年宋代單色密不斷重新整理紀錄香港2014春拍第行中國說器及工藝在超白州玻璃品拍類會,推出遍380件拍賣品,總估價逾6。5億元,部分北宋至清朝的拍賣品更是首次拍賣。其中北宋汝窯天青釉賣花洗,直徑13。5釐米,估價6,000萬至8000萬港元,但競投氣熾熱,共有8位競標者爭持了15分鐘,拍賣的第一口價是4000萬元,最終以2億786萬元成交。

南宋官窯青瓷,主要表現的不是在它的裝飾,而在它本身如玉一般的、莊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藝術風格上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以紋片著稱,這些製品反映出東方淳厚朴實,崇高古雅的獨特藝術風格。官窯所燒的都是宮廷御用器,因此,要求製作都儘量完美,早期的南宋官窯瓷器身全部敷釉,盤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釘裝燒,唯支釘較官汝窯為大且粗,數目甚至有多達二十枚者。晚期,則多以墊託墊燒,雖然是底留下一道無釉的痕跡,但塗上一層鐵質護胎漿成“鐵足”,使製品更富特色。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汴京官窯瓷、河南汝官窯瓷等北方名窯的造型端莊,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精華,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