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算浪,頂多是湧

甭管現實中咱們生活在啥現代水平上,單說在網際網路上,我們都是生活在後現代,後現代有啥特點呢?其中之一便是——對宏大敘事不信任。不僅年輕人如今對宏大敘事缺乏信任,中年人、甚至經歷過宏大事件的老年人都不那麼信任。“後浪”掀起千層逆浪,大概也是因為那文案寫得

太宏大了,兜不住,直起雞皮疙瘩。

哪裡算浪,頂多是湧

(迅速地被大家解構了)

不僅是宏大敘事起雞皮疙瘩,分離和鄉愁也讓我們起雞皮嘎達。互聯技術讓年輕人更加體會不到分離的痛苦,即便是去了國外,依然可以實時影片。孩子背古詩時,各種離愁、十里八鄉的送別的情感也讓娃迷惑。據我社會觀察,當今年輕人連畢業時的醉酒現場都沒那麼悲壯了。

不擅長離愁,煽多了情,起雞皮疙瘩。

哪裡算浪,頂多是湧

(圖源見水印)

大敘事不感冒,小離愁不起意;最小公倍數找不準,最大公約數也把不準脈,跨文化交流可太難了啊,撬不動。且不說跟西方世界總交流不到位,我們跟上一代下一代跨文化,脈象不準就只剩自我感動,無法共情。

但是,B站的後浪是不是中老年人的自我感動呢?

我覺得不是。

更多的是在試圖打水漂。

這水漂是為了激起浪花,為了有後浪。

咱們過著被技術化消費主義託舉著的物質生活,啥都沒意思、無意義感、虛無、忒沒勁。姜宇輝老師曾經講過:“現在的商場和電影院變成了新的禮拜空間。”精神無處寄放。

戴錦華老師也講過:“如今是行易知難的社會,每個人都在講結論,沒有思想性和說服力,沒有過程。”就像是足球場上碰到一個無腦前鋒,啥也不管,往前跑就完事了。回頭一瞧,喲,球不見了。

當然了,也有很多人不愛講結論,就宅著頹著,如鹹魚,像幹物女那樣。日劇裡最常見的一個主題就是,主人公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人生為何?

哪裡算浪,頂多是湧

找不到,就啥也不做,嗎?

如今後輩的生活狀態,無論哪個角度考慮,都有無浪可掀的危機。

B站怎麼可能不瞭解年輕人,不可否認,“後浪”的主要使命是一支出圈廣告,但是它既然用了這麼大的資源來激起水花,引起全民討論,自然還要擔負著造浪機的作用。

至於是前浪後浪還是中浪亦或是浪中浪,都無所謂的,有浪,有鬥志,就好。

不然,振幅越來越小,最後收斂成一條線心電圖就over了。

共青團常年在B站蹲守,當然明白宅喪文化在主流化。宅和喪只能在私人空間自我療愈,公共話語空間如果成為主流,喪失了鬥爭精神,會搞砸的。

這個廣告的姿勢大概是讓前浪伸出手,給與新生代切身提醒,就算後面的浪可能心中無火眼中無光通脹難追躺倒社畜,也得在一個小小的領域永葆上進心,不氣餒,如果沒有這口氣,就沒有浪了。

很多人說這個文案只看到了精英年輕人,沒看到掙扎的年輕人。我倒是覺得吧,本來人家鼓勵的就不是所有的人吧?

你想想,能成為浪的,不管前後,是不是都是尖尖上的?

沉底兒的還叫浪嗎?那叫湧。

但是,只要尖尖上能起浪,湧就會跟上。

哪裡算浪,頂多是湧

(圖源見水印)

我看年輕人的抱怨裡,有不少埋怨前浪分了蛋糕沒給他們留,卻口聲聲說給後浪留了好多好機會,對此不服。哎,哪一代人不是得自己就身邊的料,下鍋搞個更大的蛋糕呀。B站隨便找個近代史的網課,就都明白了啊。不過我看自以為前浪的湧的反對聲似乎更大呢,大概是覺得沒有變成浪的機會了。要說跨文化交流,沒有互相試圖去理解,誰說、怎麼說都是錯。那既然交流是一場沒有保障的冒險,為何還要交流呢?

是“先強者”對“後強者”的提拉拽拔呀,

弱者的吶喊是無法實現跨文化的

。所以前浪去B站跟有志青年對話,告訴他們大膽邁步,在B站的姿態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而這個演講還有個作用是

將四類人分野

:1。有的前浪本來就很懂,紛紛替後浪說話,瞧不上這演講;2。有些前浪的沒意識到,自然被提醒了呀——“啊,對對,我們要對後輩更寬容”。3。而原本就在浪尖的後浪,或者底層的湧,他們大可以視而不見不轉發;4。最後對於那些無意識的後輩,不管是真的後浪,還是從湧變浪的鯉魚,勇氣會被激發也說不定呀。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中不溜的就跟著湧吧。整體否動員起來了,多好。

要是大家還是對後浪這個文案渾身不適,那大概是何冰老師有點太振聾發聵了,我聽著也是有點不適。

但是,

當我把這4分鐘的演講換成了

大張偉

老師的語調,頓覺渾身舒暢

。要不,你也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