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門投刺 傳承千古——三國吳簡名刺

望門投刺 傳承千古——三國吳簡名刺

釋文:弟子黃朝再拜 問起居 長沙益陽字元寶

所謂“名刺”,有些類似於我們今天使用的名片,“名刺”的由來已久,漢晉時已廣為應用,唐宋後稱為“名帖”,是當時人們拜會往來所必不可少的應用文書。我們來看看三國時期的“名刺”是如何使用的?

1996年長沙走馬樓出土的10萬餘枚三國吳簡中,有一批 為數不多的名刺。名刺內容多為“弟子××再拜問起居××××(地名)字××(人名)”。走馬樓名刺在《長沙走馬樓二十二號井發掘報告》中披露了一枚,其內容如下:

“名刺:數量不多,內容為問安、謁見、薦舉、贈物等。例一七:長二四·二、寬三·二、厚0·五釐米(圖四三)。弟子黃朝再拜 問起居 長沙益陽 字元寶(正)。背文為習字所寫,正文與倒文相同,皆為:弟子黃先再拜(背)。(J22-2697)”

除《發掘報告》所披露的這枚名刺之外,走馬樓吳簡中還有一批尚未公佈的名刺,其內容格式基本與上述簡一致。例舉其中二枚:

弟子潘君再拜 問起居 字元國(J22-52321弟子呂承再拜 問起居 (J22-87741)

什麼是名刺,我們先從史籍記載中瞭解一下名刺的概念。“刺”是漢晉時期常用的一種文書形式。

《文心雕龍·書記》:“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牒。”刺是用於稟報的實錄文書,有名刺、入官刺、稟食月別刺、出俸刺、表火出入界刺、書郵刺等多種形制。名刺在史籍上又稱“爵裡刺”,《釋名·釋書契》:“書稱刺書,以筆刺紙簡之上也。又曰寫倒寫此文也。書姓名於奏上曰書刺。作再拜起居,字皆達其體,使書盡邊,徐引筆書之如畫者也。下官刺曰長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也。又曰爵裡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也。”從史籍記載可見,名刺是古代文書的一種,主要用於通名,後世稱為“名帖”,相當於現代的名片,現代日本仍稱名片為“名刺”。

除了長沙走馬樓的名刺,全國在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許多名刺。分別有湖北鄂城水泥廠史綽墓名刺,其中一枚書“ 童子史綽再拜 問起居 廣陵高郵字澆瑜”。江西南昌高榮墓出土名刺,上書“弟子高榮再拜 問起居 沛國相 字萬綬”。 湖北武昌任家灣鄭醜墓出土名刺,上書“道士鄭醜再拜……”。江西南昌雷陔墓出土名刺,上書“弟子雷陔再拜 問起居 鄱陽字仲之”。 江西南昌吳應墓出土名刺,上書“弟子吳應再拜 問起居 南昌字子遠”;“豫章吳應再拜 問起居 南昌字子遠”;“中郎豫章南昌都鄉吉陽裡吳應 年七十三 字子遠”。 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名刺,上書“弟子朱然再拜 問起居 字義封”;“故鄣朱然再拜 問起居 字義封”;“丹楊朱然再拜 問起居 字義封”。朱然是東吳右軍師、左大司馬,位高權重,《三國志·吳書》中記載了朱然的生平事蹟,並記錄了他死於東吳赤烏十二年,即公元249年。江蘇南京薛秋墓出土名刺,上書“折鋒校尉沛國竹邑東鄉安平裡公乘薛秋年六十六字子春”。

望門投刺 傳承千古——三國吳簡名刺

從全國各地出土的名刺可以看出,名刺不僅在當時的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在宗教中也在使用。如湖北武昌任家灣鄭醜墓裡的名刺,上書的“道士鄭醜再拜”則是典型的宗教性質名刺。同時我們還發現有些名刺還書寫了主人的壽元,如江西南昌吳應墓書寫了吳應年七十三、江蘇南京薛秋墓書寫了薛秋年六十六。這種名刺就類似於道教裡的“告地策”,他是死者向陰間冥府告謁的憑證,漢魏之際有“事死如生”的思想,名刺就為死者在陰間“詣告”之用。

隨著紙張的發明,名刺就慢慢淡出了歷史舞臺。唐宋時期出現了“名紙”,新進士以紅箋名紙作長安狹邪遊,也成一時之風流韻事。司馬光在《書儀》中記載了手刺和名紙書寫的通用格式。

到了晚清時期,“拜帖”開始廣泛使用,其性質一如古代的名刺。到了民國,特別是“五四”之後,西方文化大力衝擊著我們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則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名片,在社會各界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1、胡平生:《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李均明:《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文物出版社,2009年。3、劉桂狀:《古代的“名貼”》,《文史知識》,1983年12期。4、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 走馬樓簡牘整理組、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長沙走馬樓二十二號井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