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餘張珍貴高畫質老照片,“開啟”北京中軸線

北京有一條長7。8千米的南北中軸線,從永定門到鐘樓,縱貫城市核心地帶,由眾多連續而有著內在關聯的建築、道路等城市空間所組成。作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線性歷史文化遺產,這條駕馭全城、地位至尊的中軸線,體現著執政者關於都城規劃建設的基本理念,決定了北京的整體城市格局,定義了北京的禮制規範,極大地作用於京城政治空間、社會空間、商業街區、文化空間以及公共活動空間的分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市民的日常生活。

近年來,北京市以中軸線保護和賦能為牽引,推動老城整體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果。與政府明確堅定的態度和社會各界對中軸線的關注相呼應,近日,北京日報出版社推出了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劉陽的《北京中軸百年影像》。這本厚達535頁、總計50萬字的新書,收錄了700餘張由中外攝影師拍攝的珍貴高畫質老照片。

700餘張珍貴高畫質老照片,“開啟”北京中軸線

天壇圜丘壇四周東有泰元門、南有昭亨門、西有廣利門、北有成貞門。這四個門的名稱,源自《易經》中的“元亨利貞”,具有多重含義。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元亨利貞”可以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農業生產“生長收藏”的四個階段,代表“天人合一”的四德,等等。

與此相類似,北京中軸線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極為豐富的文化積澱,成為一座具有記憶、展示、觀察、研究、述說等多重價值的寶庫,為後人提供了各種研究視角和呈現方式。歷史學家可以探索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和演變規律;地理學者可以從城市地理的角度探索它與整個城市規劃建設格局的關係;經濟學家可以探索“城”與“市”的互依互動;社會學家可以講述“城”與“人”的相親相愛;文化學者則可以圍繞文化領域的多個話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這部《北京中軸百年影像》,就為我們用不同的方式開啟中軸線,回到歷史現場,體味它穿越古今享譽中外的魅力,提供了新可能。

700餘張珍貴高畫質老照片,“開啟”北京中軸線

其一,以時間演變為軸。北京的城市中軸線,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營國思想”的結晶,也是北京城作為一個有機體生長、演變的結果。劉秉忠在規劃建設元大都城的時候,以萬寧橋(今後門橋)為基點確定南北中軸線,在橋的正北方建立起全城平面佈局的中心,即元代的“中心之臺”。後來,明代的北京城北縮南延,中軸線也相應進行了調整。以紫禁城太和殿龍椅為中點,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南起於永定門,北止於鐘樓。《北京中軸百年影像》中的這些照片,最早的是英軍隨軍記者費利斯·比託1860年拍攝的大清門、天安門、故宮午門、祈年殿、圜丘壇等,最晚則遲至20世紀50年代。這些拍攝於各個時期的黑白照片,特別是以同一個景物為物件,在不同時期拍攝的照片,刻有鮮明的階段性歷史印記。比如,攝於1921年以及1952年的永定門箭樓和城樓,就在前後對比中生動、具體地展示出北京城市空間的變化。

其二,以空間遺存為軸。《北京中軸百年影像》選取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的23個重要節點,以點串線,依序排開,全面展示北京中軸線上城市空間的系統性、功能性。按照其主體功能,分層次予以展示:既有核心地段故宮;也有標誌性地段永定門、天橋、五牌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景山、地安門、鼓樓、鐘樓;還有分佈於沿線的天壇、先農壇、正陽橋、火車站、東交民巷、太廟、社稷壇、壽皇殿、大高玄殿、三海、萬寧橋這些重點地段;再有就是燕墩、四面鐘、中南海的瀛臺以及北海里的萬佛樓、大佛殿、先蠶壇這些知名度相對不高的空間。對於這些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空間,有的人們耳熟能詳,有的則相對陌生。對此,作者依據《皇明大事記》《明世祖實錄》《大清會典》《日下舊聞考》《光緒順天府志》《燕都叢考》等重要歷史文獻、文人筆記以及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透過專題論述、典型介紹以及為老照片、老地圖、實測圖加註說明等方式,講述它們的佈局、序列、構造、風格、特徵、沿革、功能。

其三,以文化形態為軸。在這條中軸線及緊鄰兩側的地區,分佈著諸多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功能各異的文化形態,其組成要素及指標因子的有機互動構成中軸線文化的譜系特徵。主要包括營國建都文化、皇家文化、都城水文化、衚衕—四合院文化、商業文化、戲劇曲藝文化、會館文化、歲時文化、祭祀文化、平民文化、時尚文化、紅色文化等。這些被公認為足以代表北京的典型具象符號,構成北京城市平面形態、特色肌理和傳統風貌的基底,記載了北京人幾百年來的文化理念,體現了北京城大氣、包容、典雅、內斂的首善氣質,闡釋出它承接古今、蘊含中外、示範四方的價值。《北京中軸百年影像》告訴我們,從文化形態的視角考察中軸線,可以使我們對它的基本特徵和整體價值,有更加豐富的感受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四,以影像藝術為軸。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銀版攝影法,攝影術從此誕生。1844年,法國人于勒·埃及爾在廣州拍下了中國第一張照片。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費利斯·比託、查爾斯·杜賓等外國攝影師跟隨英法聯軍走進了北京,雖然帶有侵略性質,但客觀上為後人留下了老北京城的照片。從1860年拍攝的大清門,到拍攝於20世紀50年代的中華門,《北京中軸百年影像》收錄了中軸線上幾乎所有的重要建築,部分照片是首次公開。在四張全景接片照中,最震撼人的一張,是1860年比託以六張照片拼接成的,高約23釐米、長約173釐米的大清門及棋盤街全景照片。這張目前發現的最早以中軸線為中心的北京全景照片,以正陽門城樓的西側城牆為基點,拍攝了宣武門至崇文門沿線以北的北京城。照片中161年前的北京城,天際線和諧、恢宏、莊嚴、肅穆,默默地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作為珍貴的歷史記錄,在這些老照片中,有的注重完整呈現特定景觀的全貌,有的講究精雕細琢歷史的瞬間,有的厚重猶如黃鐘大呂,有的細膩恍若江南小曲。但無論是宏觀敘事還是微觀描述,它們都以相對而言不可更改的內容真實性、細節豐富性、視角獨特性、手法多樣性,定格了瞬間的城市記憶。這些不同視角中的“中軸線”,在劉陽的《北京中軸百年影像》中,都能得到生動而形象的體現。

在2021年7月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與會專家再次強調了北京中軸線的文化遺產價值。2021年是實施《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一年,中軸線整體申遺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和積極助力。

近年來,在劉陽的《北京中軸百年影像》之外,郭超的《北京古都中軸線變遷叢考》和《北京中軸線變遷研究》、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的《古都北京中軸線(上下)》、故宮博物院的《北京城中軸線古建築實測圖集》等關於中軸線的圖書相繼問世。儘管在切入視角、表現主題、主體內容、敘述重點等方面,這些出版物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們都從不同角度向世人證明了北京中軸線的歷史魅力和現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