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開山鼻祖,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當時的政治界,都可以算作是一個權威人士。儒家弟子以“至聖先師”稱呼他們的老師孔子。由此可見孔子地位之高。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要說誰敢對孔子指手畫腳?說出來真是讓人無法相信,但是歷史上有這樣的人嗎?

有,這個人就是老子。(不是我,是老子。)

之前我一直說老子是國家檔案局管理員,但以後我不會這麼說,因為我瞭解到老子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名老師。在周時出任國家“守藏室之史”,可謂學術名流。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在這裡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說的是“老子”這個名稱的來由。我們知道“子”是古代對別人的尊稱。像孔子,孟子,莊子,荀子都是表示尊稱的。但是我們知道老子原名李耳,為什麼別人對他尊稱的時候不叫“李子”呢?和水果同名所以改了?非也。

一個十分搞笑的故事是這麼說的,這故事在《神仙傳》裡也有記載:老子在他的母親肚子裡懷了整整72年才出世,所以老子一落地就已經是一名白髮蒼蒼的老頭了,他的家裡人以貌取人地給他取名叫“老子”。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既然是《神仙傳》裡的故事,那麼它的可信程度就不高,只能當作茶前飯後開的玩笑。那麼這個名字確切來源和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唐代的陸德明在他的《經典釋文》中說:

古者,稱師曰“子”。

所以這個“子”我們說他有“老師”,有“先生”的成分在裡面。再結合《史記》中的記載可以得出,老子本人享年非常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長壽之人,再加上從眾多的事蹟當中可以得出,他又是一個德行高尚的人,這就是這個“老”字的來源。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說正事,我們接下來說說老子和孔子的故事,眾所周知的是,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孔子向其詢問關於“禮”的問題。 在臨別之際,老子贈了一句話給孔子。在古代,富貴人家送別人禮物送的是錢財,而有學問的人送別人禮物,送的是言辭。老子對孔子說什麼呢?

孔啊,你如此迫切地想要恢復周禮,可是有沒有想過當年倡導他的人?現在骨頭都腐朽了,君子會在時來運轉的時候選擇做官,如果生不逢時,就選擇隱居,我經常聽別人說善於經商的人,同樣善於把錢藏起來;品德高尚的人,他謙虛的模樣,簡直就像個笨蛋。你呀,要拋棄滿身的驕氣和過度的慾望,拋棄做作的神態和過高的志向,這些東西對你都沒有用,我要送給你的話,就這些。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從老子的話中,我們可以捕捉到他“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所以他對孔子的勸誡完全是站在自己世界觀的角度來說的,孔子在當時其實已經名聲在外,我們說就算老子倚老賣老,也應該賣孔子一些顏面才是,至少話應該說得更加委婉一些。可是他還是這麼說了,這就說明這些思想所表現的就是最真實的老子。

一個博學的人是無所畏懼的。

事實上對於孔子拜老子為師這個事實,很多孔門弟子都不願意承認,因為儒家和道家,首先在思想觀念上就有分歧,又因為儒家後來居上地成為了各朝各代的主流思想。說儒家曾經求教於道家,確實顯得不合適。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但是孔子曾經說過,

三人行必有我師。

我想孔子他本人必然也是虛心求教的,所以他和老子的交談是純粹學術上的,沒有孔子的部分弟子那些世俗的所謂道派主流或者非主流的觀念。

他勸孔子“戒驕戒躁”,原來聰明人真的可以無所畏懼

作為中華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離別對話,也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

“戒驕戒躁”,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謹記在心的嗎?